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第255章 一场席捲整个欧洲的大革命

第255章 一场席捲整个欧洲的大革命

第255章 一场席捲整个欧洲的大革命

“沙皇治民的权源於上帝,但不要运权来嘲弄上帝和民。”

“尊重法律。如果沙皇目无法律,那么民也不会遵守法律。”

“热爱教育並传播教育,没有受过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他们容易领导,但是奴隶也很容易变成愤怒的起义者。“

“革命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它要直接从星期一跳到星期三。但是,要从星期一跳回到星期天同样也是破坏性的。“

茹科夫斯基教导幼年亚歷山大二世时的话在1846年,德意志联邦境內的铁路网络已经初具规模,但仍未完全贯通,因此米哈伊尔乘坐铁路从法兰克福到达海登堡后,便租了一辆马车朝茹科夫斯基所在的巴登-巴登缓缓驶去。

作为欧洲最著名的疗养地之一,巴登被称为“欧洲的夏季首都”,每年五月到九月,各国贵族、外交官、作家和钢琴家等都会来此疗养和避暑,他们的出现让巴登这座並不大的城市变得格外繁华和具有文化气息。

虽然这里风景极美还有温泉可泡,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米哈伊尔並不准备在这里久留,如果不是为了满足一下俄国文坛老前辈的心愿,米哈伊尔还真不一定专门来这里一趟。

而关於茹科夫斯基,他已经算是上上个时代俄国文学的领军人物了,他在他所处的时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以后,隨著普希金的出现,茹科夫斯基更多的便专注於翻译的事业。

他翻译了歌德、席勒等人的大量作品,而他认为一个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应当是作者的“奴隶”,而应当是一个“竞爭者”,甚至可以超越作者。

那么牢大普希金因为决斗离世了之后,俄国文坛最知名的人是谁呢?

那便是如今仍在欧洲各处游荡的果戈理了。

严格来说,米哈伊尔最早就是被人当做“小果戈理”来称讚的,也是在果戈理的旗帜下开始自己的文学之路的,但今时不同往日,虽然米哈伊尔在欧洲这边正在连载的几部小说格调都不算高,但確实足够畅销也能比较快的提升他的名声。

不过话又说回来,米哈伊尔终究是还没有《死魂灵》那样的作品,因此米哈伊尔也从他的朋友们寄过来的信中得知,俄国文坛当中依旧有很多人认为他在俄国依旧比不上果戈理。

当然,这说的也没太大问题,估计別林斯基也会同意这样的看法,米哈伊尔总归还是比较年轻,文学之路才刚刚起步没几年,要成为眾望所归的俄国文学领袖估计是还要再沉淀沉淀。

米哈伊尔倒是不太在意这件事,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果戈理《与友人书信选》的出版,算算时间的话,估计也要不了几个月了...

米哈伊尔想到这里的时候,马车却是已经停了下来。

於是米哈伊尔暂时收起了自己的思绪,在微笑著向车夫道谢后,他便按照屠格涅夫给的地址朝著某个地方走了过去。

而此时此刻,在巴登另一处比较安静的地方,一位看上去有些衰弱的老人一边喝著茶水,一边有些惊奇地看向了他的另一位客人说道:“你在收到消息后竟然真的亲自过来了,我原以为你是不会有这个时间的。,2

这位客人像哥萨克一样通常从鬢角直披下来的金髮还保持著青春的色泽,但是已经明显地稀疏了;他的前额微斜、光滑白皙。一对不大的深棕色眼睛总是显得有些疲倦还不等这位心事有点重的客人想好说些什么,年迈的茹科夫斯基就已经忍不住点了点头继续道:“果戈理,这位年轻人值得你来这一趟,在如今整个俄国的青年作家中,他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个,他迟早会超越我们所有人的。“

果戈理:

“6

,,何止是只在青年作家中?

根据我从別人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不少人已经认为他是所有俄国作家中最有才华的那一个,而且已经超越我们所有人了.

诚然,只是部分比较狂热的年轻人这么认为,但这似乎已经反应了一些东西。

儘管对这件事有一些別的看法,但果戈理並未多说些什么,只是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接著便准备谈一谈別的事情,而就在这时,隨著僕人的一声通报,身体確实已经不大好的茹科夫斯基便直接站了起来准备过去迎接。

没过多久,一位有著黑色的眼睛的年轻人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即便果戈理和茹科夫斯基內心早有预期,但在真正见到的这一刻,他们两人还是稍微愣了愣,等反应过来后,茹科夫斯基便握住了米哈伊尔的手道:“终於是见到你了,我已经看过你的很多作品,也有很多人在给我的信中提到过你,就连皇太子的回信中都是如此。

如果不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差,我应该早就去见你了。”

本来还是比较兴的米哈伊尔:“?”

皇太子?

你是说后来被炸弹炸的飞起来的亚歷山大二世吗?

儘管米哈伊尔认为被关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真的听到这件事后,不知为何,米哈伊尔还是感觉自己的脖子莫名地紧了紧.....

好在米哈伊尔终究是稳住了心態,面对这位和蔼的老人的话,米哈伊尔干赶忙回道:“是我应该早点抽出时间来拜访您才是..

,”

关於茹科夫斯基和亚歷山大二世过往的一些事情之前便已提过,只说现在的话,茹科夫斯基正致力於自己的翻译事业。

至於茹科夫斯基本人,他向来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他把艺术与现实分开,也並不准备藉助艺术上的地位过多的表达些什么。

儘管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位最爱活动的人,他能够为诗人们,为孤儿寡母们上书请命,成百个受苦受难和忍飢挨饿的人请求他保护和救助,也总能从他这里得到点什么,但他的建议不超越本分,他也从不把自己摆在皇太子太傅和人民导师的地位上,他寧愿不声不响地帮助別人,默默无闻地进行创作。

人道主义者们往往大多都是如此。

而茹科夫斯基当年便经常教导年幼的亚歷山大二世要学会基督徒的宽容,有一次尼古拉一世问他的儿子:“你会怎么样对待十二月党』的叛匪呢?”孩子的答案跟茹科夫斯基教的完全一样,十分符合基督教的教义:“我將宽恕他们。”

但尼古拉一世后来则是摇著拳头对孩子重复再三:“你要这样来统治。记住:寧可死在通往皇位的台阶上,也不要放弃权力!“

不过茹科夫斯基的教导对於亚歷山大二世的性格確实有不小的影响。

米哈伊尔在同这位纯粹的诗人稍作寒暄后,也是很快就將目光看向了场上另一位越看越眼熟的中年男人。

在注意到了这点之后,这位中年男人很快就上前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是尼古拉·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