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柳老封君唤过咏哥儿,抚着他的头,道,“咱家以后,逢年过年都不能忘了人家贵小子的恩情。”
贾母也道,“这细想一下,贵小子说的很对,难道咱们每日里吃饭的时候,身边都派个会度气的不成?这连皇帝都做不到。谁也猜不到你那天吃饭正好被噎住了呢?”说完,看向吴贵,问道,“贵小子可有良法?”
吴贵想了想,道,“西洋人那边的贵族世家、有钱人家,都常备有家庭医生。嗯,就好比皇帝也有御医一样。”
尤氏奇道,“他们那边家里都养着医生啊?”诸人纷纷感叹,这都和皇帝一个样了。
吴贵听了,也不好解释啥叫家庭医生,便混了过去,接着道,“除了家庭医生,也习惯备有家庭急用药箱。”
“谁家没个头疼脑热的,咱们这等人家,哪家没有药备着,连常用的方子都有。”邢夫人插口道。
吴贵看了邢夫人一眼,接着说,“我这里想说的是,他们那边的人,还多少都懂得一些必要的急救法子。西洋人的学堂里,日常都要教这些东西的。”
候老诰命笑道,“这学堂不教学问,却教怎么救人么”
吴贵笑了笑,“西洋的学堂,除了教让人科举上进的学问,还教些急救的法子。所以他们那里便不怕噎病了,身前左近,只要有进过学堂的人,而又恰恰学过急救……”
候老诰命听了,忙笑道,“我懂你的意思了,就是把这法子教给学里的学子就行了。”
不等老诰命话说完,贾母也笑道,“确实是个好法子,谁家没个读书的,咱们这京中,街上哪家左右,还没个读过书的路上跌个跟头的,就是个读过书的。只要读过书,还学了这急救法儿,还怕救不了这一时之急吗?”
诸人听了,纷纷赞好。裘老夫人拊掌大赞,“大功德,这才是大功德。”
候老诰命却叹道,“就怕是咱们妇人孺子,堂上闲话几句还行,外边那些爷们不见得能接受这个,他们可没这个闲情做这等事,再说学堂教什么,也是他们说了算。”
贾母却笑着说道,“我看倒不如写上一本书来,卖到那书坊里去,咱们家里人人都买上一本。如果有了突然之事,只管按图索骥学着来做,说不得便能救上一些人来。”
“哎呀,还是老太君这法子好呢。”诸人听了纷纷大赞。
裘老夫人也欢喜道,“这西洋人奢侈到家家都有那什么‘家庭医生’,咱们不如家家买一本贵小子的急救书来。”又对吴贵说道,“这刻书的钱,我老婆子便助你一些。”
贾母、候老诰命也赞道,“这倒是一件功德事,贵小子如果愿意印书,咱们也有些私房相赠。”
鲸三奶奶笑着插话说,“这就和在村头立功德碑一样了吗,人家立功德碑,都还得留个名儿呢。咱们刻了版,印了书,便把首先倡议此事的名字,一发也印到书上去,就是名传千古的大事呢。”
又看了眼吴贵,鲸三奶奶接着道,“就是不知道多官,愿意不愿意把这法子传授出来?”
吴贵先对贾母笑道,“老太君这法子,比我说的在学堂里教授,高明多了呢。”贾母听了,一时心花怒放。
吴贵接着又对鲸三奶奶道,“又怎么不愿意呢,我藏着这法子又有何用?刚才几位老太太都说,这人要是突然被噎或者突然晕厥,哪里又来得及请大夫?难道还指望这个去挣钱不成?大夫都没赶过去,这得急病的就先没了。”
堂上听了这话,纷纷大笑。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