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无限快穿逆袭 > 第74章 三国赵范2

第74章 三国赵范2

樊韵说:“弟弟,你瞧这府中,楼多地广,家什冗杂;是否请些人来,协助打理?”

请佣人,那是当然要的。

不过,在此之前,应该理顺钱财才行。没钱,怎么请人,哦还有,此时的赵宅相当于新地图,恐怕连做饭的粮食都没有。

家里放钱的地方在哪里?记忆搜索,并没有。

家里没钱,那就只能到府衙去看看了。

涂山说:“是这样的长嫂,小弟这就到府衙筹措一些钱财,以供请人所需。”

樊韵点头:“既如此,我且随行。之后也好亲往牙行挑人。”

亲自挑选合乎心意的人,这个理由很正,涂山不易反对。同时亦可推论,美貌的长嫂随行,肯定不算有伤风化的事。

那就走吧,反正回来这一趟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

路上,涂山当先,樊韵坠后两步,相距约四尺。

一直没说话,也许不咋好。涂山就找话来说:“兄长早亡,此往经年,长路漫漫,长嫂应思考再嫁之事。”

樊韵道:“弟弟说得也是。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

樊韵这番话,正是演义中出现过的话,同时也是涂山早就知道的话。

但同样的话,不同的时间地点说出来,听到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

那三个条件,怎么看都像是为赵云量身订做的。但,此时樊韵并不知道世间有个赵子龙;不知道还提出这样的条件,意思就不一样了——她根本就不想改嫁!

不想改嫁,没有直说,只是提出些不可能达成的条件。

这样含蓄曲折的表达,原因很多,不需要深究。

只需要知道,她不改嫁的决心,就行了。

——

樊韵不想改嫁,有可能是因为她对前一段爱情十分忠诚。

赵弘已死,有事烧纸,时间会磨灭一切。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有的。

第二种可能,是她烈女不嫁二夫,很忠贞。

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东汉末年,朝庭鼓励生育,并不讲贞节。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她看破了爱情的本质,从爱情那个层次超脱出来了。意识到,就这么活着,比嫁男人更加舒心。

不一定达到自强的程度,但自爱自尊应该有。

——

能够自爱自尊,至少不会让人倒胃口。

给她一碗饭吃,再给好怀个安全的居所,原主赵范都办得到,涂山没理由办不到。

——

进了府衙,樊韵等候在靠近门房的一个隔间,涂山一个人往里走。

这回进来,是查钱财的。

虽然主要查的是原主赵范名下的钱财,但很快,整个桂阳郡的财政情况,涂山都弄清楚了。

结果是什么呢?

先说私财。

赵范自己长期不领俸禄,那份俸禄,被纳入公用了。

现在涂山必须领取俸禄,因为后边至少有个樊韵要养活。

足额领了。

怎么个足额法?自然不是把以往的欠薪都领了,而是领了一年的俸禄。这个年代的官吏,都讲年薪制。

到外边,把俸禄交给樊韵,顺便再假公济私,喊了两个衙役随身保护樊韵。

涂山再次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也就是刚来这个世界的那个书房。

——

根据钱财的清查,涂山似乎找到了做事的方向。

一个郡,相当于后世的地区。但不管是郡、是县、是州、还是国家,都会涉及财政运转。

而财政运转的情况,总体来讲,又往往只有一种情况——捉襟见肘。

财政的钱,来自税收。税收加总之后,还要往朝庭上缴一部分,剩下的,才是地方财政结余。

地方上,假设有十项需要花钱的流向,每项需要花钱若干。加总之后,得出个需求总额。

这个需求总额,绝对大于财政结余总额。

于是乎,那十项需要花钱的流向,个个都不能全额投入,全都处于饥渴状态。

处于饥渴状态,那十项花钱的流向,也就迟迟见不到效果。

若想要取消或者硬掉几个花钱的流向,也难以施行。那些花钱流向,有些,是用来防止匪患的;有的,是用来建设水利的;有的,是用来维持治安的……基本上个个都有存在的硬理由,都是刚需。

桂阳郡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

面对这样的财政状况,该怎么破局呢?

没想几分钟,涂山就发觉,自己不应该考虑这个。自己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宏观走向。

即:自己是要做君主,还是做将领。

根据自己的属性,谋士就不用考虑了。

本次任务的内容是:改变赵范的窝囊人生。

照这么看,做君主、做将领都可以。

两者比较,自然是做将领相对轻松,完成任务的时间也会短些。

好吧,决定了,就做一名将领。

——

然后是,投靠哪位君主。

现在(190)的君主很多,但涂山知道,后期就只有魏蜀吴。也就是说,可供选择的君主,就只有曹、刘、孙。

三国最后的胜者,是曹。但曹操,却不是一位好君主。在曹操的手下做事,会有朝不保夕的感觉。

相反,做刘、孙两位君主的下级,就比较轻松了。

曹操,否决。

——

孙,特指孙权,而不是孙坚和孙策。

只有孙权才有容人的雅量,孙坚和孙策都不行。

如今长沙太守就是孙坚,想要投靠的话,很近很方便。

但是,紧接着的讨伐董卓之战,孙坚会误入歧途。他会听从武陵太守曹寅的谎言,把荆州刺史王睿给杀了。

如果说,荆州离得远,有点山高皇帝远的意思,但孙坚到南阳之后,又把南阳太守张咨杀了。

接连斩杀朝庭官吏,使孙坚由正方变成了反方,由官兵变成了匪患。

为了回归正方,孙坚成为袁术麾下。之后孙策的起点,也就是袁术麾下。

涂山虽然看好孙氏,但这么大一段弯路,还是不奉陪了吧。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