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以及张家口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张家口考古队。继1979年发掘了蔚县三关遗址后,又在蔚县继续发掘筛子绫罗、四十里坡和元窠等多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这些遗址不仅出现了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还出现了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各种文化重叠现象。在筛子绫罗出土的陶器,明显与三关遗址出土的陶器有所不同,如仰韶时期的彩陶不见了,而且器形还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一种当时人们的饮具三足鬲,完全属于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哲生认为,是持有这种物品的人,到达了这个地区。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在山东省境内,是九黎氏部落一个长期的居住地,蚩尤是东夷集团的首领,这些文化就是他们带过来的。
《扬子晚报》1995年7月25日载文,《南博发掘阜宁陆庄遗址,首次解开蚩尤部族良渚文化消失的千古之谜》。报道称,这一发掘印证了在公元前21世纪之前,良渚文化部族首领蚩尤,从江淮东部地区北上,辗转到了涿鹿。并与轩辕黄帝在这里发生一场大战——涿鹿之战。
《考古中国》再现这一史实,现代学者的研究是正确的。蔚县发掘的这个三足鬲,就是蚩尤和他的九黎人从东夷携带过来,流落在这里的生活用品。
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当侵略者闯进家门口的时候,轩辕和他的战友们发挥了“蹴鞠”的功能。有史可载的中华第一大战,涿鹿之战开始。
九黎氏在阪泉住了一段时间后,吃光了这里的谷,吃光了这里的兽,留下一些伤员,循着神农氏逃跑的路线,来到了涿鹿。涿鹿至阪泉,两家来来往往走出了一条道路,顺着这条路,很快就看见了一个美丽的村落。
村落里静悄悄的,地平线上看不到一个人。虎首领死后,熊首领做先锋,蛮角这时很兴奋,他告诉蚩尤:“我听豹氏族的人说,涿鹿住着轩辕氏,他们养了很多兽,比阪泉多得多。”
蚩尤就兴奋,回头招呼着:“我已经闻到大肉的香味了,大家快一点去吃呀!”
蛮角带着他的熊氏族,大摇大摆首先进村。
村口,立着一排半人高的灌木丛,长长的环绕着,拦住了进村的道路。蛮角奇怪:“好好的一条路,怎么长出树木?”叫人前去砍开。人刚靠近,矮树丛后突然射出一排乱箭,前面的人已经倒下一片,后面的人还来不及反应,又是一排射来。看不到猎人在哪里,只看到那灌木丛里箭如蜂散,密密集集。
原来,这是轩辕设计的伏兵。
风后喜欢用哨兵,《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名言,本来是他创造的。哨兵告诉了九黎人从阪泉出发,涿鹿这里就严阵以待。那许多的灌木丛都是假的,是之前轩辕派大鸿和应龙从田野里移植过来,做的掩体。
这时已是春末夏初,天气开始炎热。九黎人穿的不同于其他人兽皮裙,兽皮裳,他们是整件的包裹在身上。兽皮不透风,捂得一身汗,只好脱了,有的搭在肩上,有的挑在枪尖上。没有皮革的遮挡,这时就吃亏,联兵的箭虽然不是金箭镞,但那锋利的竹尖,和金箭镞没有太大的差别。蛮角肩膀上也中了一箭,疼得龇牙咧嘴。从身上取下弓来,搭上箭,但不知道朝哪里去射,看不见一个人。骂道:“什么人,难道是鬼魅?有本事的出来。”
说尤未了,灌木丛后跃出炎黄联兵。一个个精神振奋各自逞勇,全身充满力气,“嘿,嘿”的大吼大叫,向他们发起冲锋。有扈高喊着:“冲啊,杀啊,打死这一群豺狼。”
