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紫玉钗 >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第二天,天才亮他就起来了,将全身澈底地沐浴了一遍,为了要骑马,他不能再着官服,把长安梳了上去,簪了一枝金钗,穿了一身簇新的世家子骑装,着上厚底的官靴。他很聪明,没有薰香料,因为他知道如何去扮演自己成为女性们喜欢的对象,这是他从小在家就学会的。

本身具有地位的女人喜欢文弱的男人,那可以使她们感到自己的伟大,满足她们保护的欲望,而像霍小玉母女那种情形,一定会喜欢男人们带点豪气,那可以给他们一点安定感,使她们觉得有倚靠的满足。

李益虽是个读书人,形貌秀美,身躯也很修伟,是个美丈夫,这是他很自傲的,刚到长安时,他表现了自己的男子气概,发觉并不聪明,因为他接触的人都是些得意成功者,他们不愿看见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李益摸透了这些人的心理后,开始改变自己,改换了儒装,处处现出斯文腼腆的样子,果然很成功,因此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姿态,有时还故意沐香料来衬托自己的柔弱。

即使是对鲍十一娘,他也以这种姿态去取悦对方,一个成熟的女人,在感情上也必然搀杂有一点母性的成份,有很多长安市上的红妓,香闺中都养着小白脸,都是基于这种心理。

豁达的鲍十一娘也不例外,李益获知她为自己的儿子所作的牺牲后,就了解到她的感情中必有一种自甘奉献的情操在内,他也就以这种迎合获取了鲍十一娘的心。

在女性的心理上了解,李益是很有天才的,因此,他今天又扮演了一个崭新的姿态,一个倜傥的世家子,一个具有男子气的美少年,一个细心而又懂得修饰,多才又富于感情的少年郎。

这是他昨天思索了一夜的心情,今天一早决定了自己的典型后,洗了一个很长时间的澡,用粗糙而又微带辛味的皂,细心地磨擦着全身,为了洗掉身上的香料余味。

还没到中午,他就出发了,故意让近年的炎阳晒着,为了要出一点汗,他知道微带汗渍的男人体味,对霍小玉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将有一种新奇的刺激,一种原始的吸引力。

她们是从锦衣玉食的王府出来的,而且一直过着优厚的生活,在王府中,必然有许多带着脂粉气息的姣童近侍,那是一种女性化的男人。是作为男人玩物的男人,更是他们所看不起的男人。

因此他就要表现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秋鸿在马前面步行引路,打扮得很朴素,很乾净,也显得很有教养,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出身于虽不当。却很高贵的家庭。

鲍十一娘一定对人家说过他的家境,李益觉得不必掩饰自己的清寒,却万不可显出自己的寒酸。

李升雇了个挑夫,挑着致赠郑净持的礼物,跟在马后走着,慢慢来到胜业坊,在古寺门前驻马伫侯。鲍十一娘还没有来,他不心急,他原是计划早一点到的,他要找个清凉的地方收一收身上的汗,他希望见到郑净持与霍小玉,要给人一个很诚意,但又不狼狈的印象。

并没有等候多久,就有人来了,来的不是鲍十一娘,而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身着青衣,一着就知道是奴婢中人,但是举止娴静,容貌端庄,既表示出她的身份,也表现出她是出自一个有教养的家庭。来到马前,她屈膝请了个安,问道:“请问公子可是陇西姑藏的李十郎李公子?”

李益笑了笑,已经猜到了对方必然是郑净持从王府带出来的家婢,因此泰然地点点头:

“是的,陇西李益,请教姑娘是鲍娘子遣来的吗?”

青衣少女笑笑道:“小婢桂子,是郑夫人的侍儿,鲍姨说过公子要来,不想公子来得这么早。”

李益道:“赴约宁可早一点,以免路上有了耽搁而误信守,鲍家娘子还没有来吧?”

桂子道:“早就来了,正在跟夫人谈话,因为她不便站在路上等侯,才叫婢子出来看看,我这就告诉鲍姨去。”

李益笑笑问道:“夫人住得很近吗?”

桂子一指斜对面的一所高宅:“不远!就住那边!”

