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先知 预言和世纪难题
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横扫欧洲。暴力革命发展速度惊人,很快就席捲了巴黎、米兰、威尼斯、那不勒斯、巴勒莫、维也纳、布拉格、布达佩斯、克拉科夫和柏林。激进的工人阶级和中產阶级自由主义人士推翻旧政权,著手建立新的自由秩序。
从欧洲范围来看,如此大规模的政治事件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尚属首次,也是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前欧洲规模最大的革命运动。
《1848革命之年》
在世界近代史上曾发生以及將要发生许多大革命,但很少有哪一场革命会像1848年欧洲大革命这样传播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如此的广泛。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1848年欧洲大革命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必然事件,但对於正身处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在雪崩真正发生之前,往往只有寥寥一些人能有所预感。
革命对於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並不罕见,毕竟有革命老区法国在,指不定哪天这个国家就能给欧洲其它国家整出一个大活。
可在米哈伊尔这里,他口中的革命竟然能席捲整个欧洲?
欧洲有如此多的国家、如此多的地区,他又怎敢如此篤定地判断这样一场恐怖的革命將在整个欧洲发生?
总而言之,对於这方面的事情並未有明显感受的果戈理和茹科夫斯基几平是有些目瞪□呆地看著米哈伊尔,而就在他们以为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危险分子,並且將会说出更多骇人听闻的话的时候,米哈伊尔却是微微一笑,並未作过多的解释,而是很快就將话题引到別的方向。
关於果戈理和茹科夫斯基的政治倾向,果戈理基本上是一个篤信宗教的老保,茹科夫斯基大致来说则是一个保守的人道主义者。
他们有著他们自己的性格、人生以及如何对待世界、看待世界的观念,更多的话其实不需要说。
之所以稍微提这么一下,还是因为此时此刻还未登基的亚歷山大二世並没有什么对农奴制採取行动的想法,唯有后来隨著时局的变化以及亚歷山大二世周围人对他的影响,他最终才下定了解放农奴的决心。
这方面茹科夫斯基同样发力了,后来1848年欧洲大革命发生之后,茹科夫斯基在同样爆发了革命的巴登大为震惊,与此同时,他也满怀忧虑地向亚歷山大二世写信,建议他解放农奴,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俄国革命的发生。
米哈伊尔也准备在这方面產生一定的作用,因此当下確实可以稍微铺垫一下,有著这样的预言,想必等到时候他的预言变为现实之后,他说话的份量也会稍微重上一些。
而米哈伊尔的话题虽然变了,但他刚才那仿佛先知一般篤定和深沉的姿態还是停留在了果戈理和茹科夫斯基的脑中。
直至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清醒过来,等他们再听这位年轻人说话时,便发现话题已经变得相当轻鬆和富有文艺气息,就好像刚才那番危险的话就不是他说的一样。
见到这种情况,果戈理和茹科夫斯基倒是也慢慢放鬆了一些,於是很快,伴隨著他们加入话题,三人的对谈便在一种比较友好的氛围中往更深处展开。
在聊天的过程中,米哈伊尔也没忘了关心一下茹科夫斯基的身体以及他翻译的诗歌的进展以及出版计划,在得知茹科夫斯基在出版这一块多多少少有些犯愁的时候,米哈伊尔当即就表示道:
“这点请您不用担心,儘管我接下来一段时间不一定回到俄国,但也一定能让您的翻译出现在俄国的读者们面前。“
简单给出一个承诺后,米哈伊尔也是稍稍问了一下俄国文坛老前辈果戈理的写作状態:
“不知您的作进到哪一步了?我们都在期待您的《死魂灵》的第二部。”
哦?你也期待吗?
谈到这个话题,儘管创作能力其实已经在衰退的果戈理难免感到焦虑,但面对米哈伊尔的询问,果戈理还是儘量表现出了比较平和的姿態:
“还算顺利,不过我最近正在构想另外一部作品,这对我来说可能更为重要—
些”
米哈伊尔:
6
果哥,別再写你那几乎引起所有人不满的《与友人书信节选》好吗....
“我感觉您似乎有些焦躁,您大可以慢慢完成您的新作品,您之前的作品就已经能让您在俄国留下很响亮的名声了,您完全可以慢慢来...
关於果戈理深层次的精神危机,一时间肯定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楚的,但米哈伊尔倒是也顺势捧了和宽慰了果戈理两句。
而儘管果戈理不愿暴露自己在写作上面的衰退和疲软,但面对米哈伊尔的这些话,果戈理一时间还真觉得心里面暖暖的.
聊到后面的时候,茹科夫斯基也是问了一下米哈伊尔接下来的规划,对此米哈伊尔稍微想了一下便道:“我接下来主要是要在伦敦处理一些事情,多半也会在伦敦和巴黎之间往返,如果你们之后来这两个地方的话,请写信告诉我一声...
“莫非你还想在这两个地方推出更多的作品?”
“对。”
米哈伊尔乾脆利落地点了点头道:“我还有不少计划需要完成,接下来我估计得在这两个地方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你要是再这样在这两个地方写下去的话..
,茹科夫斯基在惊讶之余,也是一半认真一半玩笑的说道:“说不定你在伦敦和巴黎要比你在俄国都更有名了!要小心俄国的读者將你遗忘..
,,“我也寄了小说回去。”米哈伊尔笑著摆了摆手道:“就是估计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听到米哈伊尔这么说的果戈理:“?”
这么说你竞然还是三个国家同时进行?
莫非你一天到晚除了吃饭以外全都用来写小说了不成?
短短不到半天的接触便已经给果戈理带来了太多的惊讶,而结合这些东西来看,也难怪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才是俄国文学的未来..
对於果戈理这些复杂的念头,米哈伊尔並不知情,他只是在最后结束掉这场愉快的谈话之前,便透漏出了自己过两天就走的打算。
因为米哈伊尔刚才便说了他在英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茹科夫斯基並未过多的挽留,只是让米哈伊尔有时间了可以多来这边走一走,欣赏一下巴登这里的风景和当地的一些特色。
说完这些后,米哈伊尔便跟这两位在俄国大名鼎鼎的诗人和作家告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