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九百零九章 袁绍妙策

第九百零九章 袁绍妙策

听了袁绍的这一借刀杀人、趁人之危之计,何进和众人都有些意动。如果真的这么做,利用凉军去吸引并州军、吸引董卓的注意力,而后朝廷再趁机偷袭晋阳城,一举收复被董卓割占的并州,朝廷便能多控制一个州,而且还消除了北部的威胁,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曹操质疑道:“并州之南是上党高地,山势险峻,地势险要,极难通行。若派官军北上偷袭晋阳城,恐怕官军不能短时间内通过上党郡,便会令董卓警觉起来,而导致偷袭失败。”

袁绍道:“此也不难。朝廷控制着河东郡,通过河东郡,骑兵可以沿着平坦的汾水盆地,快速杀至晋阳城下。且朝廷可以与董卓如此约定:以汾水为界,河东郡分为南北两部。朝廷派五万骑兵奔赴河东郡南部,董卓率军六万进驻河东郡的北屈城。

选定一日作为进攻之期,届时两军同时西渡黄河,董卓之并州军进攻黄河西岸的夏阳城、高奴城、定阳城、雕阴城,官军则派一部疑兵佯装渡过黄河,而官军主力趁董卓之并州军渡河,而北渡汾水。渡过汾水后,官军打出并州军的旗帜,佯装成并州军,并沿着汾水全速奔动,直取晋阳。途中若有城池绕不开,便诈开城门;若能绕开则不顾。

如此,依据骑兵之速,官军定能于十日内奔至晋阳城下。且要与凉军争夺榆林之地,董卓一定是将其并州军主力都派了出去。晋阳城所剩的守军必定不多,官军五万之众,已足以攻下晋阳。拿下晋阳城后,则攻守之势完全在我,并州大势已定矣!”

听完袁绍这一完整的计谋,何进、袁隗、王允、袁隗等人都颇为振奋。袁绍的这一计策成功的几率颇高,而且成功后朝廷也能收获颇丰。只有曹操和荀彧听完后,开始怀疑起袁绍的动机。他们一直在猜测,袁绍百般设谋,最初的动机不过是为了让董卓能得到朝廷的允许进入河东郡。可是这么做对于袁绍又有什么好处?他到底想干什么?

袁绍没有察觉到曹操与荀彧的疑心,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说:“明公,在调虎离山、趁机偷袭晋阳之时,明公可以再派五万官军北上河东郡,迅速把守住河东郡沿河各个津渡。如此一来,早已渡河进入榆林之地的董卓,即使很快得知了官军偷袭晋阳的消息,在官军严防死守下,他也飞不过黄河来,只能坐视官军攻下他那空虚的并州。

退一万步说,若董卓得知朝廷偷袭晋阳之后,他无家可归之下只得投降凉军,并与凉军一同来攻。但只要官军死死守住黄河津渡,他们也难有可乘之机。

如此一来,朝廷既可以轻松收复并州,壮大己身;同时又借凉军之手灭掉董卓,消除心腹大患,何乐而不为呢?”

比奇屋 www.biqi5.com