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挖父亲墙角的徐绍与赛博戏院
大同历二十七年(公元1649年)7月25日,京城,墨子学院,电器系教室
徐绍对着新一届毕业的电器系学子滔滔不绝道:“师兄,来我的商社吧,十五薪,二十薪那些都是虚的,经济好的时候才能拿,经济差的时候,最多给你发两袋米。
师弟我来实的,你们只要过来,月薪30元,做出了成绩,我直接给各位师兄配股,反正这些股份最后不会在我手里,我配起来不心疼,绝对比你们去的官营作坊大方。”
这一年多来,徐绍他们研发的留声机在整个京城大卖,虽然一台价格高达30元,对很多青年工匠而言,用三四个月工钱买这样一台留声机,追赶京城最时髦的潮流是划算的。
所以徐绍即便不断的扩充产能,每个月要生产上千台留声机,依旧供不应求,不管是黑胶唱片还是留声机,都算是高科技,高技术的,普通的人不经过一段培训是很难断工匠,更不要说,徐绍还要继续搞研发,那需要的人才就更多。
但现在整个天下懂电器方面知识的,基本上都在墨子学院,北方电器商社,电报商社这三个地方。他想要招优秀的人才,那只能招他这些师兄了。
电器学子郑源好笑道:“小师弟,你这是打算挖老师的墙角,老师可是招募了我们去北方电器商社当大匠,你不怕老师揍你吗?”
这个世界上最懂电力学的应该就是徐晨了,这些电器系学子上课的书籍读书徐晨编撰的。这些电器系的学生都听过徐晨的课,所以他们都喊徐晨的老师。
其他学子哄然大笑,他们在学院待了四年,可没少见他们老师揍这位小师弟。
平日那么有威严的老师居然会被小师弟弄的破防,以至于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追着打自己的孩子,不过这倒让他们这些学生觉得老师更加亲近一些。
徐绍满不在意道:“商场无父子,更不要说我的商社也有大同社的股份,父亲凭什么揍我?”
玩笑开完之后,郑源带着一丝崇拜道:“我都已经答应老师去北方电器商社,建设电网,争取早日把整个电网铺满京城,铺满天下各个城市,所以就多谢小师弟的好意了。”
“比起赚钱,我等更希望看到这天下都有电网串联起来,让我民朝的城市即便是在夜晚,也如同光明之城一般。”
显然对这些电气学子而言,他们更看重事业的成就感,而非金钱。
徐绍暗道:糟糕,老爷子忽悠人的本事太强了,要动用一些盘外的手段。
徐绍招来自己的掌柜道:“这是我们声韵商社的掌柜项声,他是我们早几届的师兄。但你们知道他来我们声韵商社前在做什么吗?”
众人摇头。
徐绍揭开谜底道:“管理遵化钢铁厂的洗澡堂,专门为工匠发放洗澡票。”
众人一阵哗然,一位学院的师兄,按他们的想法应该到一个能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发洗澡票显然有点超出他们的想象了。
徐绍乘胜追击道:“官营作坊就是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候坑满了,那萝卜只能移位了,等待空出来,萝卜才能填进去,我们声韵商社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各位师兄只要去了,我还巴不得发挥师兄的才干,肯定不会做这样买椟还珠之事。”
“官营商社一身的官气,条条框框太多了,根本不能自由的发挥师兄你们的才干,我们就不同了。师弟我也是学习电器的,不存在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我肯定能发挥各位师兄的本事。”
这还真让不少人迟疑起来,最终在徐绍的这番忽悠下,有十五个电器系学长答应了加入他的声韵商社。
出了墨子学院,徐绍对项声道:“师兄,这段时间你就住在墨子学院,盯住答应了去我们声韵商社的15位师兄,把合同准备好,签了字就给半年的工钱,可以把我们的留声机也送一台给师兄们,再送一辆马车给他们,这些师兄弟们一定要拿下来,这关乎我们商社未来的发展。”
“我太了解这些师兄了,从小都在读书,虽然是读书的天才,但没见过什么世面。脸皮薄,不懂得拒绝人,我们这样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他们即便有悔意也不好意思反悔。”
项声一脸无奈的看着徐绍道:“你想招人才也不至于拿我做台阶吧,还有我们遵化钢铁厂,没你说的那么官僚。”
项声也是高材生,不过他学的是钢铁专业,他去洗澡堂卖澡票倒是事实。不过却不是什么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因为他得罪了他们厂长,这才被贬到了洗澡堂去发澡票。
但他虽然只是一个小的技术人员,却有师兄,有老师,他们自然不会看着项声就这样被打压。就是通过关系,把他转到了声韵商社做掌柜。
徐绍马上双手合十,不断鞠躬道歉道:“师兄,这不是为了我们商社未来的发展,委屈师兄了,等这批电器师兄过来之后,我让账房给师兄多发一个月的工钱做奖金,要是你觉得还不够,我把我那辆马车也借给你,你带着我们的留声机去见见你老师和师兄弟,让那钢铁厂的厂长看看,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项声摇头道:“去显摆就算了。”
两人来到京城外的郊区,声韵商社的厂房,从扩大规模之后,他们的厂房就搬迁到,城外的电器工业区当中了,这里都是生产各种电子器械作坊,主要是生产电线,电报机,电灯,还有各种稳压变压的电器,属于明朝的高新科技区了。
回到作坊,他巡视了一圈车间的生产线,而后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出一张胶盘,放在留声机上,他快动的摇动把手。
“是谁敲动我窗,是谁撩动琴弦~~。”一阵悠扬的歌声从留声机当中传出来,徐绍闭目享受着这悠扬的音乐。
忽然他办公室的大门打开。徐绍开眼询问道:“不是,给了你一个月的假期,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李旭翻白眼道:“人家不需要我,我还是眼不见为净。”
“想着现在商社业务繁忙,我就回来了!”
现在他们弄出的声韵商社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小作坊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拥有上百人的中型作坊了,但即便是现在三班倒的生产,依旧难以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市场,现在他们的留声机不但在京城产销,在整个北方也十分产销,甚至通过海运卖到南洋,江南等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富裕之地,中产富户极多,留声机对这些家庭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产品,快速受到这些家族的追捧,现在他们商社外的作坊几乎每天都停满想要拉留声机的商人。
所以李旭知道商社在大发展,所以在知道自己父亲不需要自己安慰之后,马上回来。
“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歌,我怎么没听过?”
李旭就是负责刻印黑胶盘的,由他负责找歌手,戏班来刻录胶片,所以这段时间他几乎听光南腔北调的各种歌曲,他可以很确定,这首歌是他从未听过的,而且曲风也非常独特,好像是徐绍父亲的风格。
徐绍得意道:“这是我父亲编曲作词,由我母亲亲自唱的,天下独此一份,你自然不可能听到。”
李旭惊讶道:“社长也会弄这样的靡靡之音?”
徐晨也写过许多歌曲,像什么《团结就是力量》《英雄儿女》等歌曲,但这些歌曲都是让人慷慨激昂,使人振奋,和这首歌曲的气调来说完全是两种风格。
徐绍翻白眼道:“都说了这是我父亲写给我母亲的,难道你想让我母亲吼嗓子唱这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