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晚清民国史札记 > 第十章 折翼

第十章 折翼

塔齐布是个满人,他的存在极大地减轻了奕詝对曾国藩的猜忌。

而且塔齐布深明大义,从不居功自傲。他感念曾国藩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即使在曾国藩跌入低谷的时候,也仍然对曾国藩不离不弃,始终听从大帅的调遣,全力维护曾国藩的统帅地位。

出征以来,塔齐布作战英勇,每战必一马当先,冲在士兵的最前面,别部的军队被围时,他的军队一定全力相救。

塔齐布屡立战功,城陵矶大战,更是阵斩太平军老将曾天养,立下奇功。

塔齐布经常喜欢背着枪,挎着箭,让两个亲兵手执长矛和套马杆跟随,逼近敌营去侦察形势。他和亲兵都精通骑射,箭无虚发,每每遇到危急,都能全身而退。

塔齐布被任命为湖南提督后,长沙的绿营兵们还担心,塔齐布会因为长沙练兵时的过节整治他们。而塔齐布不仅不念旧恶,反倒对绿营将士多有升赏,令绿营将士大为感动。

塔齐布爱惜士卒,经常深夜与士卒谈论家事,讲到悲痛的地方,他会与士兵一起流泪。一次战争期间,有官员送给他一张草席。他看到士卒都睡在地上,不忍自己独睡草席,又把草席给退了回去。

曾国藩为塔齐布作挽联: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

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

太平军也得到了塔齐布的死讯,塔齐布的灵柩刚走,太平军就向九江大营发动了进攻。九江大营没了主将,曾国藩只好硬着头皮亲自指挥作战。

不知道是塔齐布的死激发了将士们的敌忾之心还是怎样,一贯打败仗的曾国藩这次竟然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保住了九江大营。

带着深深的悲痛,曾国藩回到了南康水师大营。

曾国藩刚一回来,罗泽南就向他请求回师增援胡林翼。

这个时候,胡林翼已经当上了皇帝没舍得给曾国藩的那个署理湖北巡抚一职,正在率军攻打武昌。

罗泽南以下棋做比,对曾国藩说,国手下棋,必争先招,要想打破现在我们腹背受敌的局面,必须先回师攻克武昌。

因为江西这边形势危急,曾国藩不希望罗泽南走,但是他知道,胡林翼比自己更需要他,而且,罗泽南对形势的分析是对的。

所以,他毅然选择放手,还抽调了一千五百余人给罗泽南补充兵力,并让自己的好友兼高参刘蓉给他当助手。

胡林翼见到罗泽南到来非常高兴,对他礼敬有加,言必称“先生”。因为罗泽南手下的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的老母亲在家中无人照看,胡林翼就把她老人家接到自己的府中奉养,朝夕问安,侍候殷勤,跟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搞得李氏兄弟对他过火的热情都产生了怀疑。

他们写信问曾国藩,胡公这么做是不是出于权术。

曾国藩明知道胡林翼这么做是出于权术,但是不好直接点破,他只好硬着头皮回复李氏兄弟说:

胡公对别人可能会用权术,但对于你们兄弟,绝对不会。

李氏兄弟才稍稍放心。

在罗泽南和李氏兄弟的帮助下,胡林翼开始按照曾国藩的方法编练新军。因为这些新军都是从湖北招募的,而湖北属于古楚地,所以胡林翼为这支新军取名“楚军”。

事实上,在这之前,曾国藩所统帅的我们前文所谓的楚军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但是由于曾国藩的军队来自湖南,而湖南也属于古楚地,所以曾国藩、胡林翼所统帅的这些军队就统称为楚军。也就是说,事实上,从这时起,楚军这个名字,才正式出现了在中国的史册上。

