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文宣帝高洋所葬的武宁陵旁一座山轰然倒塌,此事令已经经过了一个月逐渐淡下去的命定天子乃是常山王高演一事又重新被人提起,还有些愈演愈烈的趋势。 更甚者有人说这是上天在降罪于北齐皇室,愤怒北齐埋没了真正的天子,反而尊假皇帝为主。
此事一传开,便在邺城及周边一座城池炸开了锅,百姓们都兢兢业业,生怕老天要亡了北齐。甚至有百姓组织团体游行抗议,求闵悼帝禅位于常山王高演。
对此事官府的态度也很是朦胧,若只是个别百姓闹事,抓起来教训一顿也就不了了之。可如今却是几乎所有的百姓们都示威游行,难不成全抓起来?不可能的啊!于是也只能一直放任下去。
七月初,葬有文襄帝高澄的峻成陵也步了武宁陵的后尘,陵墓旁一座山峰倒塌。若说之前武宁陵还不过是巧合,此次峻成陵再度塌山一事,让百姓们甚至是许多朝中的官员都深信高演才是真正的明主,只有原本死忠于高洋的几个还守卫着高殷,朝中也出现了派系分明的局面。
此事几乎让北齐皇室众人都急白了头,若是再拿不出一个答案来交待给天下百姓,恐怕就不止是哗变那么简单了!如今北周与突厥又屡发战事,若国内都如此不稳定,北齐便处在了绝对不利的场合啊!
七月二十日,北宫。
“母后,并非是儿臣贪权想要登上大宝之堂,而是如今的局势实在是对我们不利啊!现在天下的人心都急不安定,若不早日给出个决定,儿臣怕又会出什么变故!如今天下是什么局势母后应该很清楚罢!北周与突厥两面夹击,我北齐江山岌岌可危,若此时还不平内乱,恐怕……母后,您当以大局为重啊!”
高演跪在殿中,几乎是哭喊着说道。的确,如今这形势也由不得他拒绝,因为皇室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塌山是有人故意为之的,山峰倒塌时已将所有的痕迹都埋没在了碎石堆中,想要查出些痕迹也得费很大的气力。所以想要平息众怒,也只能顺应民意使高演上位了。
能有如今这个结果,高演心底即是兴奋又是不安。兴奋自己终于有机会登上那个至高的位置,却又是不安那一伙帮助他的人究竟是安了怎么样的心。因为那群人根本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他看不到丝毫的踪迹。但可以确定,散布那些谣言的与这次塌山的是同一起人,只是不知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未知的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太皇太后的面容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也有些年迈老妇人的模样了,此时她正有气无力的躺倒在软榻上,听着高演的禀报。近来这些事也让她好好急了一阵,虽然高洋曾经也对她不敬,可毕竟也是她的亲生儿子呀,她自然是想保住高洋的后人的。若是让高演上位,谁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因为皇位而兄弟相残的例子在历代中是屡见不鲜。
“你先回去吧,让哀家好好想想。你大可放心,六浑辛苦打下的江山,哀家不会让它毁在自己手里的。”
高演心中实在是万分不愿,骨子里却仍旧是个纯孝之人,也不反驳自己的母后,躬身请辞离去,又快马返回了晋阳。
“看来,我北齐皇室的更迭,是有很多人惦记着啊!六浑,若此时你还在,昭君也不会如此忧虑了!”娄昭君叹道,虽苍老却可依稀看出年轻时的风华,面容上几条皱纹,也似乎在向人诉说着她年少时的故事——
富家小姐与城楼上服劳役的穷苦将领的故事,女子又是怎样的慧眼识英雄,对当时的高欢一见倾心,并且料定他日后会有大作为,坚持委身下嫁,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度过了风雨飘摇的三十年,温婉贤淑的女子一心为夫君着想,不嫉,不妒,陪伴着高欢打下了一片东魏的天下。
粗略讲来不过寥寥几字,若当真要细细论述,这其中的故事,又是怎样的曲折弯绕,几许的儿女情长?
公元五百六十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发布敕令,废闵悼帝为济南王,移居别宫,由常山王高演登基为帝。
孝昭帝高演在晋阳继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建,太皇太后娄氏恢复皇太后的称号,原皇太后李氏成文宣皇后,宫室为昭信宫。高演在晋阳,长广王高湛留守邺城。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