勇敢善战的九黎氏,从来战无不胜,但这一次疏忽大意了。冲锋而来的都是以弓箭为首,交替着发射,先使对方中伤然后就靠近砍杀。攻势一波接一波,前面的熊氏族猝不及防抵抗不住,本能的做法就是后退。这一退就坏事了,兔氏族跟在熊氏族的后面,乱兵挤动了他们,也往后退。额力古是有名的逃跑首领,带头落荒而逃,这样就造成了人挤人。
欧冶子所在的豹氏族,因为首领少昊清受了仓颉的影响,反感战争,一直走在部落的最后。前面兔氏族慌不择路,人与人之间相互践踏,也祸及了他们。欧冶子年纪有点大,被挤倒,竟然就死于自己人的脚下。少昊清发现他的时候,他口吐鲜血,说肚子被人踩了,一会儿就死去。
欧冶子,中华冶金之始祖,一直被后世行业所尊崇。就像共工的名字,到了大禹治水时还有人叫共工,欧冶子的名字也一直被人沿用。春秋末期就有一个欧冶子,他和干将,莫邪三个人,冶金都很有名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春秋时的欧冶子剑造的好,黄帝时代的欧冶子则是冶金的发明人。
还有许多人被挤到一侧阪泉河里去了,剩余的惊魂未定,退进了另一侧树林。这一片树林就是嫫母猎雉的地方,没有被人驯化的雉,一群一群从林中飞起。有的立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看着这些残兵败将们狼狈的模样。
联军一战成功,就迅速撤退,给九黎人留下了一地死伤。
少昊清气急败坏,问蚩尤:“看到了吗,欧冶子死了。你就是这样做领头人的,让部族的人一个个不得好死?”
欧冶子的死,是东夷集团莫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横行天下引以为荣的金就出自于他。蚩尤也很难受:“我们南征北战所向无敌,从来没遇到过敌手,没有过失败,这一回怎么了?”
熊首领蛮角不服输:“没有欧冶子冶金,没有了金兵器,只要有蚩尤战神在,我们一样征服天下。”
少昊清骂他:“别说那屁话。欧冶子冶金,可以给人更大的贡献,如果不用来杀人,砍伐树木,采集草谷,宰杀野兽,刀耕火种。就是造一个烧水的三足鬲,也比陶器好。”
少昊清说的,其它的蛮角都懂,就有一句不懂。问:“什么叫刀耕火种?”
少昊清瞧不起的说:“说了你也不懂。你这样一味的好战,是不会看到那一天的。”
蚩尤不想知道什么叫刀耕火种,问一个穿着狼皮的人:“风佰首领,你是东夷集团的巫师,也是我蚩尤的谋士。你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撞神了?”
风佰,狼氏族的首领。他的确长的像一只狼,尖尖的下巴,狡黠的眼睛,几根稀稀疏疏的长胡须。此刻,他理着胡须,慢条斯理地分析着:“大首领,不是我们不勇敢,而是中了他的计谋。”
额力古这时看到后面没有了追兵,才跑回头。插话说:“从来打仗就是单刀直入,刀枪相对,还有阴谋诡计?”
少昊清见了他就骂:“就是你这个东西喜欢跑,把我们的欧冶子踩死了。”
额力古狡辩道:“我那也是学习轩辕氏用计谋,叫诱敌深入,你不懂!”
蚩尤说:“别吵了,说说底下怎么办?”
少昊清明确表示反对再战:“我们杀别人,别人也杀我们,两败俱伤。这样的仗,不打也罢。”
风佰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我九黎氏生来就会打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胜败兵家常事,轩辕氏的计谋已经被识破,虽然死了欧冶子,我们现有的金兵器还是天下无敌。”
蚩尤听了风佰的话,不理睬少昊清,下令反攻。
联军这时已退回到涿鹿。神农氏因为两次战败,有一种报仇雪恨的快感,都说这一仗打得好。有扈不过瘾:“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把他们一举消灭?”
轩辕说:“不能和他们硬拼,金兵器我们不是对手。首战初胜,已经鼓舞了自己的士气,灭了他们的士气。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伤亡,现在必须快离开涿鹿,和他们打野战。”
没有一个人愿意:“凭什么!我们也没输,为什么还要逃跑?要和他们打到底!”
