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晚清民国史札记 > 第一卷 销兵天下 第一章 帝王的烦恼

第一卷 销兵天下 第一章 帝王的烦恼

哭。用不着多说什么,只管哭就对了。

旻宁见了儿子以后,就说了一些“我老了,不中用了,很久没梦见周公了”之类的话,两个儿子也就分别照着老师教的做了。

本来旻宁对奕訢的对答如流很满意,结果让奕詝这么一哭,旻宁觉得这个儿子真孝顺,这么爱自己。

于是,储位就定下了。

这两件事是不是真的呢?

不是。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两件事都是后世文人瞎编的。

首先,第二件事来自野史和民间传言,可信度不高。

其次,第一件事发生的时间最迟也不超过旻宁立储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这一年,一群皇子打猎,六个皇子中有四个不到10岁。这些小屁孩可能根本就不会打猎,甚至根本不会跟着去。所以说这件事的真实性大有可疑。

即使真有这回事,这对奕詝来说相当于跟一群小屁孩比打猎,赢了你也不光彩啊,何况还输了。输了以后竟然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不忍伤生以干天和,简直是厚颜无耻。你老爸也打了很多猎物,难道也“伤生以干天和”了?而且难道没有一个人记得满洲人自古有尚武的传统吗?打不着猎物在满洲人眼里从来就是无能的表现。皇位怎么能传给这么一个既无能又无耻的儿子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这两件事在《三国志》中都有故事原型,分别是魏明帝曹叡和和他老爸魏文帝曹丕的故事,第一件事参阅《魏书?明帝纪》,第二件事参阅《魏书?吴质传》,大家翻翻《三国志》一看就明白了,根本就一模一样。奕詝直接照搬古人的故事,是欺负老爸没读过书吗?

所以说,这两件事纯属瞎编,如有雷同,那绝不是巧合。

这些故事中传达的唯一准确的一个信息就是,杜受田一定在奕詝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出了力,至于具体出了什么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宫闱之事,一向不许外传,但可以肯定,绝不是上面的那两个馊主意。

好了,抛开上面这些虚构的成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旻宁到底为什么要把储位传给奕詝。

首先,奕詝是皇后的儿子,子以母贵,算是旻宁的嫡长子,身份高贵。

其次,奕詝年纪最长,性格比较老实稳重,应该能担大事,而且没有明显的弱点。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好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奕詝,就决定是你了!

就由你来做朕的接班人!

根据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这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决定。不过那也没办法了,事实已经是这样,历史还是要继续。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旻宁到了弥留之际。临终前,皇子们侍立在身边,他把奕訢叫到跟前,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下,摇头叹了口气。

算了,已经决定了的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天,道光帝旻宁驾崩于圆明园。

清朝的满洲皇帝不喜欢呆在规规矩矩的紫禁城,喜欢游赏全国各地的山川美景,所以在北京大修园林,把中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都搬进了园林中,形成了三山五园的美丽景观。

三山五园就是北京的香山、万寿山、玉泉山,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等北京皇家园林的统称。这些园林今天基本上都不在了,您今天如果去北京旅游,到这些地方多少还能看到个一点半点的景观,那都是后建的,原来的早已经被毁于日后两场浩大的劫难,这些事我们后面会讲到。

人们从正大光明匾后面取出旻宁的遗诏。里面的主要内容有两条:

一、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二、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继承皇位。

我没有篡改诏书内容的顺序,这份诏书今天还在,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文中就是第一条在前,第二条在后。可见旻宁在立储问题上内心所受的煎熬。

王公大臣们看了诏书后,心里都纳闷,这老皇上怎么想的,怎么能把册封亲王放在册立储君之前呢?不过反正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皇四子奕詝是新皇上,就别管那么多了,赶紧跪下给新皇上磕头吧。

只有一步之差,奕詝胜了,奕訢败了。

奕詝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咸丰,历史上称他为咸丰皇帝。这一年,他只有20岁。

奕詝即位后,立即封六弟奕訢为亲王—恭亲王。意思很明白,既然我当了皇帝,那就没你的份了,以后你给朕恭恭顺顺的,否则,有你好看。

这位当哥哥的显然也没有他老爸想的那么老实厚道。这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奕詝母亲死得早,被奕訢的母亲静皇贵妃抚养。毕竟不是亲生的,静皇贵妃肯定不会像对待奕訢一样地对待奕詝,遇事肯定会偏向亲儿子。再加上两兄弟争这个储位也争了很多年,虽然没明着争,但暗地里肯定也争了好几圈了,所以这个矛盾是少不了的。奕詝对弟弟谦让,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不得已。

但是老爸错把自己这个不得已的谦让误解为厚道了。

老爸的遗诏里又把奕訢这个亲王抬到自己这个储君前面封,搞得自己很没面子。

好啊,那就给他个恭亲王的封号,让他以后给朕恭恭顺顺的老实点。过去朕可以让着你,但现在既然朕做了皇帝,那你就必须让着朕。

不过,奕訢,你也不必太过失落,因为历史的发展一向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总有一天,这大清的天,要由你来撑。

奕詝刚登基,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出事了。

有个叫洪秀全的人,在广西组织了两万多人起兵反清。

嗨,朕以为有什么大事啊,原来只不过是一伙草寇,让林则徐去。林则徐一到,没有摆不平的。

这个时候的林则徐已经得了重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广西。

而且令奕詝想不到的是,洪秀全并不是普通的草寇,在未来,这个名字将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