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重造天下 > 第91章 89山水之间

第91章 89山水之间

“三军鲜熊罴之志,百姓遂多鸿雁之悲,鸠形鹄首之民,不知生死何地,至今犹怀兽惊鸟散之意。那日夜间,流贼大至,学生蓬着头赤着脚方逃出性命,祖宗庐墓却遭毁辱,学生惊骇欲死。重修王陵使费甚大,大哥宦囊萧索,便向皇上题了一本,皇上吩咐下户部议处,户部却只以设处二字归之凤阳府,不成凤阳府有天降地出之饷也”,一个头戴逍遥巾的人一边引着王昺与张国纪上了神道,一边抱怨。

到了陵前,王昺与张国纪各持香火,向陵墓拜了几拜,便将香火递与旁人,撩起下摆磕了几个头。刘洪起有幸在二位大人身后学样,在磕头时,刘洪起扭头看了看石马的跨部,上边果有个包包。在庄士小学春游时,曾坐在那匹石马肚下,伸手摸过那个包包。由现在往下推,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风雨人祸中,汤和墓不知被盗掘过几次,只有神道上的这几块石头无恙,只有石马裆下的那个石包包无损。祭礼已毕,刘洪起却依然俯地不起,头扭向左侧看着什么,“怎地,东桥?”,张国纪与昺回身看着刘洪起,刘洪起方才一惊,他起身退在一旁,让二位大人先走。待二位大人出了陵园,天已黑了,王昺冲军官吩咐道:“叫儿郎们回去安歇,我与国丈在此借宿一晚,你等明早前来护卫”。“这如何使得,如今地面不靖,若是二位大人有个闪失——”。张国纪道:“我与驸马年纪大了,这一路骑回凤阳不得一个时辰,还是夜路,便是回去,明日还要再来”。军官道:“虽未曾带营帐来,小的们便是一宿不眠,在林间守护一夜又何妨”。张国纪道:“你等黑间这一顿又吃甚?吃不着甚,这林中蚊子可吃人”。

刘洪起在一旁道:“湖上若有船,请二位大人上船,开到湖心歇息,若无水匪,定然稳妥”。一旁头戴逍遥巾的那位汤大人也不知是汤和的第几代孙,连声称善,道巴掌大的水面,何来水匪,湖边正有一艘船,请国丈爷,驸马爷移步船上歇息,到了那湖心所在,又无蚊虫相扰,甚是稳便。夜色中,在灯笼的引领下,马蹄轻响,官兵护着几位大人朝湖边行去,湖边正有一星渔火,不多时,众人来到渔火跟前,却是三块石头一口锅,船家正在岸边做饭。船家见了汤大人,连忙起身施礼。刘洪起看了看岸边的船,却是一艘漕船,比贵生的渔船大些。如果刘洪起懂行的话,就能看出这是一艘标准的楠木漕船,造价120两,其次是松木,再次则是栗木。

“慢待将爷了,没有炒菜,野菜合子也不够数,只有干啃馍”,“无妨,这馒头发得很暄”,黑暗中,传来陵户与军官的对话。这对骑兵一直将两位老大人送上船,又在王昺的一再催促下,方才在岸边引马去了。待官兵们去了,“我往哪合?”,刘洪起身后一人道,刘洪起回身一看,却是陈高正,刘洪起一笑,道:“两位大人还未吃饭,你上船来与大人们做饭”。陈高正问道,今黑吃啥?刘洪起冲船家问道,船上可有鱼?“大人情管上来,鱼尽有”。

“汤大人不必多礼,我与国丈爷不过是闲转哒,大人且回吧”,王昺冲岸上道。岸边之人冲王昺与张国纪一拱手,道今日简慢了,学生心中不过意,明日学生在庄中备下宴席,请二位大人至庄中一叙,明清早学生差人下个眷生的贴子来请可算高攀?张国纪道,学生到此间并非游玩,汤大人不必如此,不敢劳烦汤大人。二人又客气了一番,汤大人也只得作罢,嘱咐了船家几句,便回了。

汤大人刚回到陵墙外的屋中,却见船家也跟进来了,汤大人道,“好没恙的,你咋来了,谁撑船?”。船家回道,两位大人身边有个官儿叫咱回来的,另有一个是粉团洲的漕军,积年会水的,急死忙活,我一下船,他便将船撑到了湖心,我那锅也叫他端上船了。汤大人哼了一声,道,甚漕军,不过是群纤夫。

此时,船已被撑到湖心,陈高正坐在船尾道:“中都船厂早已散伙,办料军余300人,修造军余100人,朝廷每年只给一千两造船钱,这还差着几千两,朝廷孬熊,不足之数竟以中都八卫的月粮,歇役钱抵扣,俗话说朝廷不差饿兵,可朝廷非但叫咱们饿着,还要咱们自备粮饷办事,这还如何办得下去”。闻听此言,船上的三位大人无不叹息。国家只给船价的几分之一,这大明的事,唉!

陈高正继续道:“中都八卫以长淮卫最苦,抛家舍业之人最多,走一回漕,东道钱,偏手钱,行扬钱,计筹钱,换单钱,挑脚钱,剥船钱,斛奉钱,长淮卫这个指挥使只因实是没人肯做,方轮到家父头上,家父原只想署几天印,不想却东吴招亲,弄假成真,辞不得了,果然是倾家舍命的差使”,几位大人闻言又是叹息,也只能叹息。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