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无限快穿逆袭 > 第75章 三国赵范3

第75章 三国赵范3

演义里的刘表,给人的感觉,是个忠厚的长者。但刘表的上任,却不怎么合法。

讨伐董卓之前,荆州实质上,是掌控在袁术手上的。

而董卓,却是与袁氏对立的。

董卓得知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杀掉的时候,孙坚已经又杀了张咨,并且投入了袁术的怀抱。

孙坚推举袁术担任荆州刺史的奏章,董卓绝不会批。

为了给袁术添堵,董卓就在京中官史里寻找,最后,找到了北军中侯刘表,任命他担任荆州刺史。

刘表的上任,表面上是皇帝的旨意,实际上却是董卓的意思。其合法性,很值得怀疑。

——

那么,刘表这个人厉不厉害?

演义中的刘表,综合说来,算政治大佬。军事上,除了黄祖杀孙坚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刘表,上任荆州刺史之前,曾经在党锢之争中获得过“八顾”称号,此外就是刘氏宗亲的身份了。

八顾是什么意思呢?

东汉时期,由于宦官集团的残酷迫害,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称号,乃属于东汉士大夫阶层的互相标榜。

——

刘表入主荆州的过程,资料上分为两阶段,一是单骑入荆,二是拿下荆州。

单骑入荆,就相当于现代社会,说某个富翁的创业资金极少一样。前面的低,是为了衬托后面的高。

资料说的是——

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

由于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

吴人苏代自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

他于是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

——

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

“江南宗贼甚盛”,这个年代的江南就是湖南,也是荆南。江南宗贼,指的就是孙坚平定过的区星、周朝、郭石等三股叛乱。

“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自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都没在刘表上任的路上。

所以,这些都不足以“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

真正“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是董卓。

——

天下诸侯讨董卓,事前董卓一点都不知道吗?

因此,董卓要忙大事,要应对天下诸侯的讨伐。刘表上任,只是给袁术添堵,对董卓来讲,属于小事,勿需操心,就让刘表自行处理即可。

于是刘表才单人独骑到了荆州。

——

拿下荆州,刘表靠的是蒯良、蒯越和蔡瑁。

其间的故事多么精彩不消再说,关键的行动是:刘表让蒯越派人诱请宗贼五十五人赴宴,将其全部斩杀,之后又袭取他们的部众。

能来赴宴,其“宗贼”的身份令人怀疑。

如果赴宴那五十五人真是“宗贼”,请客的蒯良、蒯越和蔡瑁必然也是。相反,如果蒯良、蒯越和蔡瑁不是“宗贼”,那五十五人必然也不是。

一方请客,另一方能来赴宴,双方的身份,必然在同一阶层。可以有高低多寡之分,却不能有官匪正反之别。否则,就成不了宴席。

由此可知,那五十五人,其实跟蒯良、蒯越和蔡瑁一样,属于士族势力。

——

五十五人并不等于五十五股势力,《后汉书》说十五人同样不等于十五股势力。相对合理的数字,可假定为五股势力。蒯良、蒯越和蔡瑁,则算两股势力。

荆北地区,士族割据严重,官府势力很难伸到城外,整个荆北,都被七股势力割据。

然后,通过那场宴会,杀掉五股势力,再赠送给刘表一股势力。

之后,就是三股势力掌权了!

那场宴席,表现出蒯良、蒯越的谋算和蔡瑁的狠辣。

跟刘表的才能,关系不大。

——

宴会之后,资料说——

还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往将其说降。荆州的郡守县长听说刘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至此,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

“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往将其说降”。既然叫单骑,就说明蒯越与庞季分别各走一处。哪处呢?前面提到江夏和襄阳,就是这两处了。

前面那场宴席,地点说是宜城(刘表至荆州后,单马入宜城),但宜城今在安徽,感觉不像。

刘表没有争取南阳,并且还在入主荆州之后,直接上表,把南阳正大光明的送给了袁术。

根据董卓所在的洛阳,及荆州地理位置,可以猜测,宴席的地点不在襄阳,就在新野。

杀了五十五人之后,刘表就得到了襄阳。

因此,说降江夏,得到江夏是真的。而说降襄阳,就只是说降了盘踞在襄阳附近的一股土匪,得到了襄阳的安定。

——

“荆州的郡守县长听说刘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是有的,武陵太守曹寅就是那个时候逃跑的。

为什么逃跑?是因为“听说刘表威名”。

那么“刘表威名”就必须具备两点:一是嫉恶如仇,二是手段狠辣。

如此,手脚不干净的“郡守县长”们,才会“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曹寅就是这样。

刘表真的嫉恶如仇并且手段狠辣吗?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不是。

所以,“刘表威名”,乃出自蒯良、蒯越的宣传,以及蔡瑁斩杀五十五人的先例。

——

有逃走的,就有不逃走的。

不逃走的“郡守县长”,在接到刘表的檄文之后,表示愿意遵从刘表的领导,并按时纳税上贡,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这个时候,荆州还没有割据,大家都把刘表当作皇帝任命的正统刺史。

——

荆州到底有几个郡,有七八九三种说法。

前面说到荆州七郡,加南阳则是八郡,史料也有说荆州八郡的。

演义中,除了荆南四郡之外,荆北就只提到襄阳、江夏、江陵,加上南阳,正好八郡。

实际上,荆北由于中条山的阻隔,只有三郡。刘表入主荆州之后,将南阳郡送给了袁术,另外又增设了襄阳郡,一减一加,全荆州仍然是七郡。

哦还有,江陵郡,也叫做南郡。

——

涂山思考这些,主要考虑的,是拿下整个荆州,还是部分拿下。

直接参与讨伐董卓之战,就不要想了。涂山不能确定,那个时候,自己的战力到底能练到哪个程度。

所以,只能趁着孙坚北上讨伐董卓、中途犯浑杀了王睿的机会,借机渔利。

——

根据刘表的上任情况,拿下整个荆州,也是可行的。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