李益看着那宅子,心里又是一动,即使在冠盖云集的长安,那也算得上是一所大宅了。

粉墙隐掩高楼,挡不住豪华的画栋雕梁,也挡不住几棵亭亭如盖的高槐与一丛丛翠绿的修竹。

这表示在深锁的重门之后,不但有楼阁亭台之胜,还有花木竹石之美,在寸土胜金的长安市上,虽然地近郊区,也是相当豪华的。桂子转身欲行,李益下了马道:“姑娘!等一下,既然不远,何必麻烦鲍家娘子出来呢,我们过去好了。”

他让秋鸿牵了马,自己走在桂子的身畔,边行边道:“鲍家娘子也是的,既然府上就在邻近,何不早告诉我地方,要麻烦姑娘出来跑一趟呢?”

桂子道:“鲍姨是怕公子找不到。”

李益道:“这么大的住宅,还会找不到吗?就是问也问得到了。”

桂子轻喟道:“问不到的,夫人住在这儿后从没有出过门,邻近的人根本不知道我们住在这儿,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公子的,因为他们都是王府的人……”

李益哦了一声,桂子接着道:“这原是霍王的避暑物业,老王去世。世子继爵之后,几次想要买回去,夫人都拒绝了,世子只好关照王府中的人,杜绝夫人对外的来往。”

李益心中微沉,没想到新王与庶母之间如此不谐,看来自己昨晚的打算要落空了,因此,感喟地道:“我听鲍家娘子说过府上的情形,新王这么做也太过份了。”

桂子却激动地道:“世子倒还妤,这都是王妃在作怪,她一直就容不得夫人,否则夫人也不会离开王府了。”

李益同情地说道:“大妇嫉妾也是人之常情,但人死之后还是格格不容,气量就未免显得太狭了一点。”

桂子道:“夫人出身家婢,对王妃一直非常恭敬,最主要的是为了小姐,自从小姐出世之后,王爷对小姐爱惜不得了,对那老婆子所出的几个丑八怪都不看一眼,这才引起了纠葛,所以老王一薨,还不等守孝,就把我们撵出了王府。”

李益开始明白了霍小玉何以肯自贬身份,甘愿作妾也不肯择人而嫁了,一则是为了报复,再者也是为了顾忌霍王府中的势力,照王妃对她们母女的情形看来,绝不会容许她规规矩矩嫁人的,说不定还会强行作主,便把她许给一个家奴,压制她永远不能抬头呢!

这也是霍小玉为什么一定要在择偶的条件中,列了世家子弟这一款,如果不是有声有望的世族子弟,寻常百姓人家,被王府的人一吓就不敢登门了。

这更是霍小玉为什么在十七岁时,就急着谋托终身的原故,假如再过一两年等老王的丧期一了。

王妃就会强迫她嫁人了,因为她的母亲未曾脱籍,始终是名家奴,霍小玉就得追随母籍,也是家奴的身份。

李益的思路很敏捷,在粗略的一番谈话中,他已经把情势了解个十之八九,同时也飞快地在思索如何进行应付以后的局面。

鲍十一娘选在中午见面是很有道理的,中午炎阳正炽,住在邻近的王府人家都不会出来,他才可以不惊动别人进入宅门,尤其当他进了门之后,桂子急急把大门栓上,他更捉摸到内中光景。

这一瞬间,他开始考虑是否接受这一场飞来的艳福了,因为那将要付出代价的,说不定就此会得罪了霍王府中的人,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前程。

但已经进了门,要退也来不及了,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何况宅中的景况也使他怦然心动,族伯李揆曾任先肃宗皇帝的丞相因此那一房的宅第也是姑藏李氏族中最豪华的一幢,幼年时望着那豪华的建筑,就不胜向往。

但族伯的丞相第距王府的别墅到底不能相比,能够在这豪华的邸宅中住上一阵子,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这种近乎幼稚的虚荣,也是少年的豪情,阻却了李益的退意,而鲍十一娘已经从内厅出来了。

看见一身盛装的李益,牵着风蹬骏骑的秋鸿,以及挑着礼物的担子,神情微微一愕,接着,就笑道:“十郎,我本想在门口洒些松子麻饭,导刘阮入天台的,谁知你更快,居然抢着下聘来了……”

李益被说得脸上一红,连忙道:“十一娘,别开玩笑,初次登门,我只是聊表敬意。”

鲍十一娘笑道:“这还说是聊表敬意,十分敬意又当如何呢?那不要像波斯进宝一样,派上一大队的昆仑奴,头顶礼盒,浩浩荡荡地吹打上门了。”

一面说着,一面过来拉着他的手,而且还把鼻子揍近他的身子闻了一下,悄悄地捏了他一把道:“妙!妙!”

