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文学少女育成计划 > 第028章 关于理论著作

第028章 关于理论著作

没有天赋就依靠努力来填补,即使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往往更有决定性的作用,可当世的大师之中,真正的天才却只有蒲文轩而已。

编写这一本文学理论的时候,王嘉尤其的痛苦,查找资料作证自己的理论,而让理论在往前走的时候,也会找到一些反面的例证。

幸而刘芸还有柳枚都在帮助她,否则王嘉自己还真是很难去说自己写的可以了。刘芸时常帮助她找资料,而柳枚也是如此。对柳枚,王嘉是真的感激这位编辑的帮助,她也没有办法做出更多的承诺,还在想着要不要皇冠一下子收购了作家出版社什么的。现在想想还有些羞愧。

而书能最终定稿,还得多谢李雪澄。如果不是李雪澄看过了这本书的初稿后提过许多恳切的意见,王嘉自己也不能这么快就完成这本书。而且李雪澄的修改写序,也是这本显得又薄又稚嫩的书得以这么快出版的原因之一。

《小说叙事时序研究》,这本书让王嘉的心情异常复杂。

写完这本书后,她自己的脑子都是一片空白的。而李雪澄提出的意见是将故事时序、叙事文时序等等一系列的时序概念更为明确一点,多举例子,以此副证。种种建议都十分有用,让王嘉恨不得抱着李雪澄的大腿求他收了自己算了。

当然,这种没节操的想法也只是随便想想罢了。她更多的还是要思考自己剩下的两个任务进度。

对于自己剩余的两个问题,王嘉原本选定的题目是《文本解读四要素》以及《意识流在小说中的运用》,后来想起文本解读的四要素分别是文本本身、世界、作者以及读者,这四要素无论是分裂开来说还是集合到一起说,都是极大的题目,最终王嘉还是选择了更细致的讲述文本和作者的关系问题,将《文本解读四要素》这个选题改为了《文本与作者关联研究》。

想要讲清楚这里面的各种问题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之说个清清楚楚,不亚于写一本百万巨著。

李雪澄对王嘉选择的“意识流”方面的问题倒是很感兴趣,经常会与王嘉有问答活动,也让王嘉能与元嘉沟通。

王嘉原本的打算其实是自己在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还能再问问葛青的。但有了李雪澄,这位大师对王嘉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是很大的。这样也就不必厚脸皮去请教葛青了。

为了这文学理论的撰写,王嘉已经放下了其他的小说写作,仅仅只剩下了那一本《物语》在连载了。

而这一本特别的小说元嘉当然是没有错过,元嘉看了的东西,李博望自然也是要了解的,李博望了解了更为顺理成章的就被李雪澄看到了。

这样奇诡的小说在李雪澄看来是很有趣的,每每遇到自己觉得奇怪的地方,还有新奇的词语上的时候,李雪澄还会特地打电话询问王嘉。也算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方式了。

而因为李雪澄的这些问题,王嘉逐渐的就发现了自己两种模式写作下的不同了。

不论王嘉自己是怎么想的,葛青无疑在王嘉的第一本理论类书籍出版之后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自己这位准弟子的书了,对王嘉的成长看在眼里,也是各种满意。

他自然是知道了王嘉的马甲是网上那个吵吵闹闹得不行的青椒肉丝,只是青椒肉丝从来不回复自己那些读者的行为,让葛青十分疑惑。

但疑惑之余,他却也没有问过王嘉什么话。对于王嘉的游戏之作《物语》是很感兴趣的,王嘉没有从一般的妖怪的角度来写这些东西成精了,而就是以这些普通物品的角度来写文章,妙趣横生,更是难得的在简单的故事之中叙述十分完整的作品。兼具了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这是极为难得的。

在华夏境内的儿童读物是不少,从冒险类到日常类,无所不有,但很少有国外那样的老少皆宜的童话故事出现。

童话之所以是童话,那是因为言语简单,富有趣味,即使在叙事上出现漏洞,也会因为天真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不使人读之乏味。

最重要的是,符合孩子的想象,也让成年人能够引起更多的思考。

《物语》无疑是有这样的潜力的。

葛青却知道王嘉还没有真正的看到自己的游戏之作与她“认真”之作的差距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游戏之作可以获得成功,而认真之作仅仅是圈内人的了了好评。

大众文化,通俗文学和文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王嘉还没有看到。

只希望王嘉能尽快发现,他也确实很期待王嘉的到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