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都是赤地千里,四季不分,春夏秋冬一样的炎热。
这一天又开始了白天宿营,为了防晒,把草屋搭在树阴里。其实,绝大部分的树都枯死,唯有一点点不落的树叶,还散挂在枝头上,感觉上总比露天要好一点。正午时,树林突然起火,刮刮杂杂一片燃烧,高温中也酣睡着的人们,慌慌忙忙朝林外跑。好在住地不在林子深处,都跑出来了,只有几个人被烧伤,没有死亡。以后,他们再不敢到林子里住宿了。
又是几天找不到水源,人渴得不行。不需向应龙要水,开始白天走路,好朝天上张望,看有没有飞鸟。好在不断地有疲惫的兽容易被猎取,学女魃氏喝兽血,挣扎着前行。
这一天,过了一个小山坡,夸父看见那片树林,想起来拿鱼换羊的事,就带众人过去。说:“看看我那鱼还在不在了。”谁知到了那里一看,原来那个陷阱旁边,被人建筑了一个小屋,里面就供奉着那一条鱼。鱼已经成了鱼干,许多人正在祭祀,求鱼神保佑降雨。隶首祭祀是祈祷,这里人祭祀是唱歌,唱的就是隶首在牛河梁的祈祷词。伶伦也参加到了人群里,和人家一起唱:“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无作,草木归其泽。”
她说这叫民歌,一个地方一个特色。以后在路上,她就会和当地人相互学唱。
一个人过来问:“你们是走路的吗?”
夸父问:“你们敬的什么神,为什么要敬它?”
那人说:“很久以前,山的那一边有一群迁徙的人路过,他们挖陷阱捕马鹿,我们学会了。前些日子,一个陷阱里突然有一条鱼,鱼是水里的,怎么会到陷阱里来?一定是神,鱼神显灵,预兆着就要下雨。我们就供奉了它,家族因此改名枯鱼氏。”
夸父老老实实地说:“前面说的挖陷阱捕马鹿,是轩辕做的,后面说的是我。那鱼是我逐龙途中放在陷阱里的,当时还换了你们一只羊。”
那人不相信:“不要胡说八道,亵渎我们的鱼神。”
夸父莫名其妙:“本来就是这回事,与神有什么关系?”
隶首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应龙突然问:“枯鱼首领,你们住在这里不走,一定是有水喝。我们在路上捕了一些兽,换你一点水怎么样?”
枯鱼氏很爽快地:“水,我们有,但不要你们的兽。你们身上背的一定是捕兽的工具,教教我们好吗?”
应龙说:“好,好。”
把自己的弓箭,送给了他。
枯鱼首领高兴不已:“兽因为没有水喝,不再聚集在一起,不好捕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了。”
就带大家去喝水。
也是一个深潭,还有几个人在看守着。应龙问:“这是为什么,怕别人抢了去?”
“不是怕人,是怕鸟兽来喝。”
“原来如此。”
有人问应龙:“这里有水,你怎么没闻到?”
“有人在下面守着,飞鸟不敢来。”
女人们把所有的水囊都装满了,还夸附宝创造了一个好的储水器。附宝不经意地说:“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荷子教的。”
荷子在一边红着脸,不说话。人们这才想起,天罚时,大古丁就用羊皮做过一个水囊。附宝感到自己失言,就不说了。
这天走到半夜,嫘祖和伶伦说:“不能走了,我们闻到了兽的气味,还不止一种兽。”
夸父说:“我也听到声音了,有我养过的那种兽,狼。”
“狼这个兽不仅凶猛,而且狡诈,特别是群狼更可怕。人走起来不集中,它有办法一个一个拖了去吃,防不胜防。”
小伊耆说:“怕什么?我们走南闯北,见过的兽多了,想捕它们还找不到呢。”
轩辕说:“嫘祖她们从小就生活在牛河梁,那个地方兽多,有经验,比我们知道各种兽的特点。听她们的,不走了。”
嫘祖叫男人们围成一个圈,小孩和女人老人在中间,等待天明。果然,一会儿狼就来了,四面八方向人群发动进攻。狗汪汪的叫着,但是狼太多,狗不敢向前。天黑,弓箭无法使用,大家都害怕起来。经验的方法就是火,一堆堆的燃起篝火来。但是狼不怕,它们各有吃人的技能,匍匐着向前爬行,与人斗智。时间久了,男人们精疲力竭,孩子们大声的哭,给狼以极大的诱惑,强行冲锋陷阵。小伊耆大怒,挥起大斧去砍,所在的位置露出一个空间,一只狼钻进来拖走了一个小孩。这是荷子生的那个傻孩子,傻乎乎的乱跑,被狼有机可乘。荷子发现了,上去死命抓住小孩一只脚和狼夺,小伊耆回手一斧,狼被砍中,嚎叫着跑了。孩子被夺回,但头已经被咬烂,女人们哭天抢地,把大大小小的孩子揽在身边。
几匹马大声的嘶喊着,想要挣脱缰绳,马师皇和几个大汉紧贴它们,不让狼靠近。星星点点一片碧绿色的狼眼光,现场嘈嘈杂杂,险象环生。夜,恐怖着人的心,人都被折腾得难以支撑。就在这危急关头,轩辕问大鸿和应龙:“勇敢的男孩子们,你们从女魃氏那里,除了带来美丽的姑娘,还带来了什么?”
