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
湖南韶山。
小溪村小学学堂内,七八个孩子端坐在宽敞的教室内,漆黑明亮的黑板上方,挂着巨幅的世界地图。
小学外,清澈的溪流,川流不息的溪水打磨着水中弥补的鹅卵石,映衬着蔚蓝的天空,远处村庄炊烟袅袅,鸡鸭成群奔走,恍若世外桃源。
教室内,七八岁的孩子头顶留着小辫子,穿着补丁长袍,反观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年纪约摸二十上下,短寸头发,整体得体的西装,一尘不染的皮鞋。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
郎朗的读书声,是现代耳熟能详的乘法口决,并不是三字经,也不是万字文,与这个时代就犹如老师衣着那般的格格不入。
用这些小孩子家长的话来说,老师的装束比长沙城里的那些洋人,看起来更加的洋气。
而事实上这些家长普遍没有去过长沙,只是听人说起过,在长沙有怪里怪气的洋人,将面上有洋人的大炮舰。
这些正在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此刻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即将因此而改变。
“啪啪啪”
三声戒尺敲打桌面的声音传出,教室内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立业。”
老师樊奕泽念出了一个名字,一个穿着得体的孩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专注的看着老师。
入小学学堂蒙学之前,里面的八个孩子就只有两个有名字,其他都是只有惯口的小名,这位被点名的孩子,入学之前父母邻里都成为狗儿,赖名好养活。
入学之后,老师樊奕泽给每一个蒙学的孩子,都取了一个正式名字,立字中间,取“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的第一个字,而其他蒙学的孩子,也都属于立字。
老师:“七八。”
立业:“五十六。”
老师:“六九。”
立业:“五十四。”
老师点点头,压了压手,让立业坐下,说道:“学以致用,你们的人生道路还未起步,希望你们能够始终保持热忱的学习态度。”
“尊师教诲。”
几个学生都很认真,不单单是因为家里穷吃不饱,更因为老师对他们的再造之恩。
时势造就英雄,命运更能够决定英雄,历史的长河之中,有多少人因为环境和生活被埋没。
在樊奕泽看来,眼前这几个学生,都将是未来的英雄,因为他们已经站在了这个世界最高的起点,攀登更高的世界。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但樊奕泽这个老师做得更多。
眼前这所小学学堂的老师,不但免去一切的学费,并且还专门给学生们提供午餐,最主要的是,三岁的孩子都可以来,并且会有人专门照顾小孩子。
当初这个小学学堂一开,马上就引起了四邻八乡的热议。
在这个时代,小孩子启蒙学习,都要交一笔不菲的学费,小康之家,也勉强可以供起一个孩子蒙学,只有富贵家庭才有能力担负多个孩子的蒙学。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