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揉了揉太阳穴,“奴酋兵马几何?”
“回大人,少说有四万,且俱是骑兵!”
“四万……”熊廷弼摇摇头,叹了口气,“辽沈二城合计不过六万人马,若出兵救绥辽,则二城必空虚,恐有诱我之嫌。”
“那难道就放弃绥辽?经略须知此城轻重!”杨涟越说越激动,“城中蒙汉人口多达三万,粮草辎重无算,与辽阳比亦不遑多让。且此城为万岁亲自命名,若如此拱手让人,你我怕是明日便要人头落地!”
“杨大人要救,甚好,本督给你三万兵马,救出来功劳是你的,折了过错也是你的,可否?”熊廷弼一脸不屑地看着杨涟,心里并不信杨涟有这个带兵的勇气。
谁知杨涟根本不怂,“正合我意!兵马给本抚备好,即日出发!”说完,甩手出了大堂。熊廷弼冷哼一声,“打了场胜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事。”
十一月十五日,辽东巡抚杨涟带领满桂、尤世功、童仲揆三万兵马出辽阳救援绥辽城。同一时间,绥辽守将邓铭却在城中苦苦支撑。
绥辽城高两丈,城壕宽一丈引浑河水灌注,城中备有克虏伯炮十六门,然而守军却只有三千人,按照当初熊廷弼的设想,此城地处辽中腹地,夹在辽沈的中间,应当是相当安全的地方,备炮都有些多余,可谁又能想到绥辽会有今日之围呢?
邓铭见女真兵来势汹汹,知道自己这几千人马挡不住,于是立刻于城中募集新兵。好在绥辽这座城特殊,城中有大量的蒙古人,这些人却是上好的兵员,短短一天时间,邓铭的守城军便扩充至万人,他心中稍有底气了。
十一月十六日,何和礼发起了对绥辽的进攻,他明白自己带的是骑兵,并不善于攻打坚城,不过别人打不了,他何和礼却有办法。绥辽地处浑河边,辽河平原又是东高西低的构造,浑河水一旦漫灌,会向西直冲入绥辽城中。于是何和礼下令,大队人马前往绥辽城东的引水口,掘开当初引灌绥辽城壕的引水道。
当初的引水口虽然被夯土封实,但是架不住女真兵人多,一天时间就差不多挖透。正当何和礼加班加点赶工的时候,十一月十七日,杨涟带着他的三万兵马赶到了绥辽城南三十里。何和礼得知此消息,大喜过望,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吸引明军主力出城决战,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这块大鱼饵总算是钓上鱼来了。
何和礼随即停止掘土作业,点齐兵马直奔杨涟大军而去。两军相距十五里时,明军的哨骑总算发现了来势汹汹的女真兵,杨涟赶紧让部队进入防御姿态,但由于距离实在太近,明军根本来不及排兵布阵,十几分钟后,女真骑兵便踏马而来。明军阵地上顿时乱做一团,虽然枪炮齐鸣,但却是各打各的,东边一枪西边一炮,失去了集火的威力后,火器面对骑兵的冲击实在显得无力。
何和礼将骑兵分为左中右三队,分别冲击明军的中军和两翼,力求在战场局部形成人数优势,同时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力,一次冲击后立刻脱离,绕行至明军侧翼后进行二次冲击,如此反复,直至明军崩溃。
战场上一时间硝烟混合着尘土,四处飘散弥漫,间或夹杂着血腥味,令人血脉喷张。
明军与女真兵在平原上血战一小时,满桂等三将虽然拼死杀敌,却终究难抵大规模骑兵的冲击,杨涟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全军向辽阳撤退。接下来便是女真兵一边倒的屠杀,何和礼率军追击二十里,一直撵到慰条寨才作罢,一路上尽是明军丢弃的盔甲枪炮。
十一月十八日,何和礼终于掘开了绥辽城壕的引水道,浑河水立刻向西漫灌而出,将整个绥辽城浸泡在水中。不过,万幸此时乃是冬季,浑河进入了枯水期,水量并不如夏季那么丰沛,所以仅仅是冲垮了绥辽城的东、北两个城门,并没有冲垮城墙。
何和礼见水淹的效果并不如预料般神勇,更加上消灭明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便放弃了进一步攻城的想法,率军北上抚顺关,打算从此处回赫图阿拉。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