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说的某人跟某人的相处,一两个词就说清楚了。
譬如,汪三兴对贯红顺,那叫一个冷漠!
这种一两个词就说清楚的,归根到底,是因为不重要。
重要的,就不能这样去归纳了。
——
涂山与原主父母马高原、曹英秀的相处,要分成几种典型场合的相处。
一是相遇招呼。
这个已经说过一次了。前面在家门口等待,遇见马高原、曹英秀过来,然后开门,进去。那里,就有一个见面招呼。
涂山这边,突出了声音大、嗓门亮,像军人一样。
但是对曹秀英进一步的问话“事先也没个电话,突然就回来了”?涂山没理。
同时对马高原“那么大声干嘛!想吓死老子啊”的呵斥,涂山也没理。
没理,就是涂山刻意摆出来的态度。比起当场顶撞,程度要轻些。
后面肯定还会有打招呼的场合,到时候就不细说了。
二是日常相处。
日常相处,又包括了两种情况。
一是各作各的事。这部分,又有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
二是协作。
协作又分为三种,一是大家的事情共同做;二是父母的事情需要涂山协助;三是涂山的事情需要父母帮忙。
第一点大家的事情。由于这儿是家庭,家庭又以父母为代表,涂山还是未成年的高中生,所以大家的事情,看上去很像是父母的事情。
大家的事情,其实就是整个家庭会遇到的事情。譬如拆迁,再如楼下的找上门来说漏水。
这类事情,类似于涂山这种身份的孩子,很多都将其混淆为父母的事情,不管不问,漠不关心。
第二点,父母的事情需要涂山协助,字面上应该很容易理解,但实际生活中却很容易忽视。
明显归属于父母的事情,譬如上班、买菜等,好办。但那些事情,本来就不需要孩子协助。
可能很多人(包括孩子和家长)都会认为,这类事情,就是指家务事。其实不是。
这儿说的,父母需要孩子协助的事,如果孩子不协助,那个事情基本办不成,或者就算办成也极其困难。
很明显,家务事不是这样的。孩子不做家务,父母会辛苦一点,但程度不严重。
那么,第二点到底指那类事情呢?
指的是,父母与其他孩子的父母在一起攀比各自的孩子,也指父母遭受其他人奚落侮辱等等。
第三点,孩子需要父母帮助。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帮助必然是不同的。涂山高中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打扫等,都应该是本分。需要父母帮助的,主要是学费及学校规定应该缴纳的其它费用。
——
家务事,需要单独拿出来说说。
理论上说,孩子成年之前,都不需要做家务事。同时,理论上说,孩子成年了,就应该担负起做家务的担子。
但是,从不做到做,这中间还有一个会不会做的问题。
家务事里面,有简单劳动也有复杂劳动。诸如扫地、擦桌子、洗碗之类的,算简单劳动。诸如做菜做饭、布置房间收纳冗余等,则是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学习的。成年之前没学过,成年之后直接就是不会做。
简单劳动,也不是一点都不需要学习,它只是不需要大量的学习。另外,还有个劳动观念的培养问题。长期不做家务的孩子,意识上,会认为家务不关自己的事。有朝一日成年了,沉重的家务一下子压在肩上,他就承受不起。
——
所以,在成年之前,家长会让孩子做一起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同时也让孩子逐步的学习作家务的技能。
越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让孩子做的家务会越来越多,这也是正常的。有朝一日,孩子成年了,独自生活了,那些家务,就不会成为孩子的障碍。并且也有利于孩子教育培养他的再下一代。
所以,家务事算谁的,或者说,家务事本来应该归谁去做,这个问题很复杂。
从法律上讲,归父母,但一切按法律,孩子从来不做家务的话,孩子就独立不了。
这儿,千万别说孩子长大了请佣人做家务,因为那不符合国情。
此处还得按照国情去理解。孩子成长每到一定程度,就增加一些家务。
那么,涂山应该承担多少家务呢?
涂山有原主的记忆,能够搜索得出,原主以前做了些什么样的家务。
毫无疑问,家务做得非常之少。
如今,涂山号称,从昭德书院学成归来了。
在其父母的观念里,从昭德书院学成归来的孩子,就应该是好孩子。
好孩子,做的家务,肯定是比较多的。
所以涂山需要做,比原来更多的家务。
这,仅仅是从数量上说的。
具体内容上,就不完全是这样的了。
家中的家务,按房间区域划分,有父母房间的、自己房间的,和公共区域的,三大类。
自己房间的,涂山争取全部承担下来。哪怕是做得不怎么好,也尽量不让其父母插手。
父母房间的,涂山绝不插手,避免当小偷的嫌疑,也避免探知父母的隐私。
公共区域的家务,涂山可以做一些。做哪些,就有点讲究了。
涂山发觉,仅仅是完全承担自己房间的家务,就已经远超以前原主所做的家务了。于是,涂山决定,公共区域,自己就只做卫生。
哦,还可以加上择菜、端菜、收拾饭桌、洗碗等等。
那些事,是在小餐馆做熟了的。
至于切菜,还有上灶,就不做了。
——
典型场合的相处,除了前面列出的招呼和日常,还有第三类特殊场合。
特殊场合,也就是发生了特殊事情的场合。
从物理角度,可以分为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好理解。就是全家人一起出去。
出去干什么呢?旅游,当然可以。赴婚宴、生日宴,也可以。参加葬礼,仍然可以。
请进来,当然请的是别人。
别人,可以是父母的同事朋友,可以是涂山的同学朋友,还可以是亲戚,等等。
当然,涂山并不准备请任何同学朋友到家。
从人情的角度,又将这类特殊场合,以涂山父母境况等同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分为三种。
第一种等同,也就是泯灭于众生。
泯灭众生这个词,词典似乎没有收录,所以需要解释。
泯灭,指消失。泯灭众生,指消失于众生之中,就如黑色物体消失于黑色背景一样。注意,不是反人类的消灭众生。
泯灭众生最常见的,是参加旅行团,去旅游。
第二种,低于平均水平。那种场合下,其父母多半会受到鄙视、奚落。
第三种,高于平均水平。其父母会不会反过去鄙视、奚落别人,涂山将试目以待。
——
涂山回家后,直接面临的,就是日常相处。
对涂山而言,其实就是三种。
一是早晨见面打招呼。大嗓门,就用在这个时候。
二是吃饭。这个比较复杂。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