“就是,九黎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
“还有,我们走了,这么多的兽和谷便宜了他们。”
说着,神农氏的人已经回家,说饿了要煮饭吃。
轩辕着急,对炎帝说:“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能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带了食物路上吃。”
轩辕之前设伏,布假场景,出于保密的考虑没有告知任何人,包括炎帝。之后排兵布阵虽然是公开的,但事先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战后大家的高兴使自己丢了脸面,炎帝就不痛快。这时看他又先发布命令,也以为这是故弄玄虚草木皆兵,就不以为然,不肯命令自己的部族。风后看出来了,就提醒他:“轩辕的话是对的,不记得在阪泉,他们半夜里就打上门?”
炎帝这才叫他去喊人,但已经来不及了,两个部落还没有集中完毕,九黎人已经打过来。联军虽然有过蹴鞠训练,但比不过九黎人长年累月习惯于战争,组织性和战斗能力都比较强,按照现代话说叫单兵素质。联兵的每一个人,都是多少年来习惯的战法,没有组织,各自为战。其次,对方先进的兵器,就是比他们手中木头制作的矛,石头打磨的斧要锋利。有智慧的风佰,进攻开始时,就吩咐每一个人穿起兽皮:“宁愿热死,也不要被人砍死。”这样更容易减少损伤,有利于格斗。
有穷喜欢投机取巧,从来不肯使用石头的兵器,说那太沉重,拿着费力气。这时手中拿的是一把木刀,制作得有模有样。他的家族遭遇的刚好就是狼氏族,他挥舞起刀向领头的风佰砍去,风佰竟然一动不动:“你来,你来,照准我的脖子砍。”
有穷说:“我就不信邪了,难道你的头是花岗岩,砍不断。”
对准对方的脑袋下,恶狠狠地连续砍了几刀。谁知道,脖子这个位置的兽皮和上身的兽皮相连,有一个中空处。砍下去不仅割不破皮,刀还被弹了回来。有穷大惊失色,风佰伸手一刀,他的肩膀被砍了一个口子,慌慌忙忙的败下阵来。他一跑,他的家族也就跑,影响着其它氏族纷纷溃败,轩辕只好放弃战斗。
失败了的两个部落,从涿鹿山北向西逃跑。
轩辕决定离开涿鹿时,嫘祖对嫫母说:“战争中只要不是投降,或者是彻底的被消灭,从来就是集体迁徙。联兵如果战败,我们就得跟他们一起走。”
嫫母不同意:“我不走。涿鹿是轩辕种植成功的土地,是我们的家园,不能丢给敌人。”
嫘祖担心:“听说这个氏族如同禽兽,无恶不作。”
嫫母自信道:“我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我断定九黎人不敢在这里停留。”
“这一帮人一贯以抢劫为生,这里有吃有穿,岂能舍得走。再说,氏族战争以胜败为目的,没有穷追不舍的。”
“不,那是常规的氏族之战,这一回不同,我们碰到的是特殊的强敌。但战争不仅仅靠武器,智慧也是一种力量,轩辕有智,比较起来双方各有所长。九黎人既不敢掉以轻心,又怕受到围歼,一定会穷追不舍,否则自己就会被消灭,这样,战争可能旷日持久。我们跟了去,拖家带小的,轩辕不好打仗。”
“你还会战略战术,听你一回。”
她两个不走,其他老弱病残以及女人们也就没有走。
正如嫫母所料,九黎氏进了涿鹿,蛮角就叫道:“这里的兽和谷比阪泉还多,不走了,杀鸡宰羊,大吃大喝。”
风佰说:“熊首领,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
蛮角问为什么:“从来都是打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这一次为什么不行?”
风佰对着大家说:“过去打仗,你们遇到过敌手吗?没有!前一次和神农战死了虎首领,这一次和轩辕战死了欧冶子,这是我们遇到过最强大的敌人。现在,两个部落强强联手,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谁敢安心在这里吃喝睡大觉?”
