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晚清民国史札记 > 第十四章 老夫又回来了

第十四章 老夫又回来了

所以胜保的战绩经常是得而复失,反反复复,败多胜少,胡林翼戏称他为“败保”。

曾国藩隐隐觉得可能要坏事。

他赶紧写信给李续宾和曾国华(曾国华当时也在李续宾军中),告诫他们不要孤军深入,要与水师配合。又写信给守后路的李续宜,让他千万切忌分兵,这样才能比较稳妥。

战情越来越急,不久太平军攻克庐州,奕詝急眼了。

因为当时北方又出现了捻军起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捻军,又叫捻子,捻党。捻是淮北方言,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军最初就是些三五成群的私盐贩子组成的帮会,后来汇聚到了一起,这些人拿起枪来就是兵,放下枪又变成了老百姓,让清朝廷难以辨认,所以很难对付。

奕詝怕太平军从庐州北上,跟捻军联合,那样可能会威胁京城。

胜保又几次上疏说,李续宾赴援迟缓,贻误军机。

奕詝急得十天中七次下诏,催李续宾火速救援庐州。

奕詝这纯属是瞎指挥。其实李续宾手中只有八千人,而且距庐州数百里,即使李续宾能突破太平军的重重封锁到达庐州,也无力攻打。

李续宾也是真够生猛的,他接到皇帝的命令,马不停蹄,短短十几天中连克太湖(安徽地名,不是那个江苏的湖泊)、潜山、桐城、舒城,直逼三河镇,距庐州只有五十里。到了三河镇的李续宾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且他为了防止被太平军抄后路,一路分兵留守,八千军队到了三河镇已经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

而三河镇是太平军的粮饷转运重地,一旦有失,太平天国就危急了。所以陈玉成上疏洪秀全调李秀成过来合兵作战,保护三河镇。

李续宾向武昌求援。

官文说,李续宾用兵如神,不必救援。

坐视不管。

李续宾不肯示弱,于是强攻三河。

一番血战,楚军攻克了三河镇外的九座太平军堡垒,太平军伤亡七千余人,但是楚军也伤亡一千余人。随后,太平军退守三河城。这时,陈玉成、李秀成和捻军的援兵都陆续到达,他们合兵十万,连营十余里,对李续宾形成了反包围,并断了他的后路。

决战不可避免了。

这天拂晓,李续宾挥军进攻陈玉成军,陈玉成军败退,李续宾命楚军追击。黎明,突然大雾弥漫,只闻人声,不见人面,两军在大雾中混战。不久,李秀成也率军杀来,三河城内的太平军也趁机杀出城来,楚军被分割包围。双方激战了一日,楚军溃败,无数将领都先后战死。李续宾率队前后冲杀,太平军越聚越多,楚军营垒有很多都被攻破。

部下劝李续宾先突围,以后再重振声威。

李续宾对将士们说,军队多年来打仗,都因为退走而使国威有损,我前后数百战,只要出征就从没想过要生还,今天我是一定会战死在这里的,不愿意跟随我的,自己去吧。

将士们都回答,愿随公一同赴死。

于是大家在夜幕中又重新上马,开营门再次出战,直至战死。

这场惨烈的大战一直持续到深夜,以李续宾、曾国华为首的文武将官战死数百人,楚军士兵战死数千人。剩下的营垒在李续宾死后又坚守了三个昼夜,最后终于被全部攻破,只有几十个残兵得以生还。

三河战后,李续宾留守在后方的军队纷纷败退,官军也一路溃退,清朝廷这些年在安徽所收复的城池几乎全部失守。

李续宾统帅的这支军队就是罗泽南组建的湘勇,是楚军中最精锐的一支百战之师,而且士兵多数都是湘乡本地人。这次湘勇被歼灭,曾国藩的老家湘乡几乎家家戴孝,户户哀哭,严重挫伤了楚军的士气。

三河的败报传回时,胡林翼正守制在家,他看完败报后,突然呕血晕倒,家人惊慌不已,过了很久才苏醒。他感叹楚军元气尽伤,精锐尽丧,名将凋零,十分痛心。

随后,清朝廷为了稳定军心,立即下令胡林翼夺情(就是官员因故停止守制回来上班)出山。

曾国藩得知三河的败报后,非常悲痛,他流着泪说:

我昔日观李续宾厚重少文,百战无挫,私心欣慰庆幸,倚为长城,以为他可以跻身中兴福将之列。不意大难未平,今我续宾、六弟已亡,此乃天丧我也!

李续宾自追随罗泽南从军以来,屡立战功。

李续宾深得将士之心,楚军九江战败时,别部的士卒多逃散,只有他的军队严守营伍。

李续宾从不贪恋钱财,俸银常常不寄回家,而是留在军中接济士兵,而且自己的士兵能吃饱饭的时候也决不让别部的士兵饿肚子。

李续宾带兵最严,分兵的时候总是把强兵分给别人,自己带弱兵,弱兵带成强兵后,再换弱兵继续带。

每当打仗的时候,李续宾总是让别人对抗弱小的敌人,自己来跟强敌作战。作战时一旦别部军队遇到危难,他的军队一定全力救援。

曾国藩为李续宾作挽联:

八月妖星,半壁东南摧上将

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曾国藩为六弟曾国华作挽联: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

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之后,楚军将领多隆阿和鲍超打败了陈玉成,在安徽硕果仅存的一点地盘上站稳了脚跟。

多隆阿,字礼堂,满洲正白旗人,精于骑射,智略过人,是满人中少有的一个会打仗的将领。原本是胜保的部下,参加过歼灭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战争,立过大功。后被调至湖北,随胡林翼收复武昌,战功卓著。

鲍超,字春霆,四川奉节人。原本是向荣的部下,后隶属楚军水师。咸丰六年(1856)奉胡林翼之命募练新军三千三百人,号称霆军,是楚军中最为凶悍的一支。

这两位经常联手作战,后来齐享大名,有“多龙鲍虎”之称。

说起来有意思,多隆阿和鲍超这俩人啊,开始的时候并不对付,互相嫌弃,多隆阿觉得鲍超有勇无谋,鲍超觉得多隆阿小瞧人,所以俩人经常闹别扭。

那最后是谁成功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捐弃前嫌,同心杀敌的呢?

相信您也不难猜到—

胡林翼。

胡林翼对多隆阿说:

鲍超这个家伙呀,蠢得很,打仗一根筋,不是兵家所贵重的。全靠吾子(就是多隆阿)庇荫,才有了今天。鲍超的功劳,都是您的功劳,本官心里都有数,希望您能始终护持在他左右,防止他出事。

转过头来,胡林翼又对鲍超说:

多公(就是多隆阿)说你勇而无谋。你只要能奋力作战,多打几个漂亮仗出来,就可以堵住他的嘴了。加油吧,骚年!我看好你哟!

哎,多隆阿和鲍超都是好胜的性格,让胡林翼这么一激,这小暴脾气还压不住了,立马开启了暴走模式。俩人以战功互相追赶,那经验值蹭蹭往上涨。胡林翼也乐得看他们俩互相较量,各给了他们一万余人的兵力,让他们俩独当一面。

果然,不久之后,二人就成了楚军中最为优秀的将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