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海商王直传 > 第1章 宋素卿

第1章 宋素卿

两年前,宋素卿代表日本小君主细川氏来明朝进行海上贸易,引起了另外一君主势力的不满,那就是大内氏。大内家与细川家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室町幕府掌握实权的两家,一直争斗不休。称其小君主,是因为日本本来的当权者应是日本天皇,不过自12世纪的源平合战后,天皇没有实权,武士贵族集团介入政治,建立了幕府,当上了征夷大将军,将军才是幕府的当政者;而从镰仓幕府到了室町幕府,将军足利氏家族的实力日益衰落,权力由东西地方的大家族所掌握。日本人管这种小君主,叫作大名。全日本有百余小国,所以就有上百的大名。

可笑明朝人,多半不知道日本的国王本应是天皇,却把幕府将军或者某些地方大名当日本国王,首当其冲就属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篡了国柄之后,命航海大太监郑和将明朝御赐的“日本国王”印授予了将军足利义满,室町幕府2代将军足利义满就在那里偷笑,帮郑和剿灭了一些沿海海盗作为表示受封的谢意。直至大名细川政元这一代,日本国经历了应仁之乱,细川家家督政元被人们称为“半将军”,实力达到了细川家两百年来的巅峰。而大内家也到了第15代家督大内义兴,建立了大内氏的全盛期。

宋氏海商团一直和细川家合作,经营海上生计。西边的大内氏却在其中捣乱。因为自朱棣首开日明贸易以来,日方一直由幕府主持进行,后来全经堺港商人承包。应仁之乱时,大内家一度夺取日本本州岛中部的兵库地区,北通日本海,南通濑户内海,威胁堺港地方。与细川家不同,大内家除了要和商人打交道外,还要跟许多地方海盗,也就是所谓倭寇进行接洽。在第14次日明贸易时,大内家与细川家形成了竞争关系,两家都代表幕府来到宁波市舶司与明朝朝廷,通过牙行进行商业行为。

王直知道:宋氏商团与细川家拥有景泰勘合和弘治勘合,而大内家拥有成化勘合和正德勘合。所谓勘合,是当年朱棣颁发的一种日明官方贸易信物,即一种贸易许可证,一般由明廷发布100道,因此许可证有新旧之分,使用规则是用新不用旧;名义上是对等贸易,实际是一种日本官方私方朝贡明廷的体系。每次交易,除了要出示和对应勘合外,还需出示幕府将军的国书。并且贸易规定的商品种类、数量、来往京师与市舶司的日方商人代表人数、日方船舶的数目,统统都是有数量限制的——这十分令人厌恶。

明成祖朱棣时,日方可以进京人数限制在200人,一次性来宁波的船舶止于2艘;到了宣德时代,即明宣宗朱瞻基时,日方人数可以增加到300人,船舶增到3艘。明朝弘治8年,日本明应4年,即公元1495年,由于第14次日明贸易,大内家派商旅团出现了杀人事件,明孝宗朱祐樘规定自以后来北京的日方人数最多50人——尽管如此,两国贸易反倒增加不少。嘉靖2年,公元1523年,第16次对明贸易大内家派僧人宗设谦道率领了300多人的船队,船计3艘;细川家到了细川澄元这一代,虽然有所衰落,但是仍然不放弃对明贸易,也由宋素卿率领宋氏商团来明朝。大内氏妄图吞并宋氏商团,在争夺席位的时候,再次杀了许多人,还掳走了不少官差作为人质。事情闹得很大,明廷没有抓住宗设谦道,反倒抓住了无辜的宋素卿。

宁波府衙为了节省结案时间,把罪名扣到宋素卿头上草草了事。所以才出现了她被囚禁在囚车去法场的一幕。王直拿了十字架之后,久久不舍得离去,要是府衙真杀了宋素卿咋办。王直心想:“我可是打心眼喜欢这位姐姐啊,千万别出事啊!”正这么想,囚车就要送到桅城巷口,王直不远处出现了几个日本人打扮的家伙。其中有一个王直认识,王直走过去,一拍他肩头道:“新四郎!你怎么也来了。”

被叫住的人,名叫稽天新四郎,日本籍贯,是个海盗,同时也是宁波双屿岛金家商会的成员,在海盗的世界里,大家一般都是隐姓埋名的,或者改名换姓,其中来自日本的海盗,一般都由于出身穷困,是没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人,都是不怕死之辈,能上明廷缉拿簿的人,更是屈指可数。稽天新四郎指着码头边官牌上缉拿的海盗图纸头像,对着王直用汉语道:“咦,这不是宋素卿大姐姐的头像吗,明廷可真够蠢的,竟然将姐姐当海盗查办了。咦,还有托梅·皮雷斯的头像和人名,这里由广州府翻译作皮莱资,俺先前听说皮雷斯不是被广州府抓到了吗,怎么他潜逃了么?这附近的海域俺还真没见过他。”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