蚩尤相信:“狼首领说的没错,负伤的老虎最会找猎手寻仇。不消灭他们,就会被他们消灭,这叫你死我活。”
“你说他们是虎?”
“不是吗?”
“倒也是。”
看着满眼好吃的又不能享受,蛮角不高兴,便嘲笑风佰:“你应当和狗首领换个身份,他穿狼皮,你穿狗皮,那才是狗头军师。可惜了的,这么多的大鱼大肉。”
于是就宰了许多兽,背在身上继续追击。
看九黎氏匆匆忙忙追赶去了,嫘祖对嫫母说:“你一个小女人,竟然懂得战事,可惜了不能去战场上风云际会。”
嫫母说:“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不上战场,九黎氏来的就有女人。一个叫少昊清的豹氏族,说不想打仗,要我教他们刀耕火种。”
“有意思,他们怎么知道你的。”
“我不是去阪泉教过有虞氏嘛。”
豹氏族没有跟上九黎氏追击的队伍,风佰发现了,他告诉蚩尤。蚩尤说:“我知道,少昊清说自己病了。”
“不一定吧,他病了,他的部族难道全病了?还有,其他氏族的女人也随着豹氏族一起,说什么学习仓颉造字。这会儿,都留在了涿鹿不走。”
蛮角嘲笑他:“你那么大年纪了,怎么竟想着女人?”
“这仅仅是女人的事吗?”
蚩尤说:“你是说少昊清有意不战?等我消灭了轩辕,回去再找他算账。”
一路追击,地面上留下了对方踩乱的青草,和露宿的痕迹。两三天以后,先锋蛮角报告:“前面已经追上了。”
蚩尤说:“那还等待什么,杀上去。”
蛮角带领自己的熊氏族冲锋陷阵,大刀阔斧,联军抵抗不住,就继续逃跑。到了一个山口,前锋有扈氏自然的走进了山,力牧和风后一左一右在轩辕身边。力牧说:“不能退到山里去,进去出不来,会被他们堵死的。”
轩辕四处看了,对两人说:“里面有一个天然的石壕,我想再让九黎人中一回计。”
风后说:“伏击战已经用过,再用就怕不灵。”
“他们不熟悉我的战法,不认为同一战术会重复使用。来,给他变变花样。”就叫大鸿:“把壕沟边的树和草都拔掉,一棵不留,真真假假,摆个迷魂阵。”
蛮角追击到了这里,习惯性地要冲进去。风佰说:“看好了,前面有没有灌木丛,防止轩辕的埋伏。”
蛮角说:“吃一堑长一智,我早看过了,什么也没有。连成荫的绿树,路边也没有一棵。”
风佰放心:“那就行,这样他就伏不了人。”
谁知道,还是中了轩辕的伏兵之计。联兵藏身在一排石壕沟里,一阵乱箭,熊氏族七死八伤。蛮角大骂风佰:“你也是墨守成规,就知道灌木丛。”
风佰安慰他:“不要着急好不好,他会使用智谋,我也会。山高林密,险象环生,我们不敢进去追击他们,但我们可以堵。叫他们守空山,困死在里面。”
蛮角说:“我懂,这叫瓮中捉鳖,关门打狗。”
九黎氏就在山口外安营,大家埋锅造饭,把从涿鹿抢来的谷和兽,用随身携带的陶器煮食。风佰叫人砍树木,不搭那种简易的窝棚,而是建神农氏杆栏式房屋。蛮角说:“建那么好的屋子,你还想在这里住一辈子?”
