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妇人家,这些事也做不了主。不过,他两个若跟着去,真能有好前途,我这当娘的自然也无什么理由不同意。”李翠翠这般简单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又随之问远志与青云二人:“你们呢,想跟着白伯伯去吗?”
二人相互一视,不由几分纠结。远志道:“想是想,只是担心我们这般一走,无人可以照看爹娘……”
“是啊,”青云也附和道,“毕竟长风现在也才刚至了束发年纪,整日都想着念书的事,这生活的事也有诸多不懂,说白了,还得让爹娘照顾着呢……所以我和大哥哪放心走啊?”
“有什么不放心的啊?”殳鹤微斥道,“我和你娘今年五十都不到,又不是老得动不了,自是懂得怎么照顾自己。再说了,长风他现在也已不是三岁小孩了,这生活的事多多少少还是懂的,只是说啊,他可能整日忙于念书,少于考虑这些事情罢了。——你们俩想去安心地去,跟白伯伯准没错的。待将来若能混出个人样,也不枉我和你娘生你们养你们这么多年。”
远志听了,又思虑片时,方才转向青云,“青云,你觉得呢?”
“我听大哥你的。”青云回答倒是干脆爽快。
“那……我和青云便去吧!”远志当下对殳鹤与李氏作了决定。
“好啊!”殳鹤一时欣喜不已,“那你俩跟着白伯伯去,争取在外面混出个名堂来。我和你娘的下半辈子,指望你们俩喽。”
五人这般聊着,转眼便已临近午时,李氏则忙着去厨房准备午食,青云怕母亲一人忙不过来,便帮着去烧火。堂屋里便只剩白跃海、殳鹤及远志三人继续聊着。
白跃海既与殳鹤一家人一起用罢午食,已至下午时分,方又与几人聊了些时,便说自己事务繁多,须早些携远志、青云两兄弟离开。两兄弟本念着长风正在书院读书,尚且不知道此事,所以打算等他回来向他道明这事方才离开,然白跃海却再三说自己时间紧迫耽误不得。故而到了最后,两兄弟也只得顺了白跃海的意思。
于是当日,两兄弟便经过一番简单的收拾,带了衣裳等必备之物,辞别了殳鹤与李翠翠,随白跃海离去了……
半月后,三人终于至了永州祁阳。
白跃海便果是照着自己对殳鹤所说的,将远志与青云二人带至了祁阳县衙,引荐给了县令夏洵。夏洵念及白跃海当年解囊相助之恩,自当相报,故是将远志、青云两兄弟收下了。
因当时县衙主簿之位恰有空缺,又得知远志念过书,夏洵便让其担任主簿一职。又见青云虽无才,但身躯倒是健硕,故让其担任衙门一捕快。两兄弟突受此殊遇,皆是喜极,自是对白跃海心怀感意。
白跃海自言自己商务繁忙,须早些离开去忙手头之事,遂当日既将有关两兄弟安定的事情办妥,便将两人带至了县城一著名食肆,设宴作别。
宴,白跃海无非主要是对两兄弟下些叮嘱,如在衙门应当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既将这些事交代毕,接又说及将来的事情来。
“你们方才来此,一时半会难免会有诸多不适应,待时间长了,也习惯了。再过个几月,你们可抽出些时间来,将你们爹娘还有长风也接到这祁阳来,一家人便又是团聚,岂不甚好。”白跃海说着,话风却是忽地一转,“不过啊,我建议你们到时莫让他们住城里。”
兄弟俩听了皆是一愣,忙问:“为何?”
白跃海笑了笑,解释道:“你们想啊,长风他呢现在正在念书,自然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若是住在城,天天忍受着各种各样的喧哗,哪能静下心来?”
远志听了瞬间明意,只道:“原来白伯伯担心的是这个。这倒也好办,将来啊,我和青云便去城找一块较安静点的地,离街道远的,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会被吵着了。”
“诶!”白跃海却是当即摆了摆手,“不可,不可。这不住城里,喧闹是一个原因,另外啊,环境和视野也是一个原因。你们想想,这城里本来被四面八方的城墙所围住,空气闭塞,加之各处皆是成群的房屋,一株花花草草都难以见得。待个一日两日倒没什么,这时间稍微一长,难免会觉得枯燥烦闷。所以啊,我建议你们去城外找一块地,环境较好的小村庄,在那建一座房屋,到时你们将爹娘、长风接过来了,让他们去那儿住。”
青云听了笑道:“白伯伯你也知道,我一家子一直都住在许州城里,连长风也已在城里生活了十六七年了,所以早习惯了。”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