两个人一下被启发,大笑着喊道:“小伙子们,敲起来啊。”刹那间,一片鼓声响起,惊天动地此起彼伏。
可怜的狼和其它的兽,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厉害东西,吓得一边凄叫,一边狼狈逃窜。
鼓声不仅吓走了吃人的野兽,还鼓舞着人的豪气,兽们都跑了以后,鼓手们不再睡觉,欢呼着叫喊着,一夜响鼓到天明。姑娘们也随着鼓声,翩翩起舞。
终于来到了龙居住的地方。
这个沼泽地的大,大得几乎无边无际,可是,他们却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场面。一眼望不到边的沼泽,已经干涸,变成一片沙海,无数条龙死在这里,尸体已经干枯,有的枯骨已经粉碎。他们所看到的龙尸都没有翼翅,翼翅收缩不见,只是一身的鳞甲。这就给人一个错觉,龙是没有翅膀的。没有翅膀还能在天上飞翔,加之能带来风雨,当然就是神。
至于它们是因为超低的严寒冻死,还是超高的炎热晒死,或者是没有水喝而渴死,人们不得而知。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向心中的神默默地表示哀悼,然后悄悄地离开。
一路上,还看见许多种飞禽走兽的尸体,有些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它们的灭绝,是因为自然界突然的环境气候原因。这个族类不是生活在深海江河里,也不是生活在山洞平原,就生活在浅水沼泽。浅水沼泽不是理想的藏身之处,不具备自然保护条件。特别是,它们属于两栖动物,飞翔能力远远比不上鸟类,没有能力飞得遥远,只能困居在这一固定的生活区域。所以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就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导致整个物种的灭绝。而且,不仅仅是这一个物种的灭绝,生物学家认为《山海经》里,许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物种,当时都是真实存在的。
“龙隐于大泽”,大泽不能抵御末次盛冰期。
现代学者关于龙是否真实的存在,有不同的看法。闻一多先生《龙凤》《伏羲考》认为,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龙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多种动物形象,而想象组合的图腾符号。还说,是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描绘龙的形象:“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
他的观点来源于《尔雅翼》《本草纲目》:“龙有九似”。
此论遭到许多学者强烈的反对,认为不科学不严谨,没有事实依据。反对者指出,现代科学视野有限,人类认知的事物也很有限,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共生存过多少种动物,没有人能考察清楚。龙之成为华夏民族的标志,从历史记载、故事传说中可见,最初的龙并非虚拟的动物。未找到遗骨或者化石,不等于未存在过“龙”这种生物:“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活体龙或化石还会惊现于世。”
这也是一个假想。
龙这个物种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灭绝,以后是不会再出现的。之所以今天发掘不到遗骨,是因为它们生存环境不是海洋。集中死亡于浅水沼泽时,尸体全都暴露在地表,时间不长尸骨就腐烂粉碎,没有条件埋藏在泥土深层。死于特殊环境,保留不了骸骨,也是特殊环境。1996年,有报道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出土了一条龙的化石。总长7.6米,头部长0.76米,颈长0.54米,身长207米,尾长3.7米,身宽约0.68米。头部呈三角形,嘴长0.43米,头部最宽处约0.32米,龙首上有对称的角,长约0.27米,略显弧形。报道说:“与中国龙非常酷似。”“为我国首次发现。它为传说中长角的中国龙提供了新的佐证,将为中国关于龙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该化石现陈列在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但是,并没有得到考古学界的共认。
说龙生存环境不是海洋而是大泽,有学者从动物学角度加以论证,不管是神话龙还是现实龙,古今形状大致相同。根据龙的鼻子突出于吻上,长而且轮廓粗大接近于牛的鼻子,认定它是以肺为呼吸器官的两栖动物,不属于深水动物。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者是承认龙这个动物的存在。
轩辕氏部落怀着一种悲痛的心情,告别了自己崇拜的神,继续前行。轩辕说:“别了,祖先神,我们永远是龙的传人。”
走出龙泽,迎面一片橘黄色的禾谷,亮得耀眼。这种谷,矮杆,叶短,穗子上有鱼鳞一样密密的颗粒,长长的穗头下垂,籽粒金黄,放在嘴里咀嚼喷香。每一个人都欣喜着:“天这样干旱,什么谷还能生长?是龙神保佑,赐给我们的吗!”
