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能闲上两天了,他可不想总在外面跑。这么冷的天,在家里待着多好啊。而且,他脸上还有伤呢!
用厚厚的围脖围着伤口,一点不敢露出来,怕冻了伤口。
伤口结了痂,又被围脖围着,这让赵毅觉得奇痒无比,非常难受。
赵毅在家待着不出门,享受着这半年多来,难得的清闲。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就是他现在最大的快乐了。
可是在赵家之外,却是处处热闹非凡。
要过年了,而且是在繁华的大宋汴京城,怎么能不热闹呢?
街上处处都是行人,摩肩擦踵。
挑挑的,担担的,摆摊的,推车的,走街串巷的,不停吆喝。
拉男的,拽女的,扶老的,抱幼的,提着抱着买的大包小包的东西,笑声不停……
大宋,非常的繁华。有多繁华呢?这样说吧,大概中国古代最繁华的时期,就是北宋了。
大宋的繁华,不同于其它朝代的盛世。
汉唐的盛世,是向外族耀武扬威,兵峰强盛。
明清的盛世,也只是朝廷有一段的和平时期,农民起义少了,就是盛世了。
可大宋的盛世,是真正的繁华。
北宋时期城市生活的繁华,从张哲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见一斑。
唐朝虽盛,却还有坊市、夜禁制度,人们连生活都不自由,更遑论其它。
到了宋朝,已无特别管制,在主要城市,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方式。
勾栏瓦肆,也就是表演各种娱乐节目的综合性戏院,以及饮食、旅店、医药、茶楼、浴室、仓储租赁、字画装裱等等服务业都大为勃兴伴。
随着这些异常活跃的经济活动,北宋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灯箱广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的东京汴梁城,水路运输非常发达,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981年,汴京城汴水的运输量是400万石。
995年,就增长成为了580万石。
等到宋仁宗时期,汴水每年的运输量是800万石。
水路运输的发达,显示着北宋内贸的来往频繁。
关键的一点是,北宋并非是一城(汴梁)独大,而是均衡发展。
除首都之外,北宋的洛阳、杭州、扬州、大名、商丘、苏州、荆州、广州、成都、福州、长沙、泉州等等,都是当时,最著名的繁华都市。
与内贸繁荣相比对的,还有外贸的勃兴。
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五地设市舶司,使北宋的外贸规模成倍的增长。
到了北宋中期,光以上几处市舶司的外贸收入,就达每年63万贯(一贯是一千铜钱),相当于六亿多人民币。
可是,要知道北宋的购买力,比现在的人民币要好的多。
城市效应的集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进而间接的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这在如今看来,也是相当了得的。事实上,将北宋冠以“现代化国家”毫不为过。在物质生活上,十二世纪的中国无疑已领先世界各国。
日子好过了。闲暇之余才能做些其他事情。
比如生孩子,口袋有钱手中有粮,自然无需担心孩子生下来后没能力抚养。于是,北宋也成为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而快速增长的人口,又更增添了大宋的繁华……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