这个时候,彭玉麟为了挽救困在鄱阳湖的楚军水师,乔装成商人,徒步七百余里,抵达南康来统帅这支部队。自此,彭玉麟统领内湖水师,杨岳斌统领外江水师,形成定制。

石达开也是一个高明的棋手,他也想抢占先机。对太平军来说,要想缓解武昌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猛攻江西,所以石达开开始全力进攻江西。

楚军现在兵力分散,曾国藩手中的兵力不足一万人,寡不敌众,连连败退。樟树镇一战,曾国藩大败,只好退守南昌。曾国藩不得已,多次写信请求罗泽南回援江西。

罗泽南急于回援江西,更加紧了武昌这边的督战。结果,由于孤军冒进,被太平军伏兵包围,战斗中罗泽南被流弹打中左额,血流满面。他临危不乱,仍然坚持指挥,总算将部队即时撤出了战斗。

回营之后,罗泽南伤重昏迷。胡林翼听说罗泽南负伤,立即赶去探望。中间,罗泽南曾一度醒转,向胡林翼索要纸笔写下了一句话:

危急时站得定,才算有用之学。

咸丰六年(1856)三月八日,罗泽南伤重而死,终年50岁。

临死前,他拉着胡林翼的手说:

现在武昌尚未攻克,江西又危急,不能两顾。我死不足惜,可惜的是事业没有完成,你和李续宾要好好地坚持下去。

胡林翼含着泪答应了他。

罗泽南擅长用兵,朝野都知道他善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儒将,白天出去打仗,晚上回来还要讲学。

罗泽南胸怀恬淡,不求闻达,而一旦从军,就以身许国,不顾危险。

罗泽南最早倡办团练,他组建了楚军的前身—湘勇,由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无湘不成军”的传统,曾国藩编练楚军的那套办法有很多其实就是从罗泽南那里照搬过来的。

罗泽南深通谋略,经常独当一面,战功比江忠源和塔齐布还要大,攻打半壁山时,更是创造了两千破两万的奇迹。

曾国藩为罗泽南作挽联:

步趋薛胡,吾乡矜式

雍容裘带,儒将风流

率生徒数十人转战而来,克百余城,杀几万贼,为名将,为名臣,独有千秋,罗山不死

报国家二百年养士之泽,提三尺剑,著等身书,是纯儒,是硕辅,又弱一个,湘水无情

胡林翼为罗泽南作挽联:

上马杀贼,下马著书,仗大力撑持,真秀才,真将军,真理学

前表出师,后表誓志,痛忠魂酸楚,有寡妇,有孤儿,有哀亲

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公逝使我悲,七尺躯系天下安危,存宜尸祝,殁宜尸祝

贼至还他战,贼退还他守,贼炽还他死,一腔血酬半生知己,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曾国藩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从容和镇定,每天认真地训练军队,还把楚军水陆师行军打仗的要领写成了两首得胜歌令士兵传唱。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时,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湘乡得知了罗泽南战死的消息,也很着急,就派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去湖北向胡林翼请援兵。

这段时间里,胡林翼在罗泽南和李续宾兄弟的帮助下,已经开始整顿军队,裁汰绿营,按照曾国藩的方法募练了一些新军。

胡林翼抽调了三千军队给曾国华,曾国华不负所望,带着这三千余人的队伍,一路连克六县,很快杀到了江西。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本来要进京赶考,但是因为路途被太平军所阻,留在了长沙。

这时候也巧了,长沙人黄冕被任命为江西吉安知府。这时候吉安还在太平军手里,所以黄冕这个知府是个空头知府。为了当真的知府,他必须收复吉安。

因为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还是罗泽南的学生,所以,黄冕请求他招募一支军队,陪自己援救江西,饷银由自己来筹备。曾国荃也因为大哥曾国藩在江西受困的关系,所以二人一拍即合。

很快,曾国荃就募到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骆秉章又补充给他三千人,合兵六千,号吉字营,杀奔江西而去。

没有人会想到,这么一次偶然的战事,竟然打出了一个名震天下的曾九帅!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