一连两个妙字把李益的脸说得更红了,连忙道:“十一娘!你别作弄我好不好?”

鲍十一娘道:“我才被你捉弄了呢,这是我这个作媒的第一次走了眼,砸了自己的招牌。”

李益一怔道:“这是怎么说呢?”

鲍十一娘道:“刚才我跟净持姊母女俩在谈起你,我把你说成个文欠彬彬的美少年,谁知你却以这副打扮上门,不是砸了我的招牌吗?”

李益笑了笑:“你没告诉我该穿什么衣服。”

鲍十一娘瞟了他一眼:“你治的是文科,中的是文官,我自然把你说成个文星临凡,那知道你会变卦呢,十郎,你那来这么多的花样!”

李益抿抿嘴,微露一丝笑意:“姑藏李氏子弟允文允武,诗书之外,弓马也没有松弛,因此我们李家子弟都是上马能杀敌,下马能草露布的文武全才。”

“但是你今天怎么会着了武装呢?”

李益一笑道:“我既是诚意上门求亲,当然要表现自己的长处,文才方面,有一张进士文凭,足可为证了,武才方面,不能光凭嘴说的,所以我也得表现一下。”

鲍十一娘笑笑道:“但也不能光靠一身打扮,净持虽然不懂,但小玉就在王府里学过弓马的,她要是考考你,你不就现眼了?”

李益傲然道:“相信我李君虞还不致如此不堪,弓马都还过得去,五十步之内,箭发无虚。”

鲍十一娘笑道:“但愿你不是吹嘘,小玉说不定会考考你。”

李益眼睛尖,看见帘后有丽影隐约,知道霍小玉一定是在偷偷地看他,乃神色一庄道:

“那我可就要方命了,我习骑射半为强身,半为凝志,一向是当作十分庄严的功课,非为作人前炫耀,又岂能用来取悦闺阁。”

鲍十一娘连忙道:“你别大声嚷嚷,还没见到主人的面,就在门外叫起来,定是你世家子弟的礼教吗?”

李益仍是肃容道:“十一娘,守身持志之道,乃先哲之明训,无不可告人之声,何必要窃窃私语呢?”

鲍十一娘无可奈何地道:“好!我怕你了,快进去吧,净持姊在等着你。”

又以更低的声音:“少爷,看你平常斯斯文文的,想不到你还有牛脾气。”

李益一笑道:“择善固执是书生本性使然,我这人平时很随和,但认真的时候是很执拗的。”

鲍十一娘望着他,像是在打量一个陌生人,良久才道:“十郎!我很怀疑是否认识过你。”

李益微微一笑道:“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尤其是你,已经先入为主,没见到我之前,就认定了我是那一种人,自然不够真切了。”

鲍十一娘迷惘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李益眼角中看见帘后的丽影已经消失了,知道无须再装作了,才笑问道:“十一娘,我这样打扮是否错了?”

鲍十一娘苦笑着摇摇头道:“不!你完全做对了,错的是我,我为你吹嘘了半天,只夸说你的才情盖世,温柔可意,小妮子不满意,说你没有丈夫气,害得我又费了半天口舌来替你婉转解释,看来都是白忙了。”

李益笑笑道:“十一娘,姻缘各凭天命,强求不来的,但不管事成与否,我对你始终是感激的,我们是朋友,而且是真正的好朋友,我会永远记得你的。”

鲍十一娘的眼角有点润湿,依然无语,牵牵他的衣角,步上了台阶,这是霍王的别业,朝制王爵的阶梯可有八级,李益一步步走上去时,心头又涌起了一阵骄傲之感,他大伯父李揆的宰相第;阶高七级,他居然更高一层,于是他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成为这栋宅子的主人。

那白石铺成一条长长的阶级,在别人眼中也许没有什么意义,但在李益心中,却是登云之梯,以前看来高不可攀的东西,现在居然一步步地夸到了。

正因为想得出神,到了阶级顶端,他仍是忘情地向前走着,忽然一个粗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有人来了,浣纱,快放下帘子。”

李益不禁吓了一跳,因为并没有人看见,而且门帘也是垂下的,怎么会有人说话呢?

抬头往发话的方向一看,原来是一头羽毛雪白的鹦鹉,正在金丝架上睁着浑亮的眼珠瞧着他。

鲍十一娘笑了:“看你刚才还吹得那么神气,一头扁毛畜生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李益只好尴尬地一笑:“突如其来的一叫,谁也会被吓着的,谁会知道他藏在这儿呢?”

