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同时也是次顶级机器人,它们绝大多数采用了冯氏驱动器,这是冯*卡曼在第一届世界机器人大赛时发明的,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帮助他轻松拿下了该届比赛的两项第一。这种驱动器主体是一个单缸活塞内燃机,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并且两端都能爆炸做功,爆炸产生的推力推动连杆,连杆连接机器人的关节运动机构,能使机器人的四肢(多肢)具有巨大推力(冈阪一雄的机械犬便是装配的这种改良型冯式驱动器);在多个冯氏驱动器协同作用下的,能够让机器人从地面跳跃至十几米的空中。不仅如此,冯式驱动器还可以通过调节活塞内部气压以及喷油量控制机器人的跳跃高度,最低可调节至几厘米的,也就跟人类走路没有了分别。这种划时代的驱动器让冯*卡曼的机器人一出场就惊艳四座,它在运动速度、复杂路况下完胜了其他所有参赛机器人,当然飞行机器人在第一届世界机器人大赛时还并未完全成熟。发展至今装载了冯氏驱动器的机器人,还能在空中做出旋转和翻转等高难度动作,这一史无前例的超级驱动系统在当年就深深地震撼到了无数机器人爱好者,收获了数以亿计的粉丝和痴迷者。舒杰和师兄也就是当年看了冯*卡曼的机器人在比赛中的各种旋转、跳跃和闭着眼都觉得酷炫动作,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冯*卡曼的忠粉,顺其自然的特别偏爱这种驱动器。然而以他们目前的水平根本驾驭不了这种驱动器,不仅如此即使想尝试也根本买不到,自己更是造不出来和不能造。
这类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让机器人瞬间拥有爆发强劲的跳跃能力,同时因为它的运动模式为跳跃运动,所以人们也形象的称呼这类机器人为“跳跃机器人”。
第三类是由电机驱动能够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被称为“行走机器人”。这类机器人的关节处安装有大扭力电机,多个电机协同工作就能让机器人的运动呈现出类似生物行走或奔跑的状态,所以也形象称之为“行走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是机器人爱好者的首选,也是驱动模式的主流。
第四类是最低级的轮式运动模式,也叫“轮式机器人”,这种靠车轮来驱动的设计在2036年已经成熟到几乎没有机器人爱好者会去设计,除了完全没难度之外,还完全不能适应世界机器人大赛复杂的路况。在前两届机器人大赛中,轮式机器人在第一天的三场的比赛中全军覆没,根本进入不了第二天的比赛。
第五类运动模式并不是最低级的运动模式,而是对所有“非主流类”运动模式的一个统称,官方就称之为“第五类运动模式”。毕竟机器人技术对人类而言本就是一种探索,任何的有可能都会被奇思妙想家们将其变为现实。前二届世界机器人大赛上就出现过地上蠕动前进的机器人,以及像鱼一样摆动前进的机器人,还有依靠头部和脚翻转前进的机器人,总的来说只有观众想象不到的,却永远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机器人。
虽然这类非主流的机器人让人看一眼就笑个不止,可在它们当中也并非全是出来来搞笑的,就如在这一届的参赛机器人当中,马上会出现一个惊世骇俗的“非主流”机器人,它的惊人设计可以说能够与飞行机器人争一时之锋芒,并且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之下能够盖过其他所有机器人加起来只和。它,甚至一度被各**方所看中,被世界级富豪争相抢购,一旦拥便可吹嘘一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