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民带头鼓掌,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
吕绮认真做着记录,她速记的水平不错,几乎可以一字不落地记下陶唐的讲话,她很想听听陶唐对精益管理的讲解,因为盛东是集团树立的标杆,盛东经验的核心就是精益管理。
马光明是分管精益的,他心里一动。联想到刚才的价格问题,这是在敲打我呢?还是在敲打老韩?
果然祭出了他的法宝……盛东是冯世钊推行精益管理的试点单位,陶唐很可能就是以此获得冯世钊的青睐。李珞是看过精益管理的几本小册子的,集团将其提至了战略的高度,但他对其却不感兴趣。总是喜欢标新立异,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抓质量或成本呢……
“一般地讲,从结果看过程是比较科学的。这就是常说的成败论英雄。搞的好的企业,管理必定有独到之处。搞不好的,不好说管理就好吧?毋庸讳言,红星目前的经营是很困难的,红星出了杨文欢和宋悦的问题,在制度上一定存在着漏洞。这个,谁也不好否认。我走的企业不多,当总经理也就盛东一家而已。比起盛东,红星既存在着不足,也有过人之处。但我们应当具备这样一种思维,即在我们内部,要以查找不足为主,宣传成绩为辅。成绩让上级来宣传,让职工来颂扬,我们这些人,任何时候不要沾沾自喜。这是我的一个基本态度,今后呢,可能在工作中对大家批评更多一些,不是看不到或否定大家的成绩,出发点正在于此。
徐德玉的桌子上摆着录音笔,她坐在第三排,因为她要录下陶唐的讲话。这篇讲话,她要负责整理出来见报。这是肯定的。因为有录音笔,她没有记录一个字,而是在听。当然也在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陶唐。她注意到陶唐没有讲稿,完全是脱稿而讲,数据、事例,信手拈来,毫无滞碍。就口才而言,陶唐绝不在宋悦之下。但和宋悦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陶唐也不乏大话和套话,但陶唐带给她不同的感受,他想把红星搞好,他似乎也有着足够的信心……她不相信精益管理有着如他所说的威力和效果,每个领导都有一套办法,检验的结果在职工,如果真的如他所说,员工收入不断增加,福利不断改善,那该多好?他能做到吗?直到会场想起热烈的掌声,徐德玉不自觉地摇摇头,关掉了录音笔。
会场发出一阵轻笑,吕绮是在大笑。她随即捂住了嘴,觉得冯世钊实在太有趣了……也不知是不是陶唐在胡编……
还是来了。李珞想,看看他如何讲吧,这可不是营销的责任……
李珞忍不住去看韩志勇,看不清低着头记录的韩志勇的表情。他感到愉快,陶唐的板子抽在了韩志勇和马光明屁股上,活该!
“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即悬而未决的几个亿的合同问题。我们需要订单,但订单受制于成本,成本即价格,营销部难以接受对方的报价,而营销部的价格是财务核定的。我在东湖现场拍了板,凡是价格误差在10%之内的,统统签了。这有些武断,但是必须的。因为时间等不起,用户等不起。但是我们不能说财务在捣乱,财务也是为了把关啊。我认为10%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消除的。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你不能说用户在刁难你。这个活儿,我们不干就会有别人干,用户永远无错。但价格又是科学,不能总是拍脑袋。回来后请韩总给财务安排了一项工作,即重新核算东湖产品的价格。今天早上,财务部的核算结果出来了,比我想象的要好,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是可以承受的,令我感到愉快。为什么过去不行现在就行了呢?财务做了个说明,很简单,就是加强成本控制特别是废损的控制。非常正确,这就是精益!后面呢,财务要盯紧成本,盯紧废损,要将计划变为现实,而且要不断改进,把成本一直压缩下去!盛东就是这样做到,刚才谈到了盛东的几组数据,数据的背后,是盛东员工的艰辛努力,我相信红星是可以超越盛东的,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做到。”
吹牛!韩志勇想,盛东搞的不错,但不可能有这么大收效。
以往可不是这样……马光明想,这就带给我更大的压力了,毕竟我是管现场的……
“我们应当承认在管理上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什么呢?对,就是管理问题。管理没有那么神秘,我们这些人,包括赵书记、郭主席和我,都是搞管理的,管技术也是管理。那么管理问题又反映出什么呢?是作风问题。我认为,红星经营困难的根结就在于此。作风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中央在抓,集团在抓,公司党委和行政也在抓,但实际情况却不理想,或者说很差。要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做具体工作的,不要一谈管理就好高骛远,就讲什么战略,讲什么方针,管理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干部的素质是什么,我的感觉就是六个字,靠得住,能成事。靠得住是指政治上的,你作为红星的一级干部,要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要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怀有二心,不能把公司的决定当做儿戏。能成事是指办事的能力,公司需要的是能实际解决问题的干部,而不是传声筒、传令兵。过去怎么样我不管,今后就以这个来要求你们,也要求我自己。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是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改变红星的面貌的!我们是可以达成员工的期望的,就是开篇那三条,员工收入不断增长,公司取得良性发展,公司的环境福利不断改善。我要求诸位的,我首先做到,欢迎大家监督。今天的话就讲这么多了,谢谢大家。”
“十几天里,我开会不多,跟班子成员,跟我们在座的中层干部交流也不多。但走马观地看了所有的分厂和绝大部分车间,看了我们几乎全部的在产产品,也看到我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那么好的现象。现在我就来谈一谈。
“怎么抓现场呢?我的经验是两个字,第一是明,第二是严。明就是明白,要有明白人,首先是领导,特别是中层行政正职要做现场管理的明白人,要懂如何抓现场管理。怎么办?只有学习一途,没有捷径。我建议在五月份组织一个学习班,从理论上学学现场管理的要义,然后可以走出去,比如说到盛东看一看。还要培养具体抓现场的人,以其培训本单位、指导本单位的现场管理。领导不能不抓,也不能什么都抓。严的意思就是严格,来真格的,不闹虚文。要出台或者重申现场管理的奖惩规定,违反就惩罚,谁违反就惩罚谁,在起初阶段要以教育为主,然后就以奖罚为主了,直到让规矩深入人心……养成习惯。这就是素养的含义。说到习惯,现场管理一定要打歼灭战而不是打游击战,什么是歼灭战?就是同类问题彻底杜绝,再不发生了!比如下班前整理工具,比如擦拭机床,必须养成习惯,不能同一个问题屡禁不绝。我在盛东是严厉处理过的,撤过职,降过薪,调过岗,下过岗……严是爱,是对大多数人的关爱。不能碍于情面,不能心慈手软。公司设立了精益管理办公室,设在了生产制造部,可以,请精益办立一个规矩出来,分层检查,分层考核。精益办只对分厂,不管下面,车间、工段、班组,要由分厂来抓。用三个月的时间,彻底改变公司现场管理的面貌。这个任务现在就下达给生产部,我,以及马总,只抓你精益办,做不好,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换人。请注意,我可不是给你换岗位,而是免职!我把话说在头里,这就叫立法在前,当着好几百号人,我可不敢食言而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