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金龙叹 > 第三十四章 大战在即

第三十四章 大战在即

“前蓟辽督师,孙承宗!”

“善。”崇祯听完,自是点头允诺,这也是周延儒说的唯一一句为国为民的好话。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今河北)人。自天启年间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后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崇祯元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急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惜后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

崇祯现在还记得,前世自己见到已有六十六岁高龄的孙承宗时。自己已经惊恐难散,泪水欲崩。孙承宗见状忙抓住了崇祯的双手,低声安慰道:

“陛下只管万安,有老臣在,京城固若金汤!”

“唉...”崇祯思及孙承宗,不禁发出了一声轻叹。便不再理会台下众臣,所言方法,一一应允,与后世无二。

(几曾何夕,笔者夜读明史,醉饮思之,得出结论。若有一人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也只有孙公稚绳了..........)

——————————————————————

十一月初一,京师戒严。

十一月初四,袁崇焕名手下将领赵率教率四千兵马,率部急驰三昼夜,驰救遵化。赵率教率援军至遵化城外,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等所部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相遇,误入埋伏,中箭坠马,力战而亡,全军覆没。而后,后金军进攻遵化城。遵化失守,驰报明廷,人心大震,朝野惊恐。

十一月初五,袁崇焕督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等率领骑兵,亲自疾驰入关,保卫北京。

十一月初十日,袁军驰入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皇太极曾两次败在袁崇焕手下,这次就没有同袁崇焕军队硬碰,而是从东北方向通过顺义(今北京市顺义区)往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进发。

十一月十一日,袁军驰入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大约离北京120里。这时候皇太极军队已接近通州,他揣测到了袁崇焕的军事意图,不打算在通州跟袁崇焕决战,而是取道顺义、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市)绕过通州,直奔北京。

以上三次部署可以看出,袁崇焕的战略目标是将后金挡在京师以外,依托坚城利炮来防守抵御。当然了袁崇焕九千打皇太极十万,换谁谁都得据城以守。(主守,后战※)

袁崇焕在河西务开了一场军事会议,议商进取。开会就讨论了一个问题,三次阻截都没有拦住,那么我们要不要进京。因为大明律法载有明文,所有外军未奉明旨进京,形同谋反。

袁崇焕最终没有下定主意,还是决定继续追击皇太极,不过九千打十万,能追就不错了,击是万万不可的。必须依靠城池据守,赵率教的四千骑兵在平原野战,全军覆没,就是血的教训。

就这样,从十一日到十五日整整五天,皇太极十万人在北京近郊区域一路打家劫舍,袁崇焕九千骑兵在后面只追不击,五天一仗没打。

郊区的百姓很愤怒,朝廷的官员在郊区有庄园房产的更愤怒。结果只有一个,袁崇焕给皇太极通敌引路的流言就开始遍地横飞。

十一月十六日,皇太极的十万兵马抢的人肥马胖,此时皇太极是想见好就收的。无奈士气高昂,可能他自己也想赌一把,终于掉头冲向北京。袁崇焕听闻亦是当即下令,向北京进发。

袁崇焕坚信,到达京城之时,即是胜利到来之日。但事实上,命令下发的那天,他的死期已然注定。。。。。。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