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努尔哈赤已经由温顺猫变成了凶猛虎。李司令愣是看不到呢?内中原因值得推敲一番。有人说,李司令与努尔哈赤有染。在我看来,说他俩有染确实说得通;但我更倾向于努尔哈赤太善于韬光养晦了,简单来说就是太能装了;还有李司令过于骄傲。咱们先从头说起,当年李成梁率领的明军误杀了他的五个至亲(爷爷,爸爸,堂姐,堂姐夫(兼舅舅))。努尔哈赤仅仅是责问了几句,就不了了之了。而且还得到了甜头--委任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事后并未找明军算账,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尼堪外兰。
这样就给了李成梁司令一个信号,这小子可以利用,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本性就是一只温顺的猫。
努尔哈赤那面开始了复仇之路,李司令愈发的感觉明朝官场的潜规则。大明皇帝就是猎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因为戚继光总兵的下场就是鲜活的例子,戚继光在任上,把大明的边防打造的固若金汤,实现了边境无战事。以至于蒙古的俺答汗弃蓟门而不打,专去找李成梁的麻烦。这样也就给了李成梁机会,让他一次次的得到功劳。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戚继光总兵在万历小儿的眼里就是可有可无的了,在张居正事件中,一撸到底,成了平民,抑郁而终。而李成梁就不同了,他戍守的那个地方依然很动荡,所以他依然得帮着大明王朝站岗放哨。
这件事之后,李成梁想了很久,内心也挣扎了很久。皇帝这个人吧,那可是说翻脸就翻脸呐。我纵有千万般抱负又能怎么样呢?到时候还不是皇帝小儿的一句话,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有可能丧命也未可知。于是,这个满怀抱负的李司令决定,在皇帝对自己翻脸之前,铺好自己的后路,最次也得保住自己的小命啊!
最终,这位曾经发誓要戍守大明王朝东北大门的司令,陪着这个日渐衰落的帝国堕落了。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司令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表演,并且表演得很精彩。他就是要用战功来像万历表明自己在辽东还是有价值的。还别说,表演还是有效果的。他不仅得到了赏赐,还获得了皇帝的赞誉。同时,这一次表演,也激发了努尔哈赤的复仇斗志。另一方面,把我们的李成梁司令推向了堕落的深渊,从此李成梁司令堕落的一发不可收拾了。
在这之后,李成梁司令又表演了很多次,每次表演都很到位,获得了无上成功。让明朝统治者充分认识了它的价值,可以说他对外作战并不是想让边境安定,只是为了自己的武功,获得朝廷的赏赐和认可(并不是说他以前也这么想,只是现在他的想法变了)。李成梁司令也堕落的不成样子了。
李司令刚做官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官位(辽东镇总兵,太子少保,宁远伯)、金钱、荣誉,可以说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然而在这些身外之物的诱惑下,他长期笃信的价值观崩塌了,虽然他打得过敌人的马刀,长矛,但在这些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李司令投降了。最终在享受中沉沦,并灭亡了。
李成梁。一个谜一样的男人,拥有极大武功,在他任辽东总兵的30年中,确保了辽东安定。然而,这些武功,并不能掩盖他的穷奢极欲。
传闻,李成梁很骄纵,也很奢侈。他搜刮辽东军民的民脂民膏尽归己有,用这些钱财来贿赂朝中重臣,为自己铺路。有记载称,他家里很大,方圆十多里。有固定的舞者3000余人(堪比总政文工团的编制),很是壮观。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