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无限快穿逆袭 > 第41章 戒网隐学校14

第41章 戒网隐学校14

涂山向寝室走去。

接近门边,就听到了里面同学们说自己坏话的声音。

涂山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同学排挤?

应该不是。涂山立即就否定了。

《增广贤文》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也就是说,自己被寝室同学背后说坏话,是正常的。

涂山关注的,只是他们的恶意有多大,他们有没有陷害自己的具体谋划。

听了一会儿,寝室里面的话题扯开了。

涂山发觉,那些寝室同学并没有陷害自己的具体谋划。恶意倒是有,但也仅限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程度。

涂山也就没有理会。掉转头,干脆在外面转了一圈,然后再回寝室。

——

英语的学习,在五篇长课文之后,就开始了语法的学习。

首先是时态,有一般时态、进行时态、完成时态和完成进行时态。

然后是语态,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接着是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虚拟语气。

还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等等。

这些语法,其实都是因为与汉语的不同,而总结出来的规律。

于是乎,很多人,都把汉语、英语截然分开了。

——

设想,一个全然不会汉语的英国婴儿,他学习英语,自然不需要汉语进行辅助。

但是,那个婴儿学习英语十年,他的英语水平又如何呢?

十岁英国男孩的英语水平,最多也就是口语还行,但稍稍复杂一点的事物,他都将无法表述出来。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说起来较早,但初中(包括初中)以前的学习,也就是培养英语的感觉而已。只有进入到高中,进入到需要密集使用英语的场合,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这才突飞猛进。

事实上高中三年不止有英语,还有其它科目。英语只占四分之一不到的比例。

三年的四分之一不到的时间精力,要达到英国二十岁青年的英语水平,行吗?

通常不行。

但实践又告诉我们,个别的,能行。

现在,涂山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正在让自己成为能行的“个别人”。

——

涂山的英语学习,并不单独存在,而是结合汉语,尤其是汉语的古文,一起学习的。

譬如,在学习英语比较级的时候,就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会了事。

一上来,就要搞准。

i_love_you,我爱你,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句英语。

i_love_you_more_than_him中的more_than就是比较级。但这句并不能翻译为我比他更爱你,而应该翻译为我爱你胜过爱他。需要把him宾语形态,换成he主语形态,再加上does,才能够真正表示我比他更加爱你。

这其实就是把一个句子揉碎的过程。

i_love_you我爱你,加more_than形成比较。与什么进行比较呢?him的话,他,就是宾语。将此宾语代入原句i_love_you中的宾语you,就变成了i_love_him我爱他。

于是,i_love_you_more_than_him就表示,我爱你,我也爱他,只不过,我爱你的程度胜过了我爱他的程度,缩减一下就是我爱你胜过爱他。

i_love_you_more_than_he_does就不一样了。he是主语,只因为主语不能摆在末尾,而加上了s是do的第三人称表现形式。汉语直译为做,实际上那就是个动词。到底是什么动作,还需要到原句去找。找后得知,he_does其实就是he_love。

及物不及物中,love属于及物动词,需要指定目标。句中没有,等于就是省略了。he_love省略的内容,仍然只能到原句i_love_you中寻找,很明显答案是you。

于是可知,i_love_you_more_than_he_does一句,表示的是我爱你、他也爱你,只是,我爱你的程度,超过了他爱你的程度。缩减一下就是,我比他更加爱你。

——

上一部分内容,阅读起来有点让人头疼。

所列出的例子,在英语学习方面,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准确,二是揉碎。

汉语有没有相应的内容呢?当然有。

汉语作文,讲的是表达力、说服力、感染力。

其中,表达力,就是要准确和充分(以准确为主)。那部分内容,主要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说服力,主要强调化平面为立体,化口号式单句为整篇作章的轰炸,起承转合,君臣辅佐,最后形成逻辑畅通水到渠成无懈可击的实施方案。这一步,仍然需要准确和充分(以充分为主),主要实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最后一步感染力,就文学艺术化了。不再要求准确,反而要求静止中带有移动;也不要求充分,而讲究疏密得当胖瘦由心。最终,不是要说服谁,而是要激起受众的共鸣,感染受众,让受众发自内心的达到共情。

这些,属于简略内容,自然不容易理解,也不要求理解。

只要知道,汉语中,也有准确的要求,就行了。这点,也不需要过多的证明。

——

需要证明的是,汉语学习中的揉碎。

之所以需要证明,自然是因为很多学校,在汉语学习当中,没有进行过揉碎的训练。

训练一次,大家就都明白了。

——

来一个词:风。

七八月里,需要的就是风。本来也需要雨的,只因今年雨水偏多,就不要了。

风怎么了?风吹。

虽然只有两个字:风吹,但有主有谓,也可以说,已经构成句子了。

不过,把这样的句子写进作文里,明显谈不上文采,并且还不利于扩充字数。

加上宾语,就稻花吧。

风吹稻花,主谓宾,齐了。

只是,“风吹稻花”这样的句子,依然还是干巴巴的(“风吹稻花香两岸”属于诗歌,不讨论)。

咋办呢?

加定语,风,怎样的风;稻花,又是怎样的稻花。

吹稻花的风,就不能往狂风上想了。

可以说,缓缓的风、和熙的风。八月农历算秋天,因而可以说是金风。不带时间属性的清风、惠风,也行。

稻花,可以说沉甸甸的稻花,金色的稻花,带着丰收气息的稻花,等。

状语,形容吹,可以说缓缓地吹,也可以说势不可挡地吹。

连起来就是——

八月和熙的惠风,缓缓地、同时又势不可挡地吹动着沉甸甸的稻花。

这样的句子,就合格了。

咦,似乎没有揉碎的内容?其实可以有。

想把一个句子写得准确优美,通常会有个原句。现在就来个原句(该句来自某个贴吧):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