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一代神医在明朝 > 第三十八章 初露头角

第三十八章 初露头角

张力听得微微点头,顾郎中这番话阐释这出血疹点确实很到位,不愧是栖霞县的老郎中!

张力看过很多古代医书,所以揣摩着这古代中医的用词也比较准确。

沉思片刻之后,叶问天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不如让这小子先看看?

许医令皱了皱眉,道:“你二人说得都有道理。不过,医卿大人推测病人会昏厥,你们谁能辩证?”

毕竟后世的疾病检查依赖验血、ct、彩超甚至什么核磁共振等等,可这叶医卿居然能一语预测病情,真真是匪夷所思了!

叶问天开口道:“你是何人?”

帐内众人都琢磨着张力的话,叶问天来了兴致:“你接着说。”

刘郎中冷哼一声,道:“刚才在下看了病人舌象,发现病人舌质淡红,舌苔白润。结合此前医卿大人所说病人的脉象低沉、细涩,略略有些体会。”

片刻之后,有些木讷的顾郎中先开口了:“医卿大人,在下思之良久,略有所得,说来与众位大人听听。”

顾郎中见叶医卿语气和善,不由得信心大增:“这病人患的是瘟疫。那疫疠内侵,热毒即生,两阳相合,煎熬血液,灼血成瘀。相信大人们通过望诊已经发现,病人皮肤上有红色的疹点……”

张力琢磨了一下用词,接着道:“医卿大人说,病人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在下顺着医卿大人的话可以推知,下一步病人定是热深厥深的厥症或是闭症,进而正虚邪陷,阴伤气耗,内闭外脱——”

叶问天的眼光此刻正好从三人身上扫过,见刘、顾两位郎中一副沉思状,而张力却盯着自己看!

曾医令此刻也颇有兴趣地看着这三人,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宋医士道:“确是如此,只不知医卿大人如何推知病人恐怕会继发昏厥呢?”

连思考都不思考,果然这个张力是个绣枕头!

刚才刘郎中和顾郎中辩证之时,张力在心中已经打好了腹稿,此时对着叶问天躬身一揖之后,便开始侃侃而谈。

叶问天的眼神向刘郎中、顾郎中和张力这边看了过来。张力明白,医卿大人这就是存了考校的意味了——

刚才张力所说的话甚合自己心意,也不知他到底有几分本事?

顾郎中大受鼓励,接着道:“瘀者,一则阻滞营卫肌肤,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发热;二则,毒瘀交结,阻塞经络血脉,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外窜肌肤,可致出血疹点……”

……

叶问天只瞥了张力一眼,见这少年还不到二十,加之此前一言不发,想必应该是个滥竽充数之人……

众人大吃一惊,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最不起眼的毛头小子,居然也敢辩证叶医卿的话?!

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模样,叶医卿淡然道:“病人这疫病是热毒过盛,阴津损伤,阳气内郁,不能外达。”

叶问天点点头,眼中露出欣赏之色:“你继续说。”

而且从他言行举止看来,骨子里透着桀骜不驯!若是他进了济世医社肯定对自己无用,没准还是个祸害……呸!他能进济世医社?老子也真是想多了——

这小子也不知哪根筋不对,居然毛遂自荐进入瘟疫探察小队?

叶问天捋须点头道:“但讲无妨。”

刘郎中摇头晃脑道:“病人被瘟疫的外邪侵攻,瘀血毒秽在体内横行,故才有这诸多症状。瘀血结于腹里,则反映于舌,舌象当是紫绛瘀暗而腻,但这与病人舌象不符;若是瘀毒搏于气血,变现于脉,则脉象低沉弦细,这却对了症状,可见病人瘀毒乃是在气血之中……”

曾医令眼光扫向张力,微微皱了皱眉头:这货年纪轻轻,经常语出惊人,一看就是个没本事的!

刘郎中一脸不屑道:“这是瘟疫区,病人自然都是瘟疫患者,体内有瘀毒又有谁人不知?我辩证出病人瘀毒藏于气血,你能么?”

哗——帐篷之内响起一片惊异之声。刘顾两位郎中,以及那三名济世医社的医士,都不可思议地看着张力,似乎怎么也想不通这番精辟的论述会从张力口中传出!

叶问天淡淡一笑,沉默不语,眼神看向帐内众人。

张力此话一出,众人脸色稍缓,刘顾两人则是频频点头。

刘郎中话还没说完,顾郎中打断道:“明明是我辩证病人体内有瘀毒,你不过顺着我的话说而已!”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