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象云今日奏疏上所列首逆要犯五十余人,全部按罪定处。其余二百多人,你跟韩象云打个招呼,朕准备让锦衣卫东厂去他们家里,要是肯破财免灾,那就免于一死。这件事你交给你的弟子王承恩去办,告诉他带人办事时不要张扬,把握好分寸,不要搞得官场人心惶惶的。懂了吗?”
“知道了,奴婢这就去办。”曹化淳答道。
“你赶紧去吧,此事你一定要办好,不要出了纰漏。朕去坤宁宫看看皇后。”崇祯说完把曹化淳挥走,独自往坤宁宫走去。
《道德经》有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皇帝是天,皇后便是地,皇帝是乾,皇后便是坤。故皇帝寝宫名为乾清宫,皇后寝宫明为坤宁宫。
漫步行至坤宁宫,入得宫内,没有看到皇后的身影,崇祯心里了然。便往后院走去,只见坤宁宫后院吱吱呀呀,正有十几个身穿粗麻布衣的宫女正在织布。崇祯走到一座织机前,对着坐在织机上织布的女人说道:
“皇后又在织布啊...这些事其实交给宫女就可以了。何必自己动手呢...”
那个穿着粗布麻衣的皇后这才抬头看见崇祯,忙起来鞠了一个万福,其他织机上的宫女也赶忙起身跪下。齐声说道:
“臣妾参见皇上!(奴婢参见皇上!)”崇祯忙对皇后说道:
“皇后免礼,赶紧坐下。你们继续织布。”
朱由检的皇后周氏,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由于她出身贫寒,又在藩邸(信王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在后宫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在天启七年崇祯刚刚掌权进宫的时候,为防魏忠贤买通御膳房下毒暗害,饮食全由周皇后亲自操作。一个能够烧饭洗衣、纺纱织布的皇后,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是罕见的。
所以崇祯与周皇后之间之间情深谊笃,感情非常好。更何况崇祯再世为帝,从时间上计算,崇祯十七年周皇后被自己赐死,崇祯上吊自尽,后世七天时间又重回崇祯元年,再遇周皇后。让崇祯心里泛起的怎是只有一丝涟漪。愚昧的芸芸众生,往往只有品尝失去的滋味后,才会懂得珍惜。
“朕跟你说了多少次,这些丝织针纺的活计,你就不要动手了。宫女养着又不是吃闲饭的,有事交给她们去做就好了。”崇祯拨弄了一下周皇后头上缭乱的一撮束发,心疼道。
“回皇上,臣妾没事,这些活计臣妾当初在信王府时就一直做着,早已经习惯了。”面对崇祯突然的举动,周皇后脸上不免发红。低声答道。
“你愿做便做罢,只是不要太累。朕饿了,让御膳房准备一些饭食,朕今天就在坤宁宫吃了。”
皇后一听崇祯不去永乐宫和翊坤宫,自是一喜,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命人跑去御膳房备菜,把崇祯请到了宫内。
进宫入座,周皇后给崇祯倒了一碗清茶。崇祯接过喝了一口,说道:
“朕这些时日忙于朝廷之事,许久没来看你,皇后在坤宁宫可有什么缺吃少用之物。朕知道皇后节俭,特意过来问一下。”说完崇祯又补了一句:
“当然,朕主要还是想你了。”
周皇后听完小脸一红,他怎知崇祯得而复失,只觉皇上继位之后对自己很是亲切。心中羞涩,却也甚感甜蜜,回道:
“臣妾万事安好,陛下不必担忧,陛下只需专心治国,后宫之事,臣妾定不让陛下分心。”
周皇后话一说完,御膳房的饭菜就送到了。两荤三素,都是家常菜,外加两碗米饭,这就是崇祯今天的下午饭。夫妻这几年,崇祯深知皇后节俭,惯吃素食,要不是今天崇祯来了,可能连这两盘荤菜都没有。端起一碗米饭,两个人就吃了起来。
吃完饭,崇祯与周皇后二人在坤宁宫的花园里散了会儿步。待得日落,周皇后红着脸对崇祯说道:
“陛下,该休息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