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账房速成班”的事终于走上了正轨,托曹庆喜的福,他这次帮忙请过来的账房老师是位有真本事的先生,不但自己做账多年,实务经验丰富,还思维开阔,能与时俱进。他在教授传统记账技术的基础上,还教授了复式记账法,用的讲义是去年刚出版的《银行簿记学》,教授的内容都是当时会计学上最前沿的知识。
拜这位老先生所赐,培训班的同学都学到了真本事,结业后被一些商号争相聘请,以后养活自己,完成学习,至少在经济上是没有问题了。
这件事给六子很深得触动,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又多了一层理解。
四月初的时候,毕业班的同学终于收到了学校布告,通知于四月十日举行毕业典礼,要求同学们着盛装出席,并且鼓励大家邀请家长们来参加典礼仪式。
老爹不在家,老娘本不愿意抛头露面,但是耐不住三小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一起去。六子看到公告后就托人带信给德明表哥,请他来参加吉春的毕业典礼,但是直到要出发了,也没有见到人影。吉春虽然面上还是一副嘻嘻哈哈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是六子还是感觉的出,他心里有点遗憾,有点不爽。
一行人赶到大礼堂的时候,礼堂已经快坐满了,六子先把老娘安置在家属区坐好,然后回到前面的学员区。
约摸九点半的样子,六子发现白校长陪着一行人在主席台上坐定,居中坐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人,面容清瘦,眼窝稍微有点深,看起来很有气势,估计是位级别不低的官员,在他左手边是新民沈知府,右边是白校长。
待礼堂静下来,白校长站起身来,朝旁边的大官致意了一下,来到主席台边的讲台前,朝着台下鞠了一躬,然后开口道“各位嘉宾,各位同学,今天是新民学堂第一届初小的毕业典礼之日,感谢各位能拨冗前来,今天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东三省将军事务大臣徐世昌总督莅临现场观礼.....”
这时居中而坐的老者起身向全场示意了一下,“哗”,瞬时会场沸腾了。
六子就听见后面不知哪个家长在感叹“我的妈呀,我居然和东三省总督同坐一屋,哈哈......”
六子也楞了,心里瞎猜“总督这么大的官怎么到我们这个小学校来观礼了?”
其实,这里面还真有六子一份原因。当年新民学堂成立时,作为全省第一所新式学堂被天津大公报、上海申报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报道过,还以一个军人、一个孩童、一个校长的故事进行过专题报道,在全国可是引起了一片轰动。
在当时革新就是政治正确的大语境下,徐总督更是将其当做一项善政向朝廷报功,还受到朝廷嘉奖,所以他一直将这个新民学堂记在心里。
这次他收到沈知府报告,得知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就表示要来现场观礼。毕业典礼一直拖到现在才办,就是在配合总督大人的日程。
古今的典礼大概都是这个套路,主题通常都是领导讲话,这次也不例外,白校长铺垫完后,徐总督就上台讲话了,讲话很长,归纳起来中心意思就是“学习致用,报效家国,做个对朝廷、对皇帝、对人民有用的人”。
等徐总督的讲话完毕,下一个仪式,就是以六子为代表的年级前十名学生,上台接受总督大人亲手颁发的毕业证书,随着“啪”一声,一股火光腾起,镁粉燃烧的烟气飘到鼻端,六子仿佛又看到前世电视里学生毕业合影的情景,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前十名授予毕业证书的机会被总督用了,剩下的同学十个一组上台接受白校长亲自授予的毕业证书。
校长几乎认识这个学校的每一名同学,所以在授证时还会勉励同学两句。就这样只到中午,整个典礼仪式才完成,至此,六子他们已经是社会人了。
六子陪着老娘正准备往家里赶,这时一个年轻的老师,匆匆跑过来,“张学良、张学良,等等,校长让你马上去他办公室一趟。”
六子将老娘托付给老姐和吉春,一头雾水地朝校长办公室跑去。校长同时是他私人老师,所以这地方他闭着眼都能摸到,来到校长室门前,两个士兵挡住去路,旁边的青年老师立刻道“他就是徐总督要召见的张学良”,士兵让开身,“进去吧,勿要失礼”。
走进校长室,看到白校长正陪着徐总督在喝茶,六子老老实实地来到二人面前,先朝白校长行礼,然后又向徐总督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学生见过老师,见过总督大人”。
“汉卿来了,徐总督要见你”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