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施施然步入沈阳城中,一路上见不到太多的刀兵痕迹,只有偶尔荷枪实弹路过的巡防卫兵在提醒他们,这里仍然是大明帝国的东方前线。
周永春安排杨涟和魏忠贤分别在巡抚府中住下,当夜又在本地一处酒楼中宴请二人,谓之接风洗尘。
一夜笙歌后,第二天,一行四人便开始各处走访,从抚顺到西平,历时十天,前后视察了六座城池。
十二月十三日,巡察二人组总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杨涟关于辽东巡视的报告也出炉了,于是决定明日就启程回京。
“熊大人,天使明天就走了,那宫里来的人咱们是不是也打点一二?”周永春久为疆臣,对于应付巡访,自有一套心得体会。
熊廷弼却不以为然,他是御史出身,和杨涟一样,他对宦官也是全无好感,“贿赂中官,少则五百,多则一千,有这些个钱,不如给营兵多备几杆枪。”
“熊大人此言差矣,中官得了银子,你我在万岁面前才有脸面,到时候银子要多少有多少。若是不花这千百两孝敬,就算他杨涟口吐莲花,咱们恐怕也没个好结果啊。”
熊廷弼一时语塞,摆摆手,“周大人自己琢磨吧,总之,送了孝敬,我摊一半便是。”
十二月十九日,辽东巡视组顺利回京述职。当日朝会,杨涟公开宣读了他的巡视报告。
“……会逢腊月,沈阳虽处战地,然百姓亦张灯结彩以待年节,此为民心之安。关东二十七城,戒备森严,荷戈之士,朝暮不辍。更有通勤铁马,日日往来州县,但有风吹草动,沈阳日可闻报,此为军心之安。臣按巡抚,按经略,驻守辽东二年有奇,然日日拜于尚方宝剑,感念圣眷之语时亦言表,此为臣心之安。有此三安,是以为大治也。”
杨涟这份报告令满朝文武跌破眼镜,人人皆知杨涟为东林党鞭,而此次出巡,他不仅没有公报私仇,反而对辽东文武大为赞赏,不由得让人怀疑他的立场。
杨涟念完,群臣鸦雀无声,天启心里倒是一乐,面带微笑地看着台下人,个中表情之丰富,令人玩味。
“杨爱卿这封奏疏写的不错,有理有据,诸位意下如何?”天启看气氛有点尴尬,于是主动挑起话头。
“杨大人真乃能臣,观察细致,节制准确,所言鞭辟入里,所想忧国忧民,臣以为,陛下当赏!”亓诗教见杨涟这么给面子,当下便决定投桃报李,为他邀功请赏。
亓诗教的话引来齐楚两党一阵附和,刘一燝和韩癀在人群中对视一眼,各自心领神会。
“陛下,杨涟东巡有功,臣以为可封左佥都御史。”刘一燝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他作为内阁首辅,倒是有资格向皇帝提出加官的建议,不过他选择的说话时机,却是相当的老辣。他抢在皇帝开口之前提出这个建议,那么将来封赏下来,就是他刘一燝请来的赏,为杨涟请赏的功劳就不会落在外人手里。
天启心情大好,于是从善如流,“就依刘阁老所言。”
回到乾清宫,魏忠贤早已等候在一旁。
“给朕说说,辽东是个什么去处?”
“回万岁,辽东可是个好地方,特产是海参,奴才这次带回来不少呢!回头让御膳房做些粥给万岁补补。”魏忠贤一说起这个,顿时眉飞色舞。
“打住打住,合着你跑到辽东胡吃海塞去了?朕交代你的事儿呢?”
魏忠贤闻言一愣,转头赶紧赔笑,“哎呦,皇上啊,辽东那地方现在可太平着呢,跟关内也没啥两样,就是路上的兵丁多了些,奴才盯着那锃光瓦亮的刀片子,心里总不踏实。”
魏忠贤这话又褒又贬,全凭听话的人心里怎么想,你要往好了想,那他说的就是好话,往坏了想,那他说的话就是坏话。
天启心里自然是偏向周熊二人,所以全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当是魏忠贤夸他们,心情更好了几分。
“不错,这次巡视辽东,你也有功劳,赏你一千两银子。”
魏忠贤赶紧跪下来叩谢皇恩,心里乐开了花,出门一趟,里外赚了两千两白银,这买卖可真好做!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