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考古中国 > 第5章 、两个死魂灵(上)

第5章 、两个死魂灵(上)

因为三个首领意见一致,又是少典的决定,小伊耆就不再坚持。这样,有穷氏就没有被瓜分。老有穷很感谢,点头哈腰和有熊氏的人说话,竟然向轩辕也叫着“轩辕大人”。女娃和夸父就嘲笑他,他不以为然。看轩辕在研究他们的房子,就奇怪:“难道你们住的,不是和我们一样的房子?”

轩辕就告诉他:“最好的是仰韶氏的房屋。”

有穷不同意,夸自己的房屋如何如何的好:“哎,轩辕大人,我来给你们盖房子,保证比我们原来的好。”就在自己的住地旁边,给有熊氏等几个氏族建屋。

杞葛因为分配的事和有扈吵架,去告诉炎帝:“两个氏族都被他拿去了,才给我们几个人,还多是老弱病残的。”炎帝就调和,叫有扈再给杞葛一些人口。

有扈狡猾地说:“有穷在帮有熊氏建房屋,你也叫他们这些人给我们建屋。屋子建好,所有人让你挑。”

杞葛相信了:“这还差不多。”

就叫俘虏的氏族给建屋子,叫了半天没有人肯动。有扈得意道:“不怪我了吧?你没那个本事,看我的。”直截了当对有苗氏和昆吾氏两个家族说:“你们不给我建屋,我就住你们的屋,看你他妈的住哪里。”

杞葛明白了有扈的心机:“你这个滑头。”

有扈哈哈大笑:“认赌服输,这就叫智慧。”

他得意,找了有苗氏一间最大的房子,挑了几个女人。看到有一棵树上拴着一条小牛,叫杀了吃:“好长时间没吃肉,馋了。”自己拿斧,几个男人就来捆绑。

一个少年把牛的头抱住,不许人杀。

有扈说:“干什么?人都是我的了,何况兽。你反抗就是违反族规,要受惩罚的。”

那少年不理睬,依旧抱着牛:“要杀它,先杀我。”

有扈真生气了。但是,俘虏的妇女儿童,就是自己氏族的人,可以处罚,却不能杀,就叫人打这个少年。

夸父来了:“为什么打人?”

有扈不理睬:“一边去,杀了的肉你们家不吃?”

夸父不怕他:“那也不许打人。”

有扈不听,拿了一个小树棍,上前准备动手。有苗氏的人这时候正在重新建屋,全部围过来了,男男女女手中拿着劳动工具,一副拼命的架势。有扈也有一点害怕,就吆喝道:“你们干什么,要造反不是?大家都过来,干脆全部杀了算。”

刑天带着人就过来了,双方摩拳擦掌,战争一触即发。

轩辕在和有穷他们一起建房,听到了动静也走过来,说:“有扈首领不要动手,我告诉你,这兽叫牛,是有苗氏的祖先神,只有祭祀时才杀。现在,他们是你们家族的一员,他的祖先神也就是你的祖先神,你说能杀吗?”

有扈在姜寨时,见识了轩辕的箭法。在仰韶,轩辕曾经向他分析战争局势,后来都被说中,对轩辕有几分敬意。又知道是祭祀的供品,不敢触犯神灵,只好自我解嘲:“牛有什么好的,杞葛家的苍头就是被它踩死的。”悻悻然地走了。

剑拔弩张的双方,避免了一场争斗。

大家走后,轩辕问少年:“你叫什么名字,是昆吾氏的还是有苗氏的?”

少年依旧抱着牛,不说话。有穷过来了,告诉说:“他是有苗氏的,叫仓颉,我们这里人都叫他四只眼。”

轩辕几个就细看仓颉,看他性格腼腆,文文静静的像一个姑娘。相貌一般,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只有一对眉毛与人不同。别人的眉毛都是一条线,横行摆在眼睛上方,他的眉毛接近于椭圆形,乌黑浓厚,一边一块堆着,远远地望着就像四只眼。

女娃说:“四只眼你放手吧,他不敢再来杀你的牛了。”

仓颉这才说话:“为什么?”

女娃告诉他:“有轩辕呢!有扈连炎帝大人都不怕,我看他就有点怕轩辕。”

看有穷家族全力以赴在给自己建筑房屋,有的垒墙,有的伐木,有熊氏的几个首领很高兴。有乔对少典说:“有苗氏和昆吾氏在为有扈他们建屋,都怨声载道,一边做一边骂。而有穷他们倒是心甘情愿的,还唯恐做的不好。嘿,真有意思!”

少典说:“是啊,当时轩辕还做了一个比喻,叫强扭的瓜不甜。这孩子看问题,往往比我们大人有眼光。”

这里正说着,只见那边小伊耆扭着有穷走来。有穷一边走一边说:“哎,你轻点。我老人家就这么一件好衣裳,扯坏了多可惜。”两个人你言我语嚷着过来。

到了面前,小伊耆气急败坏:“我说,干脆把这个家族瓜分了算。还是那句话,你们不要我要,不怕服不住这些家伙。”

几个首领不明所以,没吱声。他就责问有穷:“你说,你的家族属不属于我有熊氏部落?”

