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周围路面和这两条道路的施工早就开始了,以前陶明想建设一条通往乌鲁木齐的封闭电磁轨道的,但是现在经过最终权衡,陶明后悔了,他觉得建设这个电磁轨道投入太大了,就算使用自己改进的光化材料,投入和最终产出也不成正比,所以将这项计划往后推了推,先建设相对简单的磁悬浮列车通道。
这两条道路主体使用的也是硅铝合金,在巨大的卡车上有一条“高温熔炼炉”和“定量高温搅拌机”组成的简易生产线,将另一辆卡车上的二氧化硅和碳倒进去后,再加入少量的铝粉末和铁粉末,就有成品的合金出来了,边移动边施工。
而在道路的地基上,铺设了八条铝线缠绕的钢轨,钢轨上面也有密密麻麻的凸起,它就是磁悬浮道路的主要部件,通电之后能产生强大的磁力,而小凸起能保证磁力的定向性,保证它的磁力线主要是向上。
国内早就有了磁悬浮列车,可是投资很大,而且速度很慢,目前最快的也只能达到六百公里每小时,并且目前最先进的技术都是使用的德国技术。
限制磁悬浮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还是材料,目前使用的超导体必须要在液氮下才能表现出抗磁性,大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
而在希望号上,陶明发现二氧化硅、铜和石墨三种分子的混合物在脉冲激光下会显示出超导特性,不过需要将三种材料都制作成二维材料或者纳米薄层,在陶明已经开发出的原子电极操纵下,这不是问题。(ps:目前地球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通过激光实现的常温超导体,大家可以继续问度娘)
将这种材料附着在列车下面,经过连续不断地脉冲激光照射下,它就会完全表现出超导性,然后在有磁场的道路上行驶时,就会漂浮起来,再给他一个加速度,就会以很快的速度向前移动。
目前磁悬浮列车使用的推进技术是电磁推进,说白了就是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也就是在列车头部装一个磁铁(n),然后在轨道前面形成s级的磁场吸引,后面形成n级磁场排斥,再通过极快的电磁控制,让n极和s极不断的变化,让列车动起来。
陶明觉得这样太麻烦了,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员维护和极大的电力供应,目前他最缺的就是人手,沙漠里面也会有细小的沙子影响精密部件的运行,而且这种技术对于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很难减速,没办法保证突然停电时货物和乘客的安全。
经过和加工中心的师傅沟通,最终决定使用小型的喷气发动机,它被设计在每个车厢的中部,可以360度旋转,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向下喷射以提供一定的升力,即使断电也可以保证能平安降落。
燃料使用的是当初陶瓷娃娃上使用的技术——固态储氢,添加一次燃料后,它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运行时间。
整个塔里木盆地中部,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大建设阶段,改进过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力发电设施也密密麻麻的铺开,从天空中看去,沙漠主流颜色本来是黄色,但是现在正快速的被银灰色和黑色代替……
————————————
ps:每日一问:地球为什么会有磁场?超导体可以对磁力产生抗拒,但是为什么不会在地球磁场下悬浮?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