一起向着龙的方向匍匐祈祷,然后尽力地采集,每个人的筐蓝里都装得满满。
大鸿捆了一堆谷穗,实在背不动了,随手放在马的背上。有了这一新的发现,几匹马都是满载而行。
轩辕则一棵一棵把它拔起,仔仔细细的看了又看。嫘祖问他:“你在牛河梁种的,有这种谷吗?”
轩辕手捧着一穗,兴奋地说:“没有,牛河梁没有这种谷。哦,嫘祖,人把能吃的粮食作物都叫谷,我说,能在这样的气候下生长,它才是名副其实的谷子。”
谷子,原产于我国,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在山西省夏县西荫村古代的遗存中,发现了一种原始的谷粒化石,距今约有五万多年,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谷类化石。此外,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河北磁山等遗址及墓葬中,都发现过炭化的谷粒。证明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已经普遍生长谷子。
夸父告诉轩辕:“我当时发现了龙,就没有朝前走,不知道这里有大片的谷地。既然这里有谷,是不是可以住下来?”
“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谷,而是水。”
“那就继续走吧。”
一路上也最容易和各种兽相遇,有时是几只兔子,有时是几只山鸡,有时是豺狼虎豹。这一次,前面的山角处有几只鹿,正在那里悠然地吃草,被狗吓得乱跑。夸父张弓搭箭,人说:“鹿跑的最快,箭根本射不到。”夸父说:“可是,鹿的肉最好吃了。让我想想,看怎么样捕捉住。”
伶伦过来,看了一下地形,说:“我来帮助你。”
夸父大喜:“你有什么办法?”
伶伦从背筐里拿出网,说:“你知道网捕鱼吗?它也可以捕兽啊。我绕到前面山口张网,你和狗从这里驱赶,鹿越是跑得快,越容易撞网。”
夸父不太相信:“能行吗?不过,捕猎是男人的事,哪能叫你一个女人去做!”
应龙他们跑了过来:“我们正满下找这样的事做呢。”
伶伦说:“我一个人去布网,人多了,兽会发现。听我的哨声,你们就一起驱赶。”
就一个人绕到山口前面,把网拦在隘口,网的两端麻绳固定在两边的大树上。一声口哨,这边的人和狗就一起向前面轰。几只鹿果然中计,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最快的速度,箭一般地冲了过去。速度越快越容易中网,有的鹿角纠缠在网上,有的被网反弹折断了脖子,还有的反应过来再回头,就陷进了众人的包围圈。一场人兽之争,轻而易举,夸父喜不自禁,冲上去抱住她:“伶伦,你真聪明,我太喜欢你了。”
伶伦说:“我倒喜欢这个地方。”
“怎么?”
夸父这才细看,正如伶伦所说的,真是一个好地方。干旱使得赤地千里,草木干枯,有的甚至寸草不生。而这里竟然有一片青山,山上山下青枝绿叶,突兀在苍茫大地上。他松开伶伦,回头大声叫喊:“快来呀,我们到天堂了。”
隶首道:“我不会占卜,但会看天看地,这里就是一个极乐世界。”肯定地说:“有青山,就一定有绿水。”
轩辕说:“大家歇一歇,我去山上考察一下。”
夸父说:“我也去。”
应龙说:“我们都去。”
一群年轻人跟着轩辕上山,爬上山顶,俯视这里的全貌。首先看到的是,山坡上有一股泉流,不竭的清水哗哗地向下流淌。而吐出这股泉水的,是一尊长长的怪石,如一条龙趴在山坡上,尾上头下一直向山底下延伸。两根造型弯弯屈屈的石棱,就像龙的两只角。一道山口敞开着,正好就是龙的嘴巴,向下喷水。水流过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不太宽大的河流,流向无尽的远方。河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虽然生长着的植物已经枯萎,但还能看出它们都是各种能吃的禾谷。河两岸因河水滋润的原因,一望下去沿河一线草绿花红。
轩辕高兴地说:“不走了,就在这里住。”
下山来,告诉所看到的环境位置,听说有水,大家都同意住下来。夸父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不走回头路了,继续向前去。再有几步右侧有一个山口,据山之南,傍水而居。”
大家同意了,就高兴地跟着他走。
刚刚走到西山口,发现前面有人。夸父说:“不好,这里有人,我们住不成了。”
向南望去,有一块谷地,一群人正在采集。对方也看到了他们,就放下筐篮,拿刀舞枪,迎着他们一步步过来。这里的人也操起了刀枪,有乔问轩辕:“怎么办?”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