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术士司同传 > 第17章 叔叔2

第17章 叔叔2

<content><h1>第17章叔叔2</h1>

司同吃惊地说:“他说的竟然是真的?”

“千真万确,司同啊,司同啊。河有千条,终归大海,你们的血是能连在一起的河,你父亲再不对,他是你父亲。姥娘恨他,你不能恨他。他是你爹啊!”

司同对上了姥娘剥皮刀一般的目光,内心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分离了出来,他会意到令姥娘忧愁衰老的缘由。

他走过去,抱住瘦弱的老妇人,用他火热的唇脸贴到她冰凉的额头上,他说;“姥娘,即便他是我的亲叔叔,我也不会和他走。我妈为生我而死去了,不管是不是那些东西的迫害,我妈是为我死的,一命换一命。我又是你养大的,我的全部都是你给的。我的父亲,我的叔叔,他们跑到天边去了,如今要我认祖归宗,那是不可能的,这件事老天爷也不会怪我,没生没养和陌生人无异啊。我对你的恩德无以为报,日后我一定为你养老送终,让你安享晚年。”

老陈太太的神色僵了,感动的泪水充斥着她的心房,她想到了父亲,想到了母亲,想到了丈夫,想到了女儿,现在能让她依靠的,除了司同别无他人。

方才司同大喊三声不不不时,男人已经听见了,随后他走到门口时不慎暗自听到了屋内的谈话。司同的一番话使他的心绪不能平静,千重波涛在心中荡漾起来,时而愧疚,时而沮丧,时而悲伤。

他推开门,望着怔然看着他的祖孙二人,望着浓厚烟雾后老陈太太的身影,恍惚间,他感到不分雌雄、男女同体的观音菩萨也只是这样的慈悲啊!他朝老陈太太下跪了,灯光照耀着沮丧的头颅,他说:“伯母,您大人大量,您大慈大悲,我给您赔罪了!这件事情我们也是有苦难言,但我们绝非是薄情寡义的人,我哥哥他这么多年一直对嫂子,对孩子心心念念,万千挂怀,并且终身未娶。您对司同大恩大德,也是对我们大恩大鳄了,如果我带司同走那就是要您老人家的命,况且司同也不会和我走的,我也没有脸带司同走。只是万不得已,我得来见司同一面,您老人家非但让我进了屋门,还让我住了南炕,世界上竟然有您这样宽宏大量的人,我非常敬佩。”

司同见到了除了姥娘以外的直系亲人,他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只是觉得眼前的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老陈太太坐在炕上,一口一口地吸着烟,她通明大义:“孩儿啊,你在我面前也是孩子。司同他妈分娩时死了,司同是我亲手从姑娘的肚子里拽出来的。那一天啊,我既揪心又欣喜,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你们一走就是十八年啊!整整十八年!”

“伯母啊,当年,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他那样诚恳地说着。

那是一个北风凛冽的黄昏。连成一片的老人和男人的哭声中,前尘恩怨,一笔勾销。

司同冷冷地看着他们哭泣,他真想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去,无所顾忌地大声呼喊。他们的哭泣先是由于心中对司同的孤苦的痛心,然后延伸出去,传递到了各自的悲伤中,就此形成了一片不断掀起悲恸往事的阴云,那泪水如同连绵不断的雨水,不停地倾泻着。

男人住下了,在南屋挂上了一张表面泛黄的画,画的一个老人,白发如银,双目似星,腰绑葫芦,两道红黄彩带纷飞如翅,手拿宝剑,精光凌冽如日。他取出一张青瓷大碗,盛着清水,供奉画像。

司同想回到那所居住了十八年的房子中去,可是老陈太太却不愿意回去了,她认为那所房子不吉,这间房子则深受庇护,一切不详的事都因她们搬来后转变了趋势。

司同却有和她不同的想法,一是这间房子年代已久,房基下沉,并且采光昏暗,令人感到强烈的压抑感,屋内斑驳如同腐烂的口腔,远不如县中心的房子舒适明亮。

他们彻底定居几日后,司同还是总会对老陈太太发着牢骚。而在安宁的日头里,他对陶澄尘死去的记忆和那些恐怖的记忆也越发的清晰了,每当他坐在温和的阳光下便会想到陶澄尘那双温和的眼睛。这时候,他想到陶澄尘对他并没有恶意,一切都是他多想了,而对于那条蟒以及司大烟枪时代开始延伸下来的诅咒中丧命的孙大姑子,他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尊敬。

他去过一次兆周,没能进去113,它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也加深了他对男人的厌烦,即便知道陶澄尘的死和男人无关,他吐了那么多的血,显然已活不长了,但他还是将陶澄尘的死迁怒到男人身上,为自己的怒气找到了名正言顺的发泄点。

然而对蟒蛇的顾及,他却不愿意和姥娘提起,格外地压在心上。他想它回来的那一天并不会太远,于是他便身处进提心吊胆的心绪中,这样的心绪影响着他的生活,他会被时不时的响声骇得一跳,或者失神地望着某一处,直到许久时间后才反应过来。

他一直固执的不愿意称呼男人为叔叔,只是以大名相称呼。而出于某种排斥心理,询问男人名字的时候,他提前说:别说出你的姓氏,只告诉名字就好了。

男人以“子满”告知给司同,让他这样称呼。他常躺在那株歪脖树上,眺望天际,悲伤地感叹说:“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子满是个古怪的人,司同摸不清他。

比如,某日,司同趁得男人外出,偷偷地掀开那张青色瓷碗,碗底落款——大明宣德年制。已是560余年的古物了,竟被子满拿来盛水,暴殄天物。

比如,子满每天早上三点即拿着一口天青色瓷瓶准时出门,像一头安静的蜗牛,缓缓地钻进南面的树林中,阳光洒下后,他又钻出来,人已经被夜露打得湿漉漉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