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梦回民国之少帅归来 > 第十三章 劝捐输统领兴学

第十三章 劝捐输统领兴学

对于办学,老爹、崔师已经达成共识,下一步就是筹划操办了。经老爹和崔师商量后,决定筹建新民学堂,取“新民”之名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寓意,一是指地名,显示出这是新民府的学堂;二是取《诗经》“大雅”篇作育新民之意。

新民学堂由崔师亲自负责筹办,他见六子在刚才的对答中表现的极为出色,且很有想法,就将六子也拉入筹备组,加之老爹之前指定的老付和常磊,就这样新民学堂筹备组正式成立。四人简单做了分工,由崔师去延请名师,由老付和常磊负责购置校舍谈判及后勤保障。老爹对办学支持力度可谓空前之大,从家里取出了五千两银子用于办学,这可是占其全部家当的四分之一。

按照六子建议,新民学堂将采用西洋模式办学。招生对象主要是6至10岁的孩童,学制三年,计划每年招生五个班,每班20人,另设一蒙童班,针对无基础儿童。学堂生源主要来自张氏家族子弟、老爹游击马队官兵子弟及周边居民子弟。

经过老付和常磊的多方磋商,终于以四千两银子买下了隔壁的两座大宅子,这还是对方看在老爹办学的面子上给的优惠价,否则这点银子一座宅子都拿不下。就这样,启动经费仅购置校舍就花去了五分之四,筹备组立刻陷入了财政危机,老爹已经掏出了五千两,崔师也不好意思再找其张口,又没有其他渠道可以筹集资金,急的是如热锅上蚂蚁,生怕将这桩利在千秋的功德事办咂了。

六子看到崔师着急上火,就给其出主意道“老师,弟子有个法子估计可以筹集些资金”,崔师一听大喜“快快道来”

“可以让我爹出面向新民城头面人物及商贾士绅募捐,对于出资的,可以为其立碑扬名,作为大清第一等的新式学堂必将名声在外,我估计有不少人愿意花钱求个名声;另外,我们学生主要来自我家、官兵子弟以及周边人家,我们可以对五个班学生的学费做些调整,官兵子弟每人每年收五两银子,招收两个班,这样一年有四百两银子,另外我们张家子弟来上学,我做主每人每年交一百两,再拿两个班面对商贾富户每人每年收二十两银行,这样每年也有四百两银行,另外再拿一个班的名额向平民有志就读的孩子开放,这部分免学费。这样的话每年学费这块也可以筹集一千两。另外,我们收来的捐赠及学费不可能一次用完,我们将剩余的钱,留足流动资金后,剩余的成立一家商号,以商养学。”

崔师听罢,沉吟半晌,反复琢磨六子建议可行与否,对第一条他无疑义,关键是对第二条,他有些顾虑,且不说商贾士绅愿不愿意接受差别定价,就是愿意了能不能承受这么高的学费也是有问题的,另外看人收费的标准明显与孔孟之道不符。思索了半天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能权且救急,先用了再说,不行再改也来得及,汉卿这孩子一肚子鬼主意,要多给他压压担子,遂说道“好办法,你写个条呈给我,另外你对新学堂有什么设想一并写给我,我去找你爹谈谈。”

崔师本来就是老爹文案,所以随时都可以见面,老爹其时正在军营,看崔师到来,连忙迎上前“骏声(崔师的字),今日为何亲至军营,可有什么急事?”,崔师就把六子的主意和老爹一说,老爹大喜“这小子还是挺有办法的,我看行,就这么办。麻烦骏声帮我下帖子邀请新民知府衙门各房主事以上官员、商会各知名豪商、新民府名流,后日中午我在状元楼摆宴宴请各位贤达。”交代完老爹忽然又加了一句“这次下帖子只请排名靠的商贾、名流”。

第三日中午,老爹包了状元楼,宴请新民府政商要员及社会贤达。正午时分各路宾客纷纷到达,分宾主落座后,老爹清清嗓子,站起身来,朝在场的来宾一抱拳“承蒙府台增大人及各位贤达赏脸,老张在此设薄酒宴请大家是有一事请大家相助。小儿六子今年已六岁,到了进学年龄,我寻思着与其找家庭教师,不如直接办所大清朝最好的学堂来教他学业,在与骏声先生商议后,我们决定办一所面向6至10岁蒙童的新民学堂,学堂按西洋人模式教学,学堂拟请白永贞先生担任校长,同时还将聘请大英帝国驻奉天商务督办助理纳尔逊先生担任英文讲席教师,新民学堂不仅教四书五经,还教洋文、算术等课程,这绝对是大清朝独一份。今天兄弟在这里摆宴是向各位化缘来的,小弟我低估了新式学堂的花费,我投入了五千两,刚买好校舍就花完了,没有办法只好向各位乐善好施的贤达张口了。新民学堂不仅是奉天第一所新式学堂,也会是东北,乃至大清国的第一所学堂,我们聘请了最好的老师,采用西洋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就是想为朝廷培养出一大批新式人才,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还请各位不吝赞助,对于愿意给予帮助的朋友,我们学堂将立碑以纪念,教导我们学堂每一位子弟,饮水思源,不忘诸位助学之功。”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