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先是吏部尚书赵南星(东林党人)和左都御史高攀龙(东林党人)在同一天被免职,而接替他们的正是魏忠贤的心腹。排挤走了内阁、六部中的这些大boss,魏忠贤把枪口对准了杨涟。与杨涟一起战斗的还有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此六人身受酷刑,或杀或流放,结局极是悲惨。这次事件被称作“六君子事件”。
我们用脚趾头去想也能想得到,这些空出来的职位都被魏忠贤的人补了缺。至此,大明帝国的文官集团被推翻了。
如果当初他所安排在各自职位上的人都是愚蠢如猪的庸才,还可算得上大明的幸运,比如左都督田尔耕做得一手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肘子;御史李蕃原来是个杀猪的,那家伙杀猪菜做得那叫一个好吃啊;给事中李鲁生是粤菜厨师中的佼佼者;左都御史周应秋做得猪手远近闻名(实在是没有那个口福啊),这些人可都算得上是饭桶级别的,有吃的什么事儿都好办,不,是有原材料啥事儿都好办,自己下厨,啥都搞定。他们这些人即使作恶也只是小恶,成不了气候,可他们毕竟是少数,阉党里的能人还是有很多的。
顾秉谦、魏广微、许显纯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顾秉谦,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历任编修,累官至礼部右侍郎。魏忠贤掌权后,率先趋附,后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晋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改建极殿大学士,少师。叶向高被罢免后,继任首辅。“六君子”命案就是他起草的圣旨,可为大奸大恶。最终客死他乡,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魏广微,河南大名府开州南乐县(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天启初,依附魏忠贤,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时人称魏忠贤为“内魏公”,他为“外魏公”。“六君子”的被捕,他参与了策划。后因为忤逆魏忠贤,被罢官。
许显纯,河北定兴人。武进士出身,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副军长级,如大城市城防司令),与田尔耕、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依附魏忠贤,是“五彪”之一,曾杀害“六君子”、“七君子”等东林党领袖人物。崇祯帝即位后被处斩。
这些聪明人做起恶来那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没有什么恶能与之比拟的了。
对内,魏忠贤扰乱朝政;对外守辽大将熊廷弼也被他冤枉致死,传首九边,就当年那个冷藏技术,传完之后估计早就臭不可闻了。北方防线犹如熊大人的头颅一样,也已经臭不可闻,一发不可收拾了。
此时的魏忠贤的权势已经很大了,一个很好的体现就是国人只知道九千岁,而不知道有皇帝。就连游湖的船,魏忠贤的就比皇帝的大,这让天启帝很是窝火,愤怒之下跳进了湖里。魏忠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天启帝从湖里救上来。
自那以后,天启帝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天启七年,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终于扔掉了手里的锯子、斧子、锛子、凿子、钎子、墨斗等工具,躺在了床上,用个文词,皇帝抱恙了。虽然经过医治,病情有所好转,但他依然每日声色犬马,夜夜笙歌逐渐掏空了身子。尚书霍维华进献了一种“仙药”,名曰灵露饮,说服用之后能立竿见影,健康长寿(貌似明朝的这些皇帝对这个丹药、仙露之类的补品很是钟爱),朱木匠服用之后果然神清气爽。于是日日服用,以求长生不老,结果全身浮肿,卧床不起。八月二十二日,顶尖的木匠朱由校崩,庙号熹宗。
朱由校死后三日(1627年八月二十五日),其弟信王朱由检即位,是为崇祯。
朱由校临死前,把朱由检叫到床前。说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要求朱由检做尧舜那样的明君,光耀大明王朝;第二件事,继续重用魏忠贤。而此时的魏忠贤就在他的床前跪着,魏忠贤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在眼前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这儿马失了前蹄,被这个毛头小子打败了。
朱由校的这两句遗言可以这样理解,由检吾弟啊!你以后啊!要少喝水;让他们做菜做饭的时候,多放点而盐,多用咸的(贤)。朱由检心里默默地说道,mmp,我的亲哥哥诶,你这要求臣弟做不到哇!因为这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魏忠贤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朱由校死后,他确确实实感到了危机,这是他从当时一同在床边的朱由检眼里看到的。这么多年他也不是白混的,很快就有了对策。他首先把朱由校的尸体放置不发丧,然后与手下的什么“五虎”“五彪”等人商量,要不要造反。
他的手下崔呈秀(五虎之首,兵部尚书),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这种忠心也是有限度的,他可以因为侍奉魏忠贤而遭万人唾骂,但绝不可被日后的帝王指为叛党。尽管挨雷劈的事儿他做了不少,但这件事,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来的(毕竟他身上还是有着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的)。于是他跟魏忠贤说,恐怕现在造反还不是时候。魏忠贤不明白,崔呈秀就直接说了,恐怕这会儿称帝不顺民意啊!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魏忠贤并没有控制军队。
朱由检从容地登上帝位之后,魏忠贤并没有很着急,在他内心里,大明帝国这些皇帝都有一个通病,太好忽悠了。你稍微一引导,就会沿着你设定好的方向走下去,并且这些皇帝都是好色之徒。崇祯和魏忠贤两人之间的斗智斗勇就此展开。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