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加盖了玉玺的皇帝诏书并没有及时交给使者发走,而是留在了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手里。
整个巡游的车队并没有因为秦始皇的病危而停下来,而是继续西行。走到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平台,秦始皇驾崩。这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一幕。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寥寥两行文字简单叙述云: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这一年(前210),秦始皇实际上才四十九岁,但是,古人多以虚岁计数,所以,人们常常称秦始皇五十岁病故。
皇帝病故,对于一个刚刚创立才十二年的庞大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
《史记》的记载非常简单,秦始皇在平原津突发重病,重病已让秦始皇身边的大臣们感到秦始皇可能有死亡之虞,但是,秦始皇最讨厌大臣们说到他的死(恶言死),所以,大臣们谁也不敢向秦始皇提到“死”这个字(群臣莫敢言死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朝臣上下不会因为死神的临近而对秦始皇身后之事提前做好准备。到了病危之时(上病益甚),秦始皇才感觉不妙,赶快写诏书让扶苏入京主持丧事,但诏书还是没有迅速发出。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刚刚四十九岁的男人应当是非常健壮的,怎么会突然死亡?当年荆轲刺杀之时,尚且不能得手怎么会突然死亡了呢?由于记录秦始皇死亡的唯一文献《史记》中没有对他的病况加以记载,因此,我们今天完全不知道秦始皇得了什么病,他到底怎么死的仍然是个谜。赵高却来劝说胡亥当太子,开始胡亥不同意,后来禁不住说辞,也颔首,赵高要改立胡亥为太子,李斯听到一开始大骂赵高。当时的情景是: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大意就是现在秦始王已经死了,但是遗嘱在我们手里,其他人都不知道,要定那个为太子也就是我们两个决定的事情。可见这些小人之可恶,没有大本事却偏偏要上位,最后都是落得个身首异处。李斯的回答是:“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大意是这是这不是我们做臣子应当议论的事情,而且李斯这个人对历史的教训知道的非常清楚,回答:“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他认为这不是人臣议论的事情,而且历史废长立幼都会带来动乱,最终乃至诸侯国的灭亡,宗族的灭绝。但是赵高的一番话却让李斯彻底投降,由赵高摆弄。赵高是这么说的:“长子扶苏上位必定用蒙恬为宰相,我服务秦王朝二十年了,我所看到的没有任何一个罢官的宰相能够封及他的子孙即使是第二代的,他本人(失势)也必定不能够得以善终的,都是被诛杀死于非命。”李斯最终听命于赵高,串通制定假的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扶持胡亥上位。平时闲来无事,历史是阿玛兰旦的必修项目,想到这些历史纠葛,又想到乌苏娜婆婆告诫,不要和异地时空的人物发生感情纠葛,或者改变请托之外的东西,阿玛兰旦不禁有点犹豫了。想了想,我最多看看热闹,不干涉什么,如果扶苏确实是那么好,最多就将扶苏偷偷乘机救下了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也好。主意打定,阿玛兰旦定下心神,阿玛兰旦盘腿坐下,掏出符咒,默念咒文,开始召唤这附近的游浮灵,淡淡的风吹起,周围树枝随风动了起来,一道白色光闪过,符咒化成了一个白发巍巍的老人,阿玛兰旦停了下来,微愕这次是个老人。“老丈,你是秦国人吗?”他点了点头。“那么知道雁门关在哪里吗?”阿玛兰旦继续问道。他又点了点头,伸手望西北方向一指,低声道:“沿这条驰道一直走大概两天的路程坐马车。”“什么!”坐马车都要两天,还好,想了下阿玛兰旦还有缩地法,就是没在异时空使用过?“好吧好吧,谢谢了,你回去吧。”阿玛兰旦念了一阵咒文,食指和中指并拢结出手印,朝老者一点,老者消失不见,一张符咒飘了下来。阿玛兰旦收起符咒。阿玛兰旦用缩地法,往西北方向行,路上两边青山徐徐而过,,突然阿玛兰旦看到一个将尉模样的士兵走进前面一间茅庐。草庐隐隐传来打铁的声音。阿玛兰旦心中一喜,看到当兵的,那么边关应该不远了,而且阿玛兰旦也想近距离接触下秦国的边关将士到底如何。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