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安排完工作,刘一凡回到办公室准备研究下枪炮膛线问题,现有的后膛炮弹用的还是复杂的后装脱壳尾冀弹,导制炮弹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上次与蒙古人大战时总共库存才三百多发弹,基本消耗一空的原因,现有工艺的炮弹工艺复杂,成本高,是之前没有合适材料妥协的产物,现在不同了,有了合金,炮膛的螺旋膛线可以加工出来了,那后世普通使用的普通炮弹是不是可以搞一搞。成本啊,普通炮弹成本肯定要低得多,除了密合膛线的炮弹铜带部分成本高些外,别的部分可以直接铸出型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了,而且有了合金刀具后,可以保证炮弹与火炮口径的密合的良品率,这也是之前刘一凡没搞这些的原因,没有坚硬的刀具根本保证不了加工尺寸的一致性。
想到这,刘一凡开始设计新式火炮的加工图,炮口直径还是九十毫米口径,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这个口径足够大了,最主要是炮膛有足够的空间伸进刀具进行加工,也只能先解决火炮问题,步枪的口径太小,目前没有合适拉床之前,无法解决。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现代火炮从原理上说并不复杂,最基本的就是利用火药燃烧后产生的膨胀气体推动弹体,弹体在经过膛线的摩擦产生旋转力后,以圆周旋转姿态飞出炮口,这样在遇空气阻力后,弹丸在旋转惯性下不会产生乱飞和翻滚的问题,在飞到目标后,由弹体前端的碰炸引信引燃弹体内火药,爆炸摧毁目标,由于有旋转惯性,所以指向性很好,在固定装药下,只要测定调整不同炮口高度后就可以精确射程的远近。而刘一凡现在也不用后世必备的各类炮弹,只要榴弹就好,足够用了,别的弹种目前基本不需要。
原理容易,想造出来却不太容易,好在刘一凡只要满足能用就行,也不用向后世要求那么高,统一口径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加要设备,只需要更换刀头,就可加工炮膛,膛线问题算是比较难的,这需要一套专门拉膛刀具,好在现有有了一定工业基础,费些事还是能搞出来的。如果说最麻烦的就是新式炮弹问题,在这方面刘一凡没向后世一样选择车床加工钢体弹壳,首先这样成本比较高,其次也没那多车床专门用于加工炮弹,直接铸出弹体后,只要进行简单外圆尺寸加工,余量小,难度小,加工速度快,很适合现有的工艺水平,最主要的是目前火炮用的还是黑火药呢,燃压小,对弹体强度要求低,这也是刘一凡敢于用铸体弹的原因。后世的中国的迫击炮大部分还是铸壳呢。其实还有一原因就是,目前对炮击的距离没太远要求,距离一两里内就足够用了,太远了,不能保证精确外,黑火药也没有那么大的推力。
从七月到八月间,刘一凡一直在搞新式刀具应用,从缓慢二冲柴油发动机的研制到新式膛线炮及炮弹的批量生产,基本没有一点空余,各顶生产规范都需要刘一凡一点点实验确认后才能实行,目前岛上技术力量就这样,刘一凡负责指导方向后,定下具体生产任务,下面匠人们才能按步实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想想几年前这些还是只能修补兵器的匠人,现在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现代化生产了,刘一凡可是花了大量心思培训的,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岛上培养的那些学生们目前还在学习阶段,根本派不上用场。刘一凡只得劳心劳力。
八月末,岛外又来了几艘商货,上次来的蒙古使者又来了,带着的还是上次的大蒙古国探马赤军史天泽大帅帐下把总——孔元。听到这个消息,刘一凡放下手中正画的的炮弹修改方案,这才几个月时间,蒙古人又来了,看来需求甚至迫啊,蒙古人看来对火炮的需求很是上心啊。
刘一凡内陆消息不通,根本不知道,还真是这情况,忽必烈在成功消除内乱,整合大蒙古国后,又发起了新一轮对南宋的进攻,而这次又栽在合州钓鱼城下,地势险峻加上南宋有了简易的火炮,蒙古大军对此城根本毫无办法,历史上此城坚守了36年之久,足见特殊位置的险要根本不是只有投石机的蒙古人能打得下的。这也是蒙古人急于交易火炮的原因。
此次依旧,还是把孔元带到码头临时仓库里进行谈判,见面刘一凡就不客气地放话,如果没有新内容就免谈了。
这次孔元来还是有些底气的,蒙古大汗急于攻下此城报父汗之仇,又听得史天泽极力吹捧的火炮威力,也是下了血本,从蒙古国库中拨出了黄金、白银等贵重钱物折合白银六十余万两,总数照刘一凡所提的至少百万两还差不少,史天泽献策,海贼不是要人口和土地吗,不行从辽东给他让出一块地来。
辽东苦寒,地广人稀,对蒙古人来说除了保持军事意义上的存在外,其它价值不大,而且史天泽也留有一手,海贼集中在岛上不好打,如果给他们分散拖到辽东,没有了海的阻隔,面对一马平川的辽东平原,正是蒙古铁骑发挥优势所在地,日后可能翻脸,很容易就能吃掉海贼在辽东的一部兵力,可以消弱对手。而且不是可能,肯定会翻脸的,大汗根本不能允许辽阔的大蒙古国土上存在这么股莫名其妙的势力。以海贼短期占地换得火器,怎么看都是个合适的买卖。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