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扯下辫子,昂首向前
因为这一趟行程较紧,在抵达纽约略作休整后,刘伊妃已经先行赶往洛杉矶的推特总部,替他把需要处理的公务先做整理。
上线两年多的推特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诸如市场中涌现出的其他对手的竞争,仅仅是新闻集团旗下的myspace就不可小觑。
一些新增用户增长率和活动的报表、第三方开发者api的接入,包括近期曝出的金·卡戴珊和歌手ray的不雅录像,后者涉及到一系列营销炒作规划。
因为从15岁开始就在接受着穿越者对她的网络营销,加上推特最初的创立也是出自她手,现在的刘伊妃在这些熟悉的领域完全可以扮演贤内助的角色。
当然,对于一些重大战略决策还是要路宽亲自拍板,通过对面上的管理者陈士骏、孙雯雯等人施加影响。
在奥运开幕式成功举办以后,孙雯雯也不必太过藏头露面,可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台前幕后。
那些在她人生里有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也尽数湮没在如今顶级互联网社交平台副总裁的荣光中了。
31号下午3点半,路宽来到纽约第六大道。
看起来似乎还是一贯的轻车简从,身边只有阿飞一人陪同。
不过这一次再进入美国境内,安保标准加强了很多,专业团队早就提供了一套完整方案。
譬如在座驾前后护航的两辆凯雷德,里面一水的老黑壮汉。
西装革履的受邀者下车,第六大道的阳光斜切过玻璃幕墙,将《时代》周刊总部大楼镀上一层冷冽的金属光泽。
纽约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即将进入九月,气温徘徊在20度上下,已经有了些秋意。
台阶前站着调试设备的摄影师以及今天的采访记者,国际事务记者 michael elliott(艾略特)。
艾略特上前握手:“路,欢迎你。”
路老板惊讶道:“《时代周刊》还有在门口迎接受邀者的传统吗?”
“不,这是我个人的礼遇,摄影师也是我个人安排的,我想记录到个人的采访生涯中。”
路宽笑而不语,他已经和这位记者艾略特通过话,知道他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和蔼可亲。
今年57岁的艾略特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经济学人》华盛顿分社社长,专注中美关系报道。
他在去年策划了《中国世纪》,从经济、文化、环保多维度呈现中国变革,引发国际热议。
因此今天的采访,不但是宣传,也是对抗。
这些美西方的顶级记者们一向秉承的理念是,即便报道无法避开东大,也要通过他们的叙事主张和价值思路去施加干预。
这就像是法庭上的检方和辩护人,有基于贯彻法律正义的合作,更有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唇枪舌剑。
受访者需要杂志的宣传,杂志需要受访者的素材,但因立场不同,会在有限冲突内达成合作。
艾略特微笑寒暄:“我亲眼见证了北平奥运会的开幕式,那是人类艺术的伟大杰作,所以我推荐了你作为2008年的年度封面人物。”
“令我惊讶的是,杂志一反常态地同意了,以往这项决策至少是要到年底才能真正决定。”
路宽微笑道:“让我猜一猜,是不是因为我参与了官方《电影促进法》的立法,好莱坞六大们找了游说团队来给你们做了工作,想把我拉到西方阵营,成为好莱坞在中国的代言人?”
艾略特听得一怔,这个中国人怎么比自己还直白?
“路,这个问题。。。”
“玩笑话,别介意,呵呵。”路宽拍了拍艾略特的胳膊,两人一起进入《时代》总部。
此刻因为一句所谓的“玩笑话”已经引起艾略特警觉的中国青年知道,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是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的合流。
他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要应对西方记者通过他,对于东大的试探和解读。
身后响起咔嚓的拍照声和设备调试声响,第六大道的喧嚣在某个瞬间被隔绝。
112年前,李鸿章曾拖着辫子走过身后的街道,镜头定格的是清帝国垂暮的佝偻背影;
而今天,他的鞋底碾过同一块大理石,身后是鸟巢未散的焰火余温,和五千年文明淬炼出的脊梁。
艾略特很有绅士风度地带他领略了挂满名人画像的走廊,爱因斯坦的乱发、丘吉尔的雪茄、设计师的从容。
那些曾定义过世纪的面孔,此刻正沉默地注视着又一位东方来客。
穿越者此刻的心中,有一种见证和融入历史的激昂。
进入带着显著《时代周刊》风格的采访室,路宽的目光立刻被三面通天落地的橡木书架吸引。
这些书架并非普通装饰,左侧书架整齐码放着1923年创刊以来的《时代》年度合订本,烫金书脊在射灯下泛着幽光;
右侧则是历任年度人物的专访资料集,正对门的书墙陈列着《时代》记者撰写的普利策奖作品集。
书格间穿插摆放着获评者签名照的复刻版,从海明威到基辛格,构成一部用镁光灯铸就的20世纪史。
当然,是西方视角下的20世纪史。
“路,请坐!”
“谢谢。”
艾略特很满意他四下逡巡的目光,相信很少有人会忽略这些书籍所代表的震撼、宏伟的历史。
尤其是从1923年创刊以来的,这80多年间全世界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访谈区是丹麦设计师finn juhl的酋长椅与配套胡桃木茶几,两人坐定,艾略特开口道:
“路,你是大导演,不妨指导一下今天的摄影机位。”
路老板回头扫了眼角落架设的sony hdw-f900摄影机,周围的打光、麦克风阵列声效捕捉等都非常精确专业。
“非常完美,可以开始了。”
艾略特点头:“好,那我们开始。”
“我看过你在《拉里金现场》的采访,他的风格是天马行空,但我们会有一条主线。”
“在我的设计中,这条主线是你所代表的中国艺术家,在时代浪潮中的表现,我们希望透过你去了解中国,可以吗?”