有穷一迭连声:“是,是,谁说不是。”

“你们的女人是不是我们的女人?”

“是,是。”

“那你为什么不把她给我?”

“冤枉啊!不是我不给,而是她不跟。”

少典他们听清楚了,是小伊耆想要有穷氏的女人,就叫有乔喊了那个女人来,看她长得真的很漂亮。女人说:“我已经有人了,不愿意再跟其他的男人。”

有穷说:“不怪我吧?要不,你再挑一个好的。”

小伊耆说:“不要,我就要她。”

有穷说:“那我把她捆了,你拿去。”

女人哭了:“我已经怀孕,除非你杀了我。”

褒首领说话了:“刚才我们还在说,强扭的瓜不甜。算了吧,女人多着呢。”

小伊耆就不吱声,也松开了有穷。有穷说:“你们就比有扈强,他屋里弄了几个女人。嘿,怀孕的、有娃的,都要。”

联盟决定在这里居住下来,轩辕依旧和在姜寨一样,先浏览居住地的一切。三个人一起去游泳,捕鱼,看山水。他一次次去神农氏找岐佰,女娃说:“你不要找,他呀,成年累月就一件事,寻医问药。走,我们到河边去玩,我就喜欢水。”

夸父说:“我喜欢到山上去采果子吃。”

轩辕说:“我喜欢这里的土地。”

女娃说:“我知道,你还是想找一块土地,种你的谷。”

轩辕说:“不。”

两个人问为什么:“你难道放弃了这一理想?”

轩辕说:“这里种下的谷,不一定能看到它长成。”

女娃想了一下,说:“你的意思是,在这里住不长久?”

轩辕没有回答,三个人就一起向村子外面走去。走过一片荒地,不长谷,甚至连草都很少。而是地上长满了白花花的,像雪一样的东西。女娃说:“奇怪呀,现在是秋天,这个地方下雪了吗?”踏着白花,好奇地边走边看。

夸父说:“别动,那是什么?”

原来是几只猴子,在舔地上的白花。夸父拿出来弓来射击,一箭落地,猴子没射到,都吓得吱吱叫着跑了。过去看:“猴子们在吃什么哪?”都不懂。再向前面走,看到一个人在这里挖土,地上挖了一堆又一堆。

夸父问:“你谁呀,老鼠打洞哪?”

那人从土坑里站起身,摸了一把汗。气喘吁吁对轩辕说:“我叫夙沙氏,是有穷家族的。啊,我知道你叫轩辕,大家都感谢你,不让我们家族分开。”

女娃问:“你说的分开不分开,有什么好与不好的?”

夙沙氏说:“哎,那还是不一样。不分开,就好比在自己家里,和其它家族的关系是联盟。分散了给人家,寄人篱下,以后连自己的姓氏都失去了。”

三个人都没有说什么。

夙沙氏似乎认为自己说的话不合适,调侃道:“告诉你们,特别有穷首领,最怕分开。”问为什么?“他在族里会搞特殊,捕来的兽,他就要多吃。”三个都笑了。

轩辕问:“你在挖什么哪?”

夙沙氏说:“你们看到了吧,这一片土地上,长着无边无际白花花跟雪一样的,不知道是什么。兽喜欢吃,有一些兽还从好远的地方跑来吃。好长时间也没注意,后来学着尝了一尝,吃到嘴里很有味道。而且,人吃了以后有精神,有力气,我想挖出来看看。”说着,挑了一点白花叫他们:“你们吃看看。”

三个人吃了,都感觉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夸父说:“真好吃,吃了还想吃。”

轩辕说:“我印象中在轩辕谷好像吃过的。”

女娃就自己在地上抓了吃,过了一会儿说:“就是吃多了有一点咸。”

夙沙氏很扫兴:“我却什么东西也挖不出来,它到底在地下怎么长出来的呢?”

轩辕一边看,一边把土放在嘴里尝。告诉夙沙氏:“你不要挖了,这不是地下长的草木物品,它是渗透在土里一种水份。”

“你怎么知道?”

轩辕从地上捡了一片:“你们看。日头下晒着的时候,它是这样,凝结成块状,可以拿在手中。”说了,就把手中拿着的白色晶体放在嘴里:“放到嘴里它就融化了,是人的嘴里有口水。你们可以把它拿放到水中,一定都化成了水。”

夙沙氏就这样做了,过一会回来说:“是这样的,放到水里就化了。”

“在轩辕谷,有岩石渗透出这种晶体,就是这个味道,人会拿它煮饭吃。现在把它带回去放在饭里吃,看看味道怎么样。”

三个人就找了几片大树叶,铲了许多带回去,吃饭时到各家食堂里,分别朝人的陶罐里洒了一些。人问:“我们吃的是饭,你们把什么东西放在里面了?”

