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智相 > 第五十三章 入县衙第一案

第五十三章 入县衙第一案

杨立武看了看左右,小心翼翼地走到何知县旁耳语道,“大人,今日不同往日。王贵儿那人我知道,平时就胆小如鼠。现在明知要用刑,还是坚持说人不是他杀的。我看……其中有蹊跷。如若在堂上屈打成招,那么……”

“大人……”杨立武上前轻声道,“大人不必担心,新来的知州大人虽好微服私访,但是青州治下三十六县,未必能够查察到费县。”

这何知县是甚怕麻烦的人,他还希望早点断完案子,回家见自己的几房小妾,便不愿道,“这血衣也有,时间也吻合,还需要去现场吗?”

“好你个王贵儿,本朝太祖以来,弘扬佛道,沐浴清化。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杀寺中僧侣,着实可恶至极!”何知县高声道。

这队伍里,有不少柳府放了闲的下人,争相跟柳明打招呼道,“来,柳少爷,到我这里来,我的位置比较靠前。”

“杨大人……”柳明率先走到杨立武身边。

这费县县衙没有后世人们想象中的金碧辉煌,巍峨壮丽,相反,却是显得破败老旧了些。因大宋官场并没有稳定的维修县衙经费,每次都要下级官员朝上级官员打报告方可拨款,但是报告打得多了,会被上级官员落下一个“靡费”的印象,影响政绩考核。所以,日子久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去修衙,堂堂八品朝廷命官,都甘愿在这如同仓库一般老旧的县衙里工作。

“草民王贵。”王贵跪在地上。

此时,已经勘察现场有了一个时辰,被拦在门口的百姓们见几个当官的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幺蛾子,有些不耐烦了,还有的惦记着回去生米做饭,便想散去。

“何事?”何知县问道。

此时,百姓们都被拦在庙外,只有几个书吏跟着何知县来到了现场。

杨立武堆笑道,“若是平日,小的自然会为大人代劳,只是今天,万一这围观的人中有知州王大人的耳目,这……”

“你冤什么?”何知县不耐烦道。

于是县衙内立即备轿,由四名公人开道,何知县坐在轿中,至于其他吏胥,只得步行跟在身后。而老百姓们见要去勘查凶案现场,更加是兴致十足。

何知县心中叫苦不迭,又听闻通判大人放出消息,马上就要查到本县,只得硬着头皮升堂。

柳明点点头,不再说话。

杨立武哈哈大笑,他看着柳明道:“解元郎,你我同县为差,希望相处愉快。”

绕过县衙广场中央的圣谕亭,来到石狮子把守的大门前,门口已经是挤满了观看断案的老百姓,队伍拖得很长,直到街尾。

何知县一听,脑袋就疼,说道,“那你说疑点这么多,凶手不是王贵儿,那是谁?”

每次遇到杨立武,他都不得不表现出懦弱的一部分,用来麻痹对方。可是这杨立武,总是一副话里有话的样子。

“柳明,你过来。”何知县朝柳明招招手。

接着杨立武,吴主簿相继并肩走了出来。

杨立武看着柳明,阴阴一笑道:“解元郎,可不能这般撂挑子啊。”

杨立武查看着凶案现场,佛像前果然是一片血迹。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何知县,他立即下令准备去现场勘查。

须臾,一身囚号服,双手带着枷锁的王贵被带了上来,蓬头垢面,自然是吃了不少苦头。

“不敢当。”柳明拱手道。

“大人若信任学生,便先招来,让他们做些活计。学生现在有了些判断,但须得到进一步证实。”柳明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如此也行……”何知县双手负在身后,“只要这案件能够有进展,便依你罢了。”他随即高声吩咐左右,“来啊……给我把全县的木匠召集起来,就说明日本县要修缮县衙,请大家来做工,胜出者可包览县衙修葺生意。”

何知县哪里肯听,这木椅越发坐得不舒服,让他心情不佳,心想你冤?老子还冤呢。八年啊,都没升官,八年啊,别提了。

“是吗?”何知县疑惑道,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清清嗓子掩饰道,“本县也早就认为这并不是王贵儿所为。只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杨立武应道:“下官暂时不知。”

“是啊。”杨立武嘿嘿一笑,“恐怕这没过多久,我们这些老家伙的位子,就要被顶掉了呢?”

“大人。”杨立武上前一步,向何知县使了个眼色。

县衙的大堂位于第二进的院落内,大堂中央用固定的屏风拦出一个三面隔断、正面开放的“暖阁”。屏风一般画有蓝天红日的图案。暖阁地面比大堂铺着青砖的地坪稍高,铺有地板,正中位置摆放着长官的公案、公座。公案上放着文房四宝,一支朱笔、一支墨笔,知县行使权力时就要用朱笔签发。

杨立武看了一眼柳明,一双蛇眼露出诡异的目光,咧嘴道:“这不是解元郎柳公子吗?”

王贵儿抬起头,哭诉道,“父母大人在上,容得草民解说一番。那一日,草民刚刚从表妹家探亲回来,天色正晚,下起了蒙蒙细雨,地下泥泞不堪,实难行走。大人,草民素来胆小,不敢走夜路,只得寻找避风雨之所。走了十多里路,才寻得一间小庙,那庙中也只有一位僧人,善心留宿小民,小民心中很是感激。翌日清晨,小民心中挂念家里,就着急赶路,谁知路上遇到一位衙门公人,拦住小人,问小人从何而来,小人便将昨日探亲回来、天色太晚、在庙内留宿的话,说了一遍。要带着小人回寺庙一查。小人当时也没多想,就跟着公爷回到庙中,却没想到……那接待小民的僧人却已经死在佛像旁!”

若是别人在何知县面前这番神神鬼鬼,早就被他乱骂一通,甚至打几棒子也是正常。只是这柳明,却不一样,费县千载难逢的解元郎嘛,怎么着也要给对方一个面子。

这位何知县,八岁入蒙,弱冠之年便考中了举人,被誉为家乡的神童。他曾年少立誓学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士及第后便分来这费县做知县。初到时勤于政务,明断狱案,要做出一番成就,无奈激进之举却得罪了当时的知州,不受提携。

“柳少爷……”

“杨大人,让学生再勘察一下。”柳明说完,便继续低头观察着现场的蛛丝马迹,不一会儿,又绕到了佛像背后,忽地眼瞳微缩,像是见到了什么证据。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