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明明白白我的清 > 第十六章 启帝基分封诸贝勒 定国制听政五大臣

第十六章 启帝基分封诸贝勒 定国制听政五大臣

古人云:“欲成大事者,必先立其根本;欲立根本者,必先建其根据地。”这一说法在我党建军初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先后建立了井冈山、海陆丰、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正是有了这些革命根据地,我党的大后方得以稳固,也正是有了稳固的大后方,我党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最终统一了全中国。然而据可靠记载,我党并不是首次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的。因为早在四百多年前,我们本卷书的主人公聪明的努尔哈赤就已经把这一理论运用地炉火纯青了。

在当时的东北大地上,努尔哈赤在北方统一了海西,东方与朝鲜交好,西方与蒙古各部通过联姻、会盟等友好外交政策进行征抚,南方与明王朝实行两面派、阳奉阴违。处理好了这各种关系,努尔哈赤决定建他几个根据地,于是在1587年在费阿拉建城称王,费阿拉是努尔哈赤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又过了几年,努尔哈赤迁都赫图阿拉,算是第二个根据地吧。有了根据地,后方得以稳固,努尔哈赤的势力也就不断壮大了,于是一个新的政权应运而生。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定国号后金。此时的后金,已今非昔比。《满洲实录》记载:“本地所产有明珠、人参、黑狐、元狐、红狐、貂鼠、猞猁狲、虎、豹、海獭、水獭、青鼠、黄鼠等皮,以备国用。抚顺、清河、宽甸、叆阳四处关口,互市交易,以通商贾。因此满清民殷国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清一代的根据地是经努尔哈赤一手创建、巩固并发展起来的。

既然建立了政权,有了根据地,就得完善各项制度了。于是努尔哈赤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整顿内政外交。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努尔哈赤很提倡民主,推行“议会制”。创立了以五大臣为主的议政会议和以四和硕贝勒为主的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后皇太极废止)。第二,经济方面,努尔哈赤大力度垦荒种田,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其间与明朝有过几次矛盾,后面会提到),逐步地使后金由牧猎经济转化为农耕经济。第三,军事上,早在1615年,为了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努尔哈赤就将原来的四旗扩编为满洲八旗,为以后向明朝宣战打下了军事基础。第四,文化上,经过十多年的修改和运用,满文已经趋于完备,通过吸收汉人中的知识分子,中原文化得以在女真部落里传播。第五,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尔哈赤让人在他的宫殿外面种了两棵树,如果百姓有想说的话或想提的建议就写下来挂在树上,隔几天就会有卫兵取下来送到努尔哈赤手里,这样就方便了努尔哈赤了解民情民意(与现在的举报箱、意见箱类似,看来努尔哈赤的思想还真是很超前啊)。

以上这些,是努尔哈赤在整顿内政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一个政权能在世间立足,不仅仅要有内政,还得有外交。于是努尔哈赤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他登基以来的远交近攻外交政策。1616年7月,派五大臣中的扈尔汉和安费扬古讨伐东海女真部的萨哈连部,夺取了三十六个村寨;同年八月,渡过黑龙江,强取了十一个村寨,黑龙江下游地区的使犬部和使鹿部臣服。努尔哈赤采取征抚兼施的政策,迅速取代了明朝对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的统治。彼时,后金已经控制了东到日本海,西到青海,南抵辽东,北至库页岛、外兴安领,西北至贝加尔湖的辽阔区域,领土面积达五百余万平方公里,与明朝所控制的范围几乎相当。

1617年正月,蒙古科尔沁部明安贝勒来朝觐,努尔哈赤大喜,宴请一个月而还。并言道:“尔部实乃吾外援尔,有尔,吾心安之!”努尔哈赤的外交政策确实很有成效,科尔沁部也确实不负众望,间接的替努尔哈赤稳定了后方,后来又随帝出征,可谓战功卓著。

按理说,这内政和外交都整顿好了这日子应该蒸蒸日上了才对啊!可事与愿违,后金这个新生的政权此时过得并不舒服。努尔哈赤也愁的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我也经常晚上睡不好觉,原因就在于想写好这本书,想着怎么把最真实的清朝历史还原给大家。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