三个说:“你们吃吃看。”

大家试着一吃:“哇,太好吃了,什么东西呀?”都不吃饭了,纷纷去铲了来拌饭。

轩辕有了一个想法,再去找夙沙氏:“它溶化在土里,日晒了以后,就成了硬质的雪花一样。要想提取它,把泥土里的水漉出来晒干,应该就行。”

两个人就这样做了,把泥土中漉的水放在一片树叶上晒,天上的日照耀着,不一会就晒成了硬质的一个个小冰花。夙沙氏无比崇拜地说:“我挖了多少天,挖得个稀里糊涂,也没挖出结果来。你一想就想到了,真了不起。”

轩辕说:“我也是把它放到嘴里以后,才看出它的性能。是你了不起,看到兽吃,就想到人也能吃。”

每一个氏族都来看他们在用麻布漉水,听了轩辕的讲述,也一起来做。祝融说:“我知道它是什么,和岩盐一样,好吃。”对炎帝说:“不要先品尝了,你也吃过不是。”

炎帝说:“是的,以前也采集过岩盐,吃过。不过,它比岩盐口感好,大家都已经吃过了,还要我尝什么。”

夙沙氏说:“那就把它叫盐吧。”

这就是池盐最早的被人们发现和食用。在这个地方不远,就有一块盐池,这里的盐,是盐池渗透过来的,使这里成了一片盐碱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风时,一天一夜土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盐的品质非常好。

池盐的发现,给生活增添了一种更好的新食品,也是一种新的享受,所有人都来参加漉水。夙沙为制作了这一种好吃的东西,欣喜若狂,一门心思整天守候在盐场上晒盐。

这一天,各个氏族在谷地里采集,青阳先回去煮饭。食堂有鱼,习惯了吃什么都要放盐,她先拿了一个陶罐去盐场。一边舀盐水,一边问夙沙氏:“也没有人偷了你的盐,整天看着干什么?”

他说:“盐沾了水就会溶化,我怕下雨。”

青阳打了半陶罐盐水,回去在灶下架起一堆木柴打火烧,土台上的陶钵里放着一条洗得干净的大红鱼。得把水烧开了再放鱼,那样鱼汤好喝,她就坐着等,一边想着自己的心思。门外闪过一个身影,一抬眼她就知道是谁,大叫一声:“青芒,你回来。”

来的正是青芒,她就问:“你怎么鬼鬼祟祟的,躲着我?”

青芒说:“没,没有啊。”

“还没有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这里又有了女人不是。”伸手把他拉进门来:“咱们好久没在一起了。”

“在这里?你疯了,让人看见怎么得了!”

青阳不管不顾,抓住他的手,风风火火朝门外跑。到了一块山坡后,四顾无人,躺下来急不可耐掀起自己的裳。青芒俯下身来,抱着她,一边动作一边说:“我说咱们以后算了吧,家族有规矩,同一个氏族的男女结合是要被活埋的。你不记得神农氏曾经埋过一对,想想就害怕!”

青阳充耳不闻,舒畅着:“真好受。”

等到青芒站起身来,她还在躺着,幽怨地说:“谁不知道啊,嘿,就是忍不住。咱不让人看到,不就行了。”

“倒也是。”

青阳这才想起:“水肯定烧干了,还怎么煮鱼汤吃。”

站起来理好衣裳,匆匆往回跑。回来一看,灶下木柴还在烧着,陶罐里的盐水已经干透了,连陶罐都烧得裂了几道缝。只好再拎了陶罐去盐场,夙沙氏说:“煮一条鱼要那么多盐,不怕咸?”

青阳就说水烧干了,夙沙和她开玩笑:“怎么那么心不在焉的,和哪个男孩子谈情说爱的吧?陶罐拿来我看看,不要烧坏了漏水。”青阳被无意间说中了心思,脸红了。

夙沙突然看见陶罐的底和内壁上,都是那种凝固的雪花。问:“这是你烧成这样的吗?”

青阳以为他问的还与男女之事有关,不好意思说什么。夙沙氏却有了一个新发现:“好啊青阳,你帮了我一个大忙。”说了这句话就跑回去,拿了一堆陶罐陶盆来烧盐水。

青阳不懂他什么意思,顾自取了盐回去煮鱼。

这就是夙沙氏煮盐的开始。春秋时人著《世本?作篇》记载:“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卤,煎成盐。”这是目前最早的关于夙沙氏煮海成盐的史料,也是唯一介绍制盐人身份姓名的资料。但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盐不是用海水煮出来的,夙沙氏煮海盐不真实。《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地有咸土,煑以为盐。”这里煮的就不是海盐,而是池盐。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