风佰告诉说:“摆出一个长居久守的样子给他们看,逼人与战,这也是计谋。他能躲一辈子,我就看守一辈子。”
看到九黎人在山外大张旗鼓的建筑,力牧说:“蚩尤想不用刀兵,把我们堵死在这里。”
轩辕说:“我当然知道。不过,我之所以进山里来,首先就是为了打他们一个伏击,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对炎帝说:“炎帝大人,我有一个想法。”
炎帝说:“你说。”
轩辕说:“经过几次战斗,看出九黎人战技能都很强大,和他们的战争不是一天两日,而是持久的。我想趁这时间做一次整训,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组成一个士师,选拔有能力人的为大监,组织训练,以领导和指挥作战。”
有扈不耐烦:“什么叫整训,还不就是打仗嘛。”
风后说:“这可是一大创举。氏族战争民就是兵,兵就是民,手中拿的刀斧打仗时是兵器,不打仗就是劳动工具。与人战斗时习惯于采集捕猎的做派,自由散漫各行其是。所谓的士师,你是想训练成一支职业化的军队。”
力牧也说:“九黎人打仗就很专业,他们是多年实战中自然形成的。既能各自为战,又能相互支援。”
小伊耆记得在涿鹿时,有穷率先逃跑的事,就挖苦他:“对于某些人喜欢带头逃跑的,就应当好好训一训。”
有穷知道小伊耆说的是自己,有意顺着他的话说:“就是,逃跑也应当训练,怎么跑才不会被人逮到。”小伊耆向他翻白眼,他装着没看见。
轩辕说:“大家总结的很好,这就是每一个大监应当注意的事。比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也是一种战术。”
有穷以为轩辕在夸他,就得意:“就是。不过,叫我在家族里找人做大监,还就找不出。我,做首领还行,打仗不行。”
轩辕说:“你不行,有一个人行。”
有穷问:“谁呀?”
应龙出来说:“我。”
有穷说:“对呀,你本来就是我家族的。不过,知道你会游泳,会捕鱼,有水里功夫,你还会打仗?也罢,没有麻子脸,长雀斑的就算,我们氏族的大监就是你了。”
轩辕尊重炎帝:“神农氏由你决定。”
炎帝说:“我们这里有风后呢,他有你所说的智慧和谋略。有扈勇敢,自己打仗行,做大监不行。”
各家就组织起来,并开始系统的训练,有史记载军队体制的组成和军训,就是从轩辕黄帝开始的。《史记》:“轩辕乃修德振兵,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司马迁在这里所说的“云师”,以后叫做士师。
轩辕对新选出来的大监说:“训练的内容,除了战技术,还要群策群力。比如说,如何对付山外的敌人。”
有扈明确表示不同意:“你这是现砍柴现烧窑,哪有时间在这里消磨。过不了两天,大家都要饿死渴死。”
轩辕说:“我进山之前,听到了溪流的声音,这座山里有泉水,渴不着。至于吃的,战争期间讲究不了那么多,漫山遍野的水果,蘑菇都可以捡了充饥。”
才过了几天,有扈又不干了:“谷吃光了,吃他妈的野菜不顶用,再这样下去会饿死。你们想躲着蚩尤,我不怕,谁肯出去拼一回的跟我走,战死总比困死了强。”
他不干了,他的家族也就不干,许多人和他是一个想法:“打仗就是你一刀我一枪,要什么训练和战术。”
轩辕审时度势,知道硬打是不行的,就规劝:“不能急于求成,还是要等待战机。”
“打仗就是人杀人,要什么战机。”
“就是,再等想好了,恐怕早已饿死。”
许多人不知道战争需要兵法,也不能领略轩辕的智慧,纷纷催促出战。看大家士气旺盛,炎帝就想发号施令:“再困下去,真的就会饿死。饿死不如战死,打。”
轩辕不好改变炎帝的决定,就问:“你们既然要打,想好了怎么打吗?”
人都乱糟糟的,有扈已经向山口出发,轩辕立即吩咐大鸿和小伊耆:“有扈此战一定吃亏,你们迅速跟上去,从左右两侧掩护。记住,速战速决,打一下就回头。”
有乔看出了轩辕的为难:“你认为这一战不会赢?”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