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天启五十年 > 第三十五章 最后通牒

第三十五章 最后通牒

七月十一日,孙传庭终于率军抵达了淮安以北十五里。由于一路上劫掠而来,行军速度根本上不去,原本三天的路程,硬是走了六天。抵达淮安后,孙传庭立刻扎营,开始整饬军纪,毕竟大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士兵要是再想着“白银子,花姑娘”,那自己真得以死谢罪了。

然而就在同一日,北京税关衙门突然向天启报告,北上的漕运粮船断了。众所周知,漕运对于北直隶来说就是一条生命线,超过一半的粮食都要依靠漕运从江浙运往北方,漕运如果中断,那么等待北直隶的就是大饥荒。

“着工部、户部立刻彻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天启一刻也不敢耽搁,因为他知道河北、山东等地刚刚被孙传庭强行征了粮食,老百姓家里很可能颗粒无存,这个时候如果漕运再不跟上,那绝对会激起民变的。

第二天,户部尚书李汝华就向天启回报了事情的原委,倒不是他效率有多高,纯粹因为他是个中知情人。

“万岁,河槽并无问题,漕运总督回报,说是运粮船在淮安被截住了,淮王不许他们北上。”

天启闻言愣住了,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淮安的漕运总督。他顿时感到有些头晕眼花,身旁的魏忠贤赶紧上来搀扶着他坐下。淮安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旧城背靠淮河始建于东晋,宋元时在旧城北边建了一座新城,两座城之间便是漕运粮道,而到了本朝嘉靖年间,为了防备倭寇,又在淮安新城旧城之间建造了一座联城,将河槽保护起来,同时形成了三城连坐的庞大规模,南北绵延十余里,光水门就有四座之多,可谓气势磅礴,而漕运总督府正坐落在新城正中心,总管整个河槽运输。

此时淮王的七万大军就龟缩在城中以逸待劳,更令人头疼的是,明朝正好是黄河“夺淮入海”时期,原本背靠淮河的淮安城变成了背靠黄河,这又是一条地上天堑,孙传庭大军就连围困都做不到,要打就只能强攻。

“万岁,您赶快想想办法吧,京城的粮价已经开始上涨了,如果漕运中断的消息散播开来,百姓惊慌,恐生激变呐。”李汝华的话在天启耳朵里,怎么听怎么像威胁,他挥挥手让李汝华先走,自己则陷入了沉默之中。

天启思考着,如今要解决漕运就必须快速攻下淮安,而淮安又是坚城,靠人命去堆显然不现实,那要如何才能迅速地夺下淮安呢?天启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一个东西,黄河大堤!

淮安背靠黄河,身后便是五米多高的黄河大堤,只要掘开一口,奔涌而出的河水顷刻间便能水淹七百里,这样淮安倒是能够短时间攻下来,但是后续收尾又该怎么办呢?水灾之后必定大疫,届时苏北怕是要变成人间地狱,同时大明王朝苦心治理黄河多年的“束水攻沙,河湖体系”也可能毁于一旦。一想到这些,天启又犹豫了,“求求你们,不要再逼我了。”天启如是想到。

七月十四日,天启遣使者入淮安城,传圣谕:“淮王起兵谋反,本已大逆不道,朕怀恻隐之心,不想深究。然近日惊闻漕粮阻绝,淮王岂不视河北百万庶黎为蝼蚁?朕痛心疾首,以为人祸,今日特遣使闻之,漕粮三日不通,朕定掘河湟,以尔陪葬。”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