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我这七十年 > 第四十六章 挥洒汗水

第四十六章 挥洒汗水

半个小时后,车队终于从山顶“降”到了山底,眼前豁然开朗,一马平川,汽车像长跑的运动员,开足马力,作最后的冲刺,这时真显示出了汽车的英雄本色。穿过高大雄伟的南沧江大桥,就进入勐巴拉西州州府所在地景市。

热带特有的潮湿热风扑面而来,给人清爽、快乐的感觉,那高大摇曳的棕榈树、婆娑起舞的芭蕉林,环抱在傣家特有的竹楼四周,一座座竹楼如同点缀在绿色丛林中的灰色宝石,显得特别的神秘而新奇。傣族是一个热爱森林、热爱水的民族,这引起我们观看的兴趣。车子陆续进入目的地——景市农场(番号是一师一团),我们终于到家了,其他车队继续开往黎明等农场,时间是1958年4月底。

场领导干部和一部分工人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下了车,整队而立,场长兼书记张遵,发表了简短的即席欢迎词,宣布了分配到各连队去的名单,我们二百多人分配到三个连队,汽车把我们送往远离城镇,坐落在深山里的新连队。

到了所谓的新连队一看,只见在一块空旷的平地上,立着几间用竹子撑起的草棚架而已,还没盖顶呢,我们的心都凉了。场领导安排我们住在傣族家的竹楼里,看来一切都要靠自己来创造了!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上级从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出发,决定在南诏省成立南诏省生产建设兵团。南诏省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勐巴拉西编为第一师,辖一至六团(孟那是第六团),六十年代前后又改为国营农场。

从1958年5月起,我在这个“头顶芭蕉,足踏菠萝,四季如春,林海莽莽”的西南边疆——勐巴拉西,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炼狱生活,成为祖国新一代弃武垦荒的拓荒者。从此,我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块神秘的处女地,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

勐巴拉西是我国种植橡胶树最理想的宝地,这里不受台风影响,气温高,气候稳定,最低温度在15度以上,这里土地肥沃,土层深厚(黄土层),非常适合种植各种热带经济作物。我们的任务就是开垦荒山,种植橡胶、咖啡。

天然橡胶是国家稀缺战略物质,把大批的军队转业安置到这里,既可戍边,又可以为国家生产大量的战略物质,真是高瞻远瞩之举。

春天是播种季节,要赶节令,房子盖不成,当务之急是抓紧开荒、砍伐原始森林以便种植橡胶和咖啡。我们每人发了二件新“武器”:长砍刀一把、钢锄一块。自己削木为柄,磨利待发,两天准备,第三天上山。当兵的人横竖是忠勇善战,一切听指挥。上山的任务就是砍伐原始森林。再将伐倒的树木晒干后,全部烧毁,然后在山上开出一条条缭绕在山间的梯田,再挖出80公分见方的穴种橡胶、咖啡。

我们这个队是第七队,潘队长兼技术员是从海南岛调来的广省人,记工员是一位下放干部,另一位是和我们同来的一位军人,他负责行政管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