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就是现代的南昌,同时也代表了现代的江西。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整个江西,大部分都是山区。就只有以南昌为中心的一大块平地。平地的面积,约等于桂阳加零陵。
原剧情里,孙策打下豫章之后,还另外增设了庐陵和鄱阳两郡。
——
豫章在行政上,隶属于扬州。
但,看一下庐江、九江(寿春)、丹阳、吴郡、会稽等同为扬州下属郡的位置,就可以发现,扬州对豫章控制力不足,基本属于放养的模式。
——
三国进入195年,除了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吕布和曹操之间爆发过大战之外,其余诸侯都没什么大动作。
现在的豫章,其实就相当于190年之前的各地。
——
黄忠是著名的猛将,并且还有轻功。就像涂山刚到荆南时那样,先行一步,一个人进了豫章。
这样的手段,只能在目标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使用。
随后,莫敬、高旷、周砀率两万大军过来,豫章的守城士兵就想关上城门。
黄忠闪身而出,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十几个兵杀了。
听着城门楼上似乎有少许弓弦的声音,黄忠镇静没动,直至莫敬率兵突进城门,这才脱身出来,上了城墙。
此时步战,谁是黄忠的对手?
杀了七八个人之后,城门楼上的士兵居然全体降了。
当然,他们主要迫于城下的军队,而不仅是迫于黄忠。
——
按制(编制),豫章郡有兵五千;就算超编一点,也上不了万。
因此,两万士兵控制豫章,完全没有问题。
第一步,守取城门和城门楼。第二步,守住衙门。第三步,冲进军营,守住各处房舍,禁止豫章原来的士兵走动。
如此,挟雷霆之势,很快就从军事上,拿下了豫章。
军事上拿下,距离真正的拿下,自然还有一定距离,但无论什么事,都得一步一步的来。
——
豫章是个大郡,下辖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吴平、西安、彭泽、艾、宜丰、阳乐、富城、新吴、钟陵等十六个县,总人口接近两百万。
地方大了,全盘拿下就要困难许多。
接下来,应该是“传檄而定”程序。
檄,即檄文,指公示性质的公文,并不仅仅是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此时的檄文,应该写什么呢?
应该写,豫章前郡守,横征暴敛,荒淫无道,我军奉某某指令,特来征讨,已经拿下该郡守。现晓喻全郡人民,稍安勿躁,前上级的事,不会牵连你们,希望你们还像以前那样工作和生活。
随后,各县回文,表示知晓,并顺便痛斥前郡守,表示今后会向新势力上税纳贡,等等。
这里,差了一个环节,就是奉了谁的命令。
没有一个合适的出处,檄文都不好写。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就是这种表现。
具体的说,黄忠他们奉的是涂山的命令;但实际他们奉的是樊韵的命令。涂山和樊韵,一个是长沙都尉职务,一个是武陵太守职务,能写出来么?写出来能对豫章的县令有震慑力么?
所以得往上找,谁呢?自然是刘表。
刘表不是荆州刺史吗?怎么管到扬州来了?
这个嘛……君不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在地理上,扬州也属于楚国,是不是这样?楚国,可是好几次都是在襄阳设立国都的。
于是——
豫章前郡守,横征暴敛、荒淫无道,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我主刘景升,看在同属楚国一脉,讨叛伐逆,已经拿下前郡守。
差不多就行了。
——
“传檄而定”中的“传檄”好说,能不能“定”还不好说。
咋办呢?当然是派兵前往了。
不过,总共才两万士兵,被十六个县一分,就没人了。
所以,不能分兵。就黄忠,带三千士兵,一县一县的依次通知。
拿到回文,并且回文上表示顺从,就去下一家。否则就是武力征服。
这样,一圈走下来,就开始的时候,武力征服了一家。
想来,后面的县,应该也有不服的,只是看到前面的先例,就假装顺从了。
——
再往后呢?自然就看黄忠的了。
难道黄忠还有治理才能?当然没有。黄忠有的,是轻功。
莫敬、高旷、周砀三将都不动,在武力,牢牢控制住豫章。
黄忠,则以轻功返回荆南,向樊韵请示,让樊韵派遣治理人才过来。
治理人才过来之后,短期内,并不能收笼民心。得通过一定的行动,给民众带去实惠,得到百姓初步的认可,那个时候,才算是真正拿下豫章。
时间,自然就接近两月之后了。
——
回过头来,追述阻击战。
江边第一阻击点,就只设置了这么个点。并没有——如果守不住,随后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点。
首先讲的是第一阻击点的地形。
一座一座的山,列在江边。从天上往下,只看那条羊肠小道的话,就会发现,它是蜿蜒曲折的。
第一阻击点,就在一个较大的曲折之处。
远方,羊肠小道转过来,自接近长江,向南,转向远离长江。之后,再拐一个弯,自远离长江,再次转向接近长江,最后,再拐一个弯。
阻击的士兵,自然没在路上。
想想也是,一条羊肠小道,能够并排站立几个士兵?最多两个。但实际上,这里布置了一千个。
一千名士兵,都在山脊。那个山脊,自然是加工过了的。挖了壕沟,方便站稳,同时还能隐藏身形。
而那条羊肠小道,最后那个弯,刚一拐过,就被堵死了。
是被很多块巨石堵死的,人少了绝对推不开,人多了绝对站不下。
之所以在拐弯之后才堵住,就只为了让远处的袁军望过来,发现不了。
让袁军发现不了,当然是为了鼓励袁军继续沿着羊肠小道往前冲。
——
这里,还有个小问题:也许有人会把此处地形与攻城战进行比较。
在攻城战中,城墙的上面,排满了守方士兵,攻方照样搭起梯子往上冲。
还有就是,攻方派出大量的士兵,强行冲上山脊,怎么办?
这样的疑问,其实都忽略了攻方所在的位置。
因为是平地或者浅丘,攻方才能集结大量士兵。
集结了大量士兵,才有强攻。
如今这里,攻方哪怕有十万人,但真正能够走到前面来的,也就几百人。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