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元青瓷 > 第四十一章 粮食问题

第四十一章 粮食问题

从海水提炼盐取得了成功,刘一凡开始着手加工盐的生产量,不过靠自然蒸发还是慢些,毕竟库页岛的温度没有南方有优势。气温还是低些,而且夏季后,岛上开始多雨,为了加快盐的提取,刘一凡特意打造了大量的烘干托板,开始传统的煮海盐,岛的产木材资源多,不用可惜了,传统上都是用铁锅,不过平托板打制简单,加热效率也高些,盐更方便收集些,一时间据点外浓烟四起,找大量干燥的木材不容易,湿的木材也对付用。不过这样效率也很快,几天的功夫,大量的粗盐被炼制出来,一时间装盐的陶罐都不够用了,为此刘一凡又下令烧制了一大批土陶罐,不求精细,只是结实能用就行。

岛上众人干得也很开心,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盐就是一种财富,从以前能吃上盐都是幸福到现在海量的盐被自己亲手提炼出来,成小山似的堆在一起,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大家一时有些无所适从。

看盐的产量有些规模了,刘一凡叫来了郭继武,准备开拓盐的销路,郭继武幸福地看着成堆的装盐陶罐,拍胸脯给刘一凡打保票,肯定能卖出去。既然这样,岛上的船还有几艘,刘一凡除了留一艘船运些硫磺和应急运输外,其余的都派给了郭继武,装载了大量的粗盐和一部分过滤后提炼的细盐。并告诉郭继武,可以回黑风山找郭继文商量,这么大量的盐不说销售不容易,而且贩私盐也是很危险的事。现在北方地区的形势还是有些混乱,蒙古人的势力仅在中心地带,谨慎好些。刘一凡可不想现在就招来蒙古大军的清剿。闷头发展才是王道。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什么时候都适用了。

码头上,刘一凡挥手送别郭继武带着船队奔向对岸辽东。开拓财源就看这批盐卖得怎么样了,对盐价,刘一凡直接放手给郭继武,能卖多少是多少,毕竟他才是地头蛇,人头熟,地面上也熟。

回到据点自己办公房处,刘一凡也没闲着,现在已经六月中旬了,之前种下的粮食也快到收获的季节,到农场查看一圈,农作物长势不错,小麦麦穗已经沉甸甸的了,正由青变黄中,看着就喜人。望着眼前的一望无际的麦田,刘一凡心中也是幸福满满,收获在即,缺粮的问题马上要解决了。看这长势,估计亩产比预计的会多得多。这也利益于此地土地肥沃。估摸着算了这两千多亩地的产量得不少啊,来年即使再多招些人也足够了。

刚想到这,刘一凡突然意识到个问题,马上要收粮了,这么多粮食还没粮仓呢,这要赶上雨季,一年的收成可就要泡汤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