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524章 府院之争与组建远征军

第524章 府院之争与组建远征军

孙元化回答道:“此船配备了我们最新研制的两百匹马力蒸汽机,效率比旧式提升三成。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续航力可达八百余里;即便是逆流逆风,依靠蒸汽动力,也能保证六百余里的航程。”

得益于徐晨这个外挂,民朝的铁路与蒸汽轮船几乎是同步发展,内河航运已被蒸汽轮船主宰。

但远洋航行依旧是风帆船的天下,主要原因就在于蒸汽机续航力不足以及远洋燃煤补给困难。

民朝占据新大陆,如何增加移民一直是大同社最大的难题,依靠现在的风帆船,来回一趟需要费半年时间,运输一个移民这些年虽然已经降低了不少的价格,但依旧要上百元,可以说是效率差,价格贵。

徐晨看着世界地图想到了一个利用蒸汽轮船移民的方法,就是沿着海岸线,不断的建立港口,而后经过后世的白令峡海峡,再在殷洲北方绕一圈来到新大陆。

现在大同社已经在海参岛上建立了港口,金山都护府也开始向北扩张,争取在新大陆西海岸再建立四五个港口,争取在500里范围内就有一个能停靠蒸汽轮船的港口,能给蒸汽轮船加煤加水。

如此用蒸汽轮船,接力在这些港口当中航行,移民的时间可以压缩到半个月左右。

现在神洲部分的港口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有了专门的煤仓,为蒸汽轮船提供燃,只有殷洲部分的港口和新的殖民地还在建设当中,但最多一年港口就能完成建设任务,到时候凭着这一连串的港口,就可以串联出一条快速运输的通道。

徐晨转向孙元化道:“我们现在缺的,就是适合这种海上航行的可靠蒸汽船只。这艘船,以及后续的同型船,至关重要,加快建造速度。

明年内,我要看到第一批移民,能乘坐我们自己的新式蒸汽船,踏上这条北线航路,前往新大陆!”

“定当竭尽全力!”孙元化肃然领命。

这时,侍卫长高磊快步走来,递上一封电报:“社长,元首府急电。”

徐晨展开电报,快速浏览了关于执政会议投票结果以及李文兵离开的内容。

他沉默片刻,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最终化为一声轻叹:“也好,方向既已明确,内部的纷争可暂歇。高磊,准备一下,我们即刻购买火车票返京。”

“是!”

7月16日,京城,徐晨宅邸书房

徐晨邀请刘永与李文兵两人前来,与昨日元首府的剑拔弩张判若两个人,书房内,三杯清茶袅袅生香,徐晨、刘永、李文兵三人围坐。

徐晨率先开口道:“此番纷争,根源在于我当初对元首府与总理大臣府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导致施政方向产生重迭与冲突。这是我的疏忽。”

李文兵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苦涩一笑道:“社长不必自责。既已定下‘少数服从多数’的规矩,结果如此,我是认可。”

李文兵虽然认可了这个结果,但徐晨却明白,两个强势的人,继续待五年下去,双方的矛盾必然继续爆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一方暂时离开京城。

徐晨道:“新大陆的开拓,并不顺利。西班牙人失去主要殖民地后心有不甘,以其在加勒比海的岛屿为巢穴,效仿昔日倭寇战法,不断袭扰我们在新大陆的盟邦与据点。

更棘手的是,葡萄牙人、英格兰人、荷兰人,他们表面上与我们贸易,暗地里却忌惮我们在新大陆的扩张,甚至纵容乃至冒充西班牙海盗,劫掠我们的商船,阻碍我们的开拓。”

说到这里,徐晨也感到有点头痛,他想过很多此战的结果,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休而不停。

菲利普四世干脆破罐子破摔,不愿意和民朝签订停战的协议,直接露出了西方海盗的嘴脸,学着英格兰给全世界的海盗发放劫掠证,把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几个海岛港口,直接弄成了海盗港口,帮助这些海盗销账。

难怪后世动不动都说要弄点资本主义的东西,菲利普四世已经不是想让西班牙如何减少损失了,他就是想报复出口气。你用利益往来和他交流,根本就交流不通。

他对李文兵道:“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在欧洲大肆鼓吹‘黄祸论’,污蔑我民朝为文明之敌,致使我商船在欧罗巴诸港屡遭刁难,海上商路荆棘丛生。我民朝,不能只挨打不还手!”

刘永闻言面露惊愕道:“社长之意是要对西班牙本土用兵?

此去万里之遥,劳师远征,耗费国力,是否太过激进了?”

徐晨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清晰的航线:“直接从东方远征西班牙本土,确实遥远。

但我们可以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先集中力量,扫清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据点,夺取其作为前进基地。然后,以此为基础,横渡大西洋,直扑西班牙本土!”

他的手指从加勒比海划向伊比利亚半岛,“这段航程,不过数千里,以我海军之力,足可胜任!此战,不仅要惩罚西班牙,更要杀鸡儆猴,震慑欧罗巴诸国,让他们明白,与我民朝为敌的代价!”

说完,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文兵道:“这场远征,关系我朝未来数十年的海洋国运,我希望由你来担任远征军主帅,全权负责战备与征伐事宜。”

这是徐晨想到的最好方法了,两个人不能说谁有错,但继续这样斗下去容易分裂大同社,徐晨干脆调一个人对外用兵。

对西班牙用兵战前的准备进攻,到最后战胜敌人,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这场战争,等几年之后,刘永元首的任期也应该结束了。

李文兵愣住了,他知道这是社长对他的信任,也是化解当前高层矛最妥善安排。

“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命。”

刘永此刻也完全明白了徐晨的深意。将李文兵派去负责一场可能持续数年的远征,既发挥了其才能,又避免了大同社继续内耗。他立即表态:“元首府必定倾尽全力,支持远征军的一切所需!”

“好!”徐晨点头,随即说道:“文兵出任远征军主帅,总理大臣一职出缺。景明,你认为谁可接任?”

刘永早已深思熟虑:“户部尚书胡益堂,执掌财政多年,经验丰富,处事公允,能平衡各方需求,是合适的人选。”

徐晨点点头认可了他这个提名,这样就没有什么府院之争。

然而,刘永还有后续提议:“社长,总理大臣职责繁重,一人难以兼顾。我认为应设立副总理大臣,辅助处理政务。

水利部尚书陈子昂,熟悉农政,体恤民情,可协助管理农业、水利等事务,山东巡抚罗伟,在地方任上大力发展工商,政绩卓著,擅长经济,可协助管理工商、产业。

如此,既可分担压力,亦能使施政更为专业、精细,同时让罗伟这个社外人担任总理大臣,也可以宣告我大同社与天下学社共治天下之心。”

徐晨心中明了,这“一正两副”的安排,既是现实需要,也是着刘永进一步巩固施政路线、平衡内部派系的考量。

他看向李文兵,李文兵也没有反对,他都不是总理大臣了,两个副总理大臣自然对他没有影响,此事反而对他未来争夺元首职位有利。

徐晨点头道:“一正两副,这样权责也更加明确,就在今年的公民议会上提名吧。”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