连忙掏出绢子来,擦拭着额上的汗渍,门帘已经掀了起来,一个素装的中年丽人含笑当门而立,旁边有两个垂髫的小婢搀扶着,一个是引路的桂子,另一个是年龄与桂子相若,却长得更为秀气。

李益不待介绍,就知道这中年丽人就是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了,他很从容地笼好绢子,双手一揖弯腰恭身道:“小侄陇西姑藏李君虞,叩见夫人。”

郑净持很大方地弯一弯身子还了礼,然后以平和的声音道:“不敢当,妾身乃青衫贱女,当不起公子大礼。”

李益连忙道:“夫人言重了,世俗之见,足以损夫人清节,小侄在十一娘口中,得知夫人的坚贞高节后,对夫人就十分仰慕,因此乃专诚趋诣,本来还备有名刺的,却未及投递就冒昧登府了,望乞夫人见谅。”

他抬抬手,秋鸿连忙捧着一个泥金的礼盒,里面盛着李益的名帖与礼单,跪下双手呈上。

桂子接了过来,要交给郑净持,郑净持却白了她一眼,轻叱道:“没规矩,先谢李公子赏赐。”

桂子怔了一怔,倒是旁边的另一个少女,把礼盒衬底的素绸揭了开来,取起底下两片金叶子,拉着桂子一起跪下叩了个头道:“谢公子赏赐。”

起身后,又在袖子里取出两片金叶子,放在礼盒里,笑笑说:“哥儿,辛苦你了。”

秋鸿是经过李升的教导,叩了个头,轻轻地道:“谢谢夫人!谢谢大姊。”也捧着礼盒,倒退了四五步,在廊外站着,低下头,鲍十一娘吁了口气叹道:“自从我离开薛家后,多年没见到这种规矩了,十郎,你那儿找来这个伶俐的孩子!”

李益笑笑道:“是李升的外孙,叫秋鸿,从小就没有了父亲,最近才跟着我学学读书,还不太懂事。”

鲍十一娘笑道:“这么聪明的孩子还说不懂事,净持姊,你这两个丫头可就全成了野人。”

郑净持淡淡一笑道:“那是不能比的,连我自己都没有见客的份,她们那里懂得呢,幸好浣纱跟着小玉,还稍微晓得一点,否则真让公子见笑了。”

李益也笑道:“那里,那里,两位姑娘是闺阁本色,应该如此的,小侄太冒昧了。”

郑净持看过名帖,又看过礼单,皱皱眉头道:“公子的礼太重了,倒叫我不知如何是好,收下来实在不敢当,璧还吧,又难却公子的一片盛情。”

李益恭身道:“这是小侄的一片敬意。”

郑净持正要开口,鲍十一娘道:“净持姊,有话进去再说吧,老站在门口,可不是待客之道。”

郑净持只好点点头,把李益让了进去,各据一案坐下来,还要让鲍十一娘坐时,她却笑道:“你们谈谈,那位老人家还在外院站着呢,你这儿又没有个男人,还得我去招呼一下。”

鲍十一娘带了桂子出去招呼李升跟秋鸿了,净持轻轻一叹道:“一门弱息,茕独无依,连贵管家都受委屈了!”

李益连忙道:“夫人千万别如此说,小侄并非作客而来,那个老人家叫李升,是小侄奶公,小侄也没把他当下人看待,夫人也不必费事地招呼他们祖孙二人,让他们在外面院子里逛逛还自在些。”

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从桂子口中,早知道这偌大一片宅院,只有他们母女二人,两个丫头桂子与浣纱及一个打杂的老佣人,按照一般的礼仪,访客的从人也算是客人,要由主人派遣下人作陪的。

但郑净持只有一个桂子侍奉着,随时要端茶倒水,浣纱是侍奉小玉的,那个老只是个患有重听的聋子,若令她去招呼李升,似乎太不像话,所以鲍十一娘才代主人出去招呼了,到底也不合适。

所以郑净持才感到局促不安,她毕竟是王府大家出来的,名虽不正,身份却很尊贵,习气自然而然地很讲究排场礼数,因此对款李升的事大费周章。

鲍十一娘虽然打过招呼,但没有想到李盆会如此慎重其事而来,因此郑净持连下人的行赏都没准备,那两片小金叶子可能是霍小玉从帘中偷看见后,临时准备的,用作给下人的打赏,似乎是太隆重了一点,不过秋鸿也是个小孩子,倒也无所谓,但对李升却不行了。李益看出了她的窘状,所以没叫李升即时上来叩见。

