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名将台 > 第五十九章 名将之死

第五十九章 名将之死

卧在病床上的袁世凯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便让人叫齐妻妾儿女,相当激动、悲戚地对众人说:“我袁世凯办洋务、镇朝鲜、打日本、练新兵、覆清廷、当总统、施新政、平乱党,可谓雄才大略、风云一世,想不到在这最后一年阴沟里翻船。”本来还想继续说下去,但刚才说话太费劲,气力已尽,便干咳几声后又躺下去。

正室于夫人见袁世凯意犹未尽,又没有说到重点,便让人去拿一碗参汤过来,自己亲自喂到袁世凯嘴里,袁世凯喝了一口,全部吐出来,然后挥手示意,让她端下去。

“你们兄弟姐妹众多,切不可为了争夺财产而自相残杀,被人笑话。对于遗产划分一事,我已经委托好世昌大哥,你们一定要让他出面主持,我才安心。”之后又用眼扫视了一下这四十多人的人群,看到了最后纳进门的谢春来,挥挥手,招她过来:“我们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我知道你根本不会看上我这老头子。我这里有一张支票,专门为你留的,你也没有为袁家留个一儿半女,遗产不好给你划分。你拿着这钱,去找个好人家吧!哎,真不应该让你在府中荒废青春,早一点把你托付给一户好人家就好了。”

谢春来眼中闪着泪花,深切感受到袁世凯这人在弥留之际的温暖和慈善,但在这一大群人面前又不知如何表达谢意,只好握着袁世凯的手说:“您对小女的好意,小女感激不尽。”然后很想继续说下去,但又不知说什么,只好在那抽泣着。

“下去吧。”袁世凯缓缓闭眼,稍微笑了一下,然后用手拭去谢春来脸上的泪水说:“拿着这支票快走吧,离开这京城,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好好过日子去吧!”说完便用手轻轻推着谢春来。

谢春来起身离开,临走之际,低着头弯下腰,深深朝袁世凯鞠了一躬,然后消失在人群中。

这一大家子的人群中也有人在哭泣。袁世凯又朝着**个姨太太说:“你们当中还有年轻的也不妨去寻个好人家嫁了吧。”说完,又躺下去半晌没有动静。但突然又喊出声响来:“杨度误我,杨度误我……孙文该不会再恨我了吧……”众人屏气凝神,医生还在诊视,只见袁世凯朝医生摇摇手又陡然大喊一声:“陈……”还没说完,两眼一瞪,头一仰,便倒下去再也没有醒来。

树倒猢狲散,袁世凯去世后,这个庞大的袁氏家族和袁世凯的一些北洋旧臣在为其举办一次葬礼后,也便各自分散。很少有人自己给自己写挽联的,但袁世凯是个例外,他的自挽联倒也引人深思:“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深受知遇之恩的杨度(被护**列为“帝制魁首”,袁世凯一去世就逃亡海外,但出国之前留下一副挽联托人给送去)自然要给袁世凯送一幅挽联:

“共和误民国,民国抑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此狱;君宪负明公,明公实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杨度在写挽联时也还是坚持己见,认为自己的君宪思想是对的,“洪宪”这年号本是宏扬宪法之意,是蔡锷之流小题大做了。

尽管在那时,袁世凯很早就已经退位,可蔡锷坚持领兵与袁世凯的北洋精锐在西南作战,在他看来,对于袁世凯这个无信义的反复无常之徒得斗到底,毕竟先前对袁世凯抱有非常殷切的期望,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但久病羸弱的躯体实在不能再拖下去了,浑身的器官在喉咙的号召下都在罢工,吵着闹着要休假,没办法,病倒在前线的蔡锷被下属送到医院,可中国国内的医院对于蔡锷的重病表示很不乐观,但出于敬重鼎鼎大名的蔡将军,便建议送到日本去医治。起初蔡锷非得坚持说自己还能够领兵作战,非要把袁世凯彻底打倒才罢休,在得知袁世凯于6月6日去世,又闻李烈钧已经三炮平定珠江两岸以及陆荣廷全歼并俘获进犯贵州的龙觐光父子,没多久,在家人和战友的数次催促下便东渡日本就医。

在日本住院的那一段时间,蔡锷仍然爱在空余时间内研究兵法以及思考如何培养有着优质又精深国魂的中**民,可不到三四个月的时间,一个巨痛的噩耗传来,重重截断了他的思路,让那无比哀伤的情感喷涌在躯体内的各个部位。

原来,护国讨袁运动兴起,远在美国的黄兴为筹措讨袁经费在华侨界到处奔走呼告,让炎黄子孙为建造一个真正民主共和的母亲国家而奋斗而奉献,等到袁世凯忧愤而终,黄兴才从美国转到日本再返回上海,可由于积劳成疾,最终导致食道和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不治身亡。孙中山亲自为黄兴逝世发讣告(其他革命烈士都是由家人发讣告,可见孙中山对黄兴之器重和亲近)并亲自主持治丧,备极哀荣。

先前,由美洲乘船返国途中,黄兴自吟一绝句:“太平洋上一孤舟,满载民权与自由。愧我旅中无长物,好风吹送返神州。”本来从大洋彼岸归来,满载民权思想和自由主义,大指望恢复、重建民国,很有几分自信和豪迈。可惜就在这一年,黄兴英年早逝,其孤舟所载回的民权和自由思想,也宿命般地与这个古老的国度乍即还离,渐行渐远,真是悲哉!惜哉!痛哉!

国人自古以来都喜欢讲盖棺定论,从各家所送之挽联,也算可以看得出一个真实黄兴的大致掠影:

“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自古困英雄。”当年政见分歧很大的杨度仍不忘这位昔日的挚友,也冒着被人嘲讽的危险遣人送来一副挽联,看见政敌之间友情深厚,推崇有加,这也不失为民国别样风度。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