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八旗军东、西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今河北省迁西县)、大安口(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等。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十月二十七日突破大安口。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300里,若失与敌手,京城便门户大开,局势危急如斯。
二十九日,京师紫禁城,皇极殿。
明朝中后期,早朝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鉴于嘉靖万历爷孙俩,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一个三十多年不上朝。-_-||),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过场。取而代之的是内阁制度,有事直接上奏折,省力而又省心。
可此时的皇极殿内,崇祯的龙案前摆着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文武大臣叫了个大半,一个个低声细语的交谈商议着。
崇祯身为上帝视角,相比于前世,自是没有了惊慌。随手翻了翻当年给他吓了个半死的急报,往龙案上一扔,说道:
“众爱卿可有何良策?”话一说完,便有人侧身出来,面露惧色,大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番建奴号称拥兵十万,突破长城,其势直指京城。应急征四方兵马入卫,京师勤王!”
此人乃是兵部尚书王洽,清军入关,兵部尚书难辞其咎。不过王洽为人清修伉直,也没甩锅,忙说了一些补救的话。
话说的没错,可是崇祯知道各省勤王之军队,有一半途中便成流寇,唤谁与否,崇祯还需好好回忆,仔细思量。摆了摆手说道:
“爱卿不必惊慌,此事朕心中已有定策。”王洽听完,苦笑着退了回去,知道大难临头,丢官罢爵或等明日。
此时,首辅韩爌上到前来,一抬象牙牌说道:
“陛下,臣以为......”还没等开口,就被崇祯打断。
“韩阁老不要说了!你的心思朕都明白,朝后朕与你再慢慢商议。”
崇祯知道,韩爌想隐晦的说出如果力战不敌,应做好迁都的准备。可不管前世还是后世,明朝的国家根本、陵寝宗庙都在这里,迁都是万万不可的。韩爌是个老持为国之人,这个恶人崇祯这回就不让他当了。
东林党元老的话都被皇帝打断了,殿下的官员们顿时不敢吱声,气氛一时间突然压抑了起来。过了半晌,一人突然侧步而出,举牌大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局势如此,兵部尚书王洽难辞其咎,应立刻削官查办。”
说完就长篇大论,列了几条有的没的罪责,话锋一转说道:
“臣推举一人,可挡十万金兵!”
此人乃礼部右侍郎周延儒。诸位看客若是不了解可以直接翻看明末奸臣传,严嵩后面就是他。
崇祯前世对周延儒非常宠信重用,可却没看透此人狡诈欺君之用心。现在低头默默的看着周延儒,明知故问道:
“何人?”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