郑净持是很重礼仪的人,对李益如此隆重的拜访显然是很感动,也很满意,她也是个细心的人,显然他明白李益不让李升来拜见的用意,因而感到对李升很歉疚,而且她说话很技巧,“一门弱息,茕独无依。”跟“贵管家都委屈了”这两段话根本连不起来的,却巧妙地出感慨中掩饰解释了自己的失仪。

李益的答话更为技巧,他衬托李升是自己的奶公,那在下人中是非常尊崇的地位,主人可以不必用对下人的客礼去奉待他,这就自然解脱了主人的困窘,但下面的一个请求却很冒昧,也可以说很不合礼仪,因为就是他这个客人也不可在主人的地方随意走动,更何况下人呢,然而李益请求得是那么自然,那么坦率,充分的表现出他的随和和仁慈,这种态度最能取得郑净持这种身份的人的好感。

果然郑净持笑了,笑得非常开心,鲍十一娘说过李益的许多好话,许多优点,她也就心中为李益定了型,但是今天第一个印象。似乎就推翻了那个典型,她觉得有对李益的重新估计的必要,而第一个开始就使她非常满意了。

在鲍十一娘口中的李益,只是个有才华,有好出身的漂亮的年轻人,虽然出身于清华世家,家计却并不富有,这一类少年人大多老成持重,但缺少魄力。

李益初来的印象推翻了以前的假设,这个年轻漂亮有才华,而且还很练达,很精明,很果敢,很豪爽大方,很体恤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好得使郑净持难以相信,反而使她有点惶恐了。

这样一个具备有优秀条件的青年人,虽然是肯接受她们母女那种近乎荒诞的条件。但他的目的是什么?

因此她倒是不敢把准备好的话,直接了当地说出来了,她觉得要试探一下,于是她开始技巧地谈天,由寒暄客套开始,慢慢谈到李益的家世。

李益也早就准备好了,他说自己的家庭,父亲去世得很早,他是在寡母的教育之下长成的,也是严母的督促下苦赞出来的。同族的大父李揆虽曾任过肃宗皇帝的宰相,族中人也有不少在京师任职,但父亲只是员外郎而已,为人清正刚介,无求于亲友,郁志而终,对他这个独子寄望甚殷,自己虽然少年得意,及冠而拔,满心想好好地有一番作为,以慰闾中慈母,泉下严尊,但到了长安后,才知道仕途多舛,求一官仍是难如蜀道。

他本就善于言词,这番话尤其说得富于表情,听得郑净持为之唏嘘不已,对这个大孩子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因此当鲍十一娘再度进来时,看见两个人之间融洽的神情,脸上又飘起了一丝羡色,她知道李益是个善于捕捉女人感情的能手,但没想到一向冷漠的郑净持也会这么快就被李益感动了,当郑净持悄悄背脸用袖角拂拭泪痕时,她也很快地向李益眨眨眼,竖起一个大拇指,眨眼或许有挪揄的意味,竖指却是由衷的佩服。

郑净持再度回脸时,她就笑着道:“净持姊,小玉呢,怎么还不出来见见十郎,我把小妮子说成个天上有地下无的绝世佳人,不让他见见,还以为我在吹牛呢。”

李益也忙道:“小侄尚有微物是专诚奉致小姐的,方才跟夫人谈得投机,竟然忘记了,实在失礼得很。”

说着把放置团扇的锦盒从身边取了出来,郑净持以为又是什么贵重的礼物,连忙道:

“妾身拜受厚仪,已经愧不致当了,小女实在不敢再受丰赐……”

李益笑道:“夫人言重了,这里面只是小侄一首近作,几笔涂鸦;稍申小侄之诚心而已,请夫人先指教!”

他打开锦盒,取出了那柄题着诗画的团扇,双手奉到郑净持手里,鲍十一娘笑道:“李十郎果然脱俗,一诗一画一扇,用以持赠闺阁;雅得有趣可爱。”

李益道:“从十一娘口中,拜悉玉娘高才,金珠玉璧,君虞不敢用以唐突谪仙,寸寸微忱,或可博玉人一粲。”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