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尽可能地帮忙择菜、洗菜,观察曹英秀做菜,但自己并不上灶。
饭菜做好了,涂山也尽可能地端菜端饭上桌。
吃饭的时候,自然是军队那种“猛如虎”的状态。
饭后,涂山也尽可能地收拾饭桌,洗碗。
这样,几天之后,很多事情,就直接落到涂山肩上了。
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涂山热剩菜剩饭,尽量不弄新菜。
这些事情很琐碎,但归纳一下,其实就是:有态度,无技能。
三是日常。
不管父母在家不在家,涂山都做自己的事。
什么事?
一开始,是整理。
整理收拾涂山自己的房间。把一些不要的、没价值的,也没有什么纪念意义的东西,全部整理出来,丢掉。
在这个过程中,涂山注意收集原主的课本,尤其是初中以后的课本。
全部整理完,接受就是大扫除。
将桌单什么的,都洗了。
自己洗澡洗衣服什么的,就不用提了。
然后涂山就开始了学习。
——
关于学习,原主马正文,在学校里,属于下游状态。
如果他是最后几名,那么,他可能会自暴自弃,他父母也可能会放弃,而不是送他到昭德书院。
如果他是最后几名,他很可能会跟学校里面的一些人渣混在一起,也不会被同学们排挤了。
但他不是。全班50名同学,他长期排在30到35名。
当然,原主所在班级不是重点班。全年级七个班,共322名学生,涂山长期排名在200至250名之间。
——
涂山自己,前世自然是大学毕业。
不是什么重点大学,也不是三本。咳,其实就是二本。
不过,涂山高中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不是跟其他人相比,是跟马正文相比,算不错。
像原主学校这种情况,涂山在班上应该能排到10到15名,在年级应该能够排到70到100名。
可惜的是,现在的涂山,也不是当年的涂山。
当年学过的知识,涂山都忘得差不多了。
28岁的职场失意者,能记得多少高中知识?更何况之后,还经过了十来年的西游世界。
所以,现在的涂山,仅仅对高中知识有那么一点印象。
一切还需要重新学习。
——
在学习过程中,涂山发觉,原主马正文的记忆没什么用。
感觉那些记忆就像是计算机的硬盘,自己可以读取。
但做题需要的思考方式,则相当于计算机的程序,原主的记忆并没有。
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就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方向。
譬如碰见一个人,记忆会反映出,这个人是谁,并且还提供了初步的“善意对待”、“提防”、“尽量接近”的行动方向。
前面这些引号,是因为模糊,才打上的。
对人,涂山相信自己的阅历远胜原主,所以不会采纳那些模糊方向。对题,涂山认为,原主成绩那样差,那些模糊的思路多半也不靠谱。
所以涂山就完全靠自己,硬学。
——
就这样,开始学习之后,涂山发觉,自己的基础很不牢靠。
以数学为代表,就是,很多题都不会做。
不会做,怎么办呢?涂山就找以前的课本。
找高一,不行,就找初三的,再不行就找初二的。
这样几天之后,涂山就发现,以前的课本不齐,直接阻碍了自己的学习。
涂山理直气壮的找马正文要钱,说是到书店买书。
马正文倒也没有多问,直接给钱了。
给得不多,就100元钱。涂山再要了点零钱,说是方便乘车。
马正文又给了八元零钞。
然后涂山就出门了。
先乘车往市中区方向,然后转车,驱往远郊,
把自己埋藏的3800元钱取出来,再重返市区。
中途,看见一个废品收购站,下车了。
到收购站找书,倒也找到了两本自己正好缺失的初中教材。
——
出来之后,涂山就想,原主现在的高中知识,是建立在几年前的初中知识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涂山需要的初中课本,是几年前的课本,并不是现在的课本。
书店里有的,是现在的课本。自己需要的、几年前的课本,还是收购站里容易有。
于是涂山干脆不乘车了。
直接步行,再加不断问人,寻找一个又一个收购站。
中午饭,就直接在外面吃了。
一路走过来,初中课本很快就收集齐了。
高中课本,还缺失了两本历史,一本英语,一本地理。一直没有找到。
最后,在书店里,买齐了。
只不过,书店里买的地理,版本似乎有些不同。
不过,涂山想,跟其它知识不同,地理知识,应该以最新知识为准。学习书店买的新书,应该可以。
说到历史地理,就涉及到一个补充:原主马先文学的是文科。
——
书齐了,学习所需的笔、纸张也都有,涂山就开始了全负荷的学习。
只是全负荷,不是超负荷。
早晨,涂山有个晨跑。
原主马正文从不晨跑,那没关系。经过了昭德书院,涂山养成什么习惯都可以被理解。
涂山之所以晨跑,一个是,要表现出好孩子的状态,并且这个状态,还不能直接反馈给马高原曹英秀(不直接给他们带去好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涂山感觉原主的身体不够强壮。
涂山相信,原主受同学排挤,没有反抗力,一定跟原主瘦弱的身体有关系。
所以涂山就有了晨跑。
不仅如此,只要马高原曹英秀在家吃饭,涂山仍然坚持去择菜洗菜端菜洗碗。
晚上,涂山也睡得较早。一般到23点,就睡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