“可以。”
艾略特笑道:“既然是年度封面人物,那我们就从年初你的《历史的天空》谈起。”
“这部电影前后经历的波折非常多,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你们的拍摄片场,中途受到了很多反对者的抗议,但终归在柏林大放异彩,在奥斯卡现场也博得掌声。”
“实际上,我们也注意到,就在你拍摄这部电影的同时,2007年10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立。”
“截至目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查机制,已经开始对东大进行首次审议。”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很凑巧的是,你这位东大导演,先后通过《历史的天空》、奥运会开幕式等途径致力于展现正面形象,事实上形成了对上述审议的舆论对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请问,这是否出自正府的授意,你对近日媒体给你贴上的红色标签如何看待,或是辩解?”
这开门都不是见山,直接见刀。
即便路宽对今天采访的难度有充分预测,还是没想到会从这么一个刁钻的角度展开。
艾略特的国际视野毋庸置疑,他很擅长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素材加以串联,形成自己的论据。
关于这次审议,在国内的讨论声是不大的,但在西方却被媒体拿出来热炒,原因不言自明。
路宽可以避重就轻地一句不参与政治话题就轻轻略过,但如果这样,今天所有的话题几乎都要略过。
他和记者处于一种合作对抗状态,消极对抗是没有意义的。
“艾略特先生,请问你出生在哪一年?”
“1951年。”
“哦,我那我对刚刚你提出的问题就不那么好奇了。”路宽笑道:“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
“在你大学毕业和工作进入正轨的70-80年代,北约、华约的对抗走上高潮,所以我很能理解——”
“你刚刚的问题,是带有显著的冷战思维的,对吗?”
艾略特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冷战是政治与政治的关系,我们今天聊的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好,就如你所说,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青年导演微笑道:“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同年,克氏提出北约东扩计划。”
“我可不可以认为,美国通过在文化领域高举反战与人权旗帜,建立道德优越性,来配合自己在中东欧的扩张?”
“按照你的推断,那北约东扩的本质并不是文明工程的扩张,是以自由民主之名侵蚀他国安全空间。”
艾略特神情严肃地摇头:“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重大关联。”
“我也是,刚刚是我的杜撰。”路老板笑道:“我认可美国梦,也在践行美国梦,我喜欢这个国家的很多方面,我在美国有着巨额投资。”
“你们可以去看一看,我有没有把在美国赚的一分钱带走?”
“同理,如你所说的,我通过艺术作品配合当局的国际政治行动,是无端揣测。”
艾略特扶了扶眼镜:“但从《塘山》、《天空》到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充斥着很多军队和官方的元素,以及你对他们的形象美化。”
“就拿开幕式震撼人心的击缶而歌来说,2000多名演员都是军人,这一点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出于艺术考虑。”路宽淡定道:“我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一部科幻片,里面有涉及到航母的拍摄镜头,事实上我希望同美国军方沟通,能够在合理限度内提供拍摄便利。”
“看,我的电影也有美军的镜头,这有什么区别吗?”
艾略特惊讶道:“路,你是认真的吗?”
他是全球政治经济专家,但不代表什么都懂,比如这些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细则。
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军方专门有一个“娱乐媒体办公室”,隶属于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
剧组只要出钱就可以租用各类装备、接受军方培训,《钢铁侠》里的f22和基地场景就是实景拍摄,租金大概在每小时100万美元左右。
还有上一世获奖的《拆弹部队》的培训、《变形金刚2》里的悍马、坦克、b-1b轰炸机歼灭霸天虎等镜头,都是类似性质。
“当然是真的,现在这部电影还在准备中,拍摄地也没有选择,我们会尽快跟五角大楼联系,看看能否达成合作。”
这里他小小地打了个机锋,也钻了个空子。
这个娱乐媒体办公室也没到有奶就是娘的地步,他们也会审核剧本是否符合美军价值观等等,不能有丑化嫌疑,而且会严格审查镜头,以防军事泄密。
《球状闪电》中的敌军航母是侵略方,最后被林云带着同归于尽,五角大楼能不能审核通过还真不一定。
艾略特在心里暗叹了一口气,接连两个问题被化解,偏偏他还无法反驳。
他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历史的天空》扯到一起,路宽就把《辛德勒的名单》和“北约东扩”扯到一起;
他说路老板在电影中一直致力于宣传东大官方力量,转头人家就要跟五角大楼谈合作,把“全球警察”也拉到电影里亮亮相。
这个角度的试探和发掘只能暂时搁浅。
“路,你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你身上同时有中美两国的文化元素,不少人把你视为国际公民。”
“在大众眼里,你英文流畅,从来不需要翻译,也在美国实现了财富自由,在这里购置房产、开办公司。”
“但同时,你与东大文化和当局也联系密切,特别是获得开幕式和《电影促进法》的职务之后。”
“请谈谈你对自己的文化归属和认同,你自己心里有没有一些偏向?用京剧和好莱坞分别代表中西方文化,你更喜欢哪一种?”
“我都很喜欢,世界文明的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就文化艺术角度而言,我很乐于同别国的艺术家交流。”
“在我过去的电影里,占主导的定然是中国文化,因为我是根植于本国的艺术家。”
“但你也可以看到《塘山》里的长镜头,有法国新浪潮的影子。”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