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明明白白我的清 > 第八章 兴基业阿拉称王 展实力力克九部

第八章 兴基业阿拉称王 展实力力克九部

努尔哈赤于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用报“父祖之仇”的借口,在建州起兵攻打尼堪外兰,攻取图伦城。先后攻克征服了苏克素浒河部,董鄂部,浑河部,哲陈部和完颜部。至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用差不多五年的时间,武力统一了除长白山三部(鸭绿江部,纳殷部和朱舍里部)外的建州五部,势力愈发强大起来。

在这期间建州女真这边是能打的基本上都被努尔哈赤打服了;不能打的也都很自觉,甘愿当努尔哈赤的顺民。努尔哈赤又有点膨胀了,总觉得我打了这么多的胜仗,小弟乌央乌央的,可总觉得差点儿意思呢?到底差点儿什么呢?老努同志考虑了很久也没有想起来到底差点儿什么,直到有一天,与额亦都等一众将领外出检阅部队才突然醒悟。我现在好歹也是建州女真的扛把子了,怎么能还住在原来挤挤嚓嚓的小房子里呢?于是一个想法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了,那就是建立一个都城。最终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都城这一计划提上了日程。

其实老努同志这种心理也是很好理解的。就好像一个穷光蛋,突然有一天买彩票中了一千万,那他肯定会乐坏了。心里想的肯定是买套好别墅住住,买辆好车开开。车子吧,不说奔驰宝马保时捷,弄辆一汽奔腾啥的总该不过分吧;在说房子,不要说豪华别墅,海景房,弄一套100平以上的大三居还是绰绰有余的吧(可不是按现在的房价和通货来算的啊)!事实上,努尔哈赤造的这个城,别说海景房,豪华别墅了,连大三居都挨不上,多说算个小三居。因为这个城实在是有点寒酸,比那大明的紫禁城差着可有十万八千里。怪不得努尔哈赤的后代子孙们死活也要把明朝皇帝撵出紫禁城,自己坐在金銮殿上,原来都是有历史渊源的。

这座城被人称作费阿拉,建在呼兰哈达之下。呼兰哈达是满语hu lan ha da的对音,“呼兰”指烟筒,“哈达”指山峰,也就是说费阿拉在烟筒山下。虽说名字不好听,但地势很好,很佩服当年给努尔哈赤看风水那个人。这里三面环山,分别为东鸡鸣山,南哈尔撒山,西烟筒山;一面临水,苏克素浒河支流--嘉哈河(二道河)与硕里加河(首里口河)。确实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靠山傍水,进可攻退可守,加之风景格外优美,建都城是再好不过了。

地势好,景色好,几乎是无可挑剔了,但是有一点不好--城太破(与大明紫禁城相比,较之以前还是有进步的)。虽然城很破,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费阿拉城也分外城、内城和栅城。前面说到女真人的城墙,大多数是用木头桩子架的。费阿拉的城墙继承并改进了这种传统。

外城,顾名思义,就是最外围的墙。外城大概一圈十里左右,先用石头打下地基,砌三尺左右,然后在上面铺上椽木;再用石头砌,如此反复,垛个十多尺就ok了,里外用黏泥糊上。外城上没有雉堞、射台、隔台和壕子。外城门就直接用块木板搞掂,没有锁;拿根木桩往门上一横就当上锁了。在城墙上有用茅草搭成的敌楼,这也算是有点进步了。

内城大概周长两里左右,筑城的方法与外城相同,只不过多了雉堞和隔台。从东到西,设置瞭望台,不过比敌楼差点儿,顶上没盖儿,与地面有楼梯相连。还有一大不同就是内城没有城门(相对比较安全了,用不着天天拿块门板去挡着了)。

在内城以内是栅城。之所以叫栅城,就是因为这城是有木栅围筑而成。城中设有神殿,鼓楼,议事厅,行廊等建筑。楼高三层,上面盖丹青琉璃瓦,墙涂石灰,墙壁上绘有人物图腾,柱子上刻有图案。

三堵墙把费阿拉城分成了四部分。第一重,栅城内为努尔哈赤居住和行使权力之所。第二重,内层中有居民一百来户,住的是努尔哈赤的亲近族类。第三重,外城中有居民三百来户,住的是努尔哈赤诸将和家眷。第四重,外城外有居民四百来户,住的是军人,工匠等人。费阿拉城大约住了一千来户人家,人口近万人,成了那会儿建州女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要说这么大个城,居民的饮水问题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可在当年就跟闹着玩儿似的。方圆十余里的费阿拉城只有四五口井,而且水量还不大,于是城中人就“伐冰于川,担曳输入,朝夕不绝”。这也就是说万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再完美的事也会有瑕疵的。

城建完了,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一帮将领们闲的都没事干了。一天,以五大臣为首的众将领找到努尔哈赤一致请求努尔哈赤在新城费阿拉“称王”。努尔哈赤一再推辞。众将领说道:“如今我们建州女真已是今非昔比了,人口众多,战将如云,特别是我们拥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万五千余人的军队。您应该顺应潮流,称王以统建州。”努尔哈赤只好答应下来,于是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在费阿拉“称王”,自称“女真国聪睿贝勒”。史料记载为“上始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法制以立”。虽然表面上还接受明朝的领导,但已经正式成为建州的王了。

这会儿估计努尔哈赤的霉运早就用完了,不像之前被人追杀,被继母撵出家门那样了。在他的好日子蒸蒸日上的时候,老天爷又给了他一份大